07 王学前后三变:阳明心学的思想主轴
您好,我是黄向军。我来继续为您浓缩王阳明《传习录》的思想精华。
到上一讲为止,我为您聊了王阳明《传习录》精华的四个要点:致良知、主一、心即理、立志。在我看来,这四个要点,基本构成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主轴,而且,这个主轴,极富有实践性。
先来看第一点,致良知。致良知,可谓是《传习录》上卷第一部分《徐爱录》的重点。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总结王阳明一生思想的变化,认为前后各有三个阶段的变化。在确立自己的心学思想之前,王阳明最早喜欢玩文学;然后,开始重视儒家的理学思想,不过呢,佛家道家也研究;最后,确立了自己搞儒家的立场。文人、学者、儒家学者,这是前期三阶段。钱穆先生,重点讨论过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之后的三大变化。他认为,王阳明起初,倡导“知行合一”,强调变化气质,这是第一阶段。五十岁之后,“致良知”被王阳明提出来,成为反复讲说的重点,这是第二阶段。所以你看,“致良知”这个词,虽然是王阳明心学发展第二阶段提出来的,但是,这个词可谓是他思想的浓缩代表。因此,“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心学的基本纲领。
当然了,王阳明心学后来还有第三阶段,这些后续思想,可谓是对“致良知”纲领的发展,同样是心学主轴。
再来看第二点,主一。“主一”思想,算是《传习录》上卷第二部分《陆澄录》的重点。在我看来,“主一”思想强调的,是磨砺自己的内心,反求诸己,要求进行自我的转向。因此,“主一”说,可谓是王阳明心学的基本路线。
第三点,心即理。这个说法,王阳明经常跟“知行合一”放在一起讲,所以,我认为必须结合着“先生游南镇”的故事综合来看。
在上一讲中我强调过,王阳明思想的重点,不是重新梳理一套宋明理学新标准,而是对如何“变化气质”这个实践问题,提出心学式的方法论。所以,“致良知”纲领追求的“致知格物”人生,如果按照“主一”的路线“反求诸已”转向内心,那么,这样的生命状态,怎样才算合格呢?请看,这纯粹是个实践问题。所以,“心即理”思想,表达的就是理想中心学“生活世界”的实践标准。所以,“心即理”,是心学思想主轴的第三点。
第四点,就是立志。立志,是《传习录》上卷第三部分《薛侃录》的重点。上一讲提到,只要“立志”搞定了,那么,保持在“持志如心痛”类似的状态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命自然会向上不断生长。
就是说,立志的方法,可以让任何人,遵循着“心即理”的标准,从而落地“致良知”的“主一”道路;“立志”,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人性的解放,实现生命的幸福。当然了,对于生命的幸福状态,儒家称之为“圣贤”。
总之,致良知,是纲领;主一,是路线;心即理,是标准;立志,是方法。这四点,构成王阳明心学“变化气质”实践方法论的思想主轴。
不过呢,对于这个主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这个问题,就是“致良知”为纲领的思想,真的是所有人类都应当去奉行的道理吗?
对这个问题,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他默认自己的思想,理所当然是适应全人类的道理。他为啥这样想呢?因为在王阳明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在宋代的时候,就被理学回答过了。这个答案,跟孔夫子原本提出的“华夷之辨”思想相关。
所谓“华夷之辨”,原本是华夏民族看不起穷亲戚的势利眼思想。华夏民族更早地进入农耕文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看不起东西南北穷苦山区的穷亲戚。虽然大家伙原本是一个祖宗,但是,中原大地上的农耕文化部落,偏偏把人家叫做蛮夷,把自己称之为华夏,自认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当老天爷的人间代言人。这个思想,就是“华夷之辨”思想1.0版本。请注意,在1.0版本中,“华夷之辨”强调的就不是血缘血统,而是更加强调建立在综合实力之上的文化身份。孔夫子对这个思想升了个级,就是“华夷之辨”思想2.0版本,也是儒家流传至今的“华夷之辨”思想。
孔夫子的2.0版本“华夷之辨”,认为人类这种动物,并不是生而为人就一定是人。人类这个物种,天生拥有发展文明的基因,但是,也同时拥有动物的本性。在一生之中,追求文明地活、文明地死,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人。那些只知道依据动物本性活着或者死去的人,就是动物性的社会性的历史过客罢了,算不上真正的人。
在孔夫子看来,人性和动物性,人类天生都拥有。在理顺动物性基础上弘扬人性,这是老天爷给人这种动物弄出来的角色设定。一个人,如果仅仅发挥动物性,却没有发挥人性,这种人一辈子,就算再如何惊世骇俗,那这种人也是半吊子的人,算不得真正完整大写的人。这种说法,很有力量。问题是,孔夫子他老人家,提出了这个思想,但却没有进行逻辑论证。直到宋代,理性才正面论证了这件事儿。
宋明理学根据“气一元论”认为,人的心灵由精致的气儿和粗糙的气儿共同构成。人性,就是由精气形成的“良知”;动物性,就是可以直接引发喜怒哀乐的粗气儿。在人心之中,粗气和精气,是竞争关系。
随着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随着成长,人心接触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于是乎,问题来了,谁来主导生命的进程呢?如果任由生命成长,动物性的粗气,就会直接引发喜怒哀乐。这样一来,人心中原本的情绪,就被完全变成为欲望。这种人生,往往会不知不觉的,整个人心,都像一块明镜,被灰尘蒙盖得越来越不清晰。既然各种欲望、情绪,沾染了人心这块明镜,从此粗气儿主导生命进程。这种生命状态,别管有钱没钱,别管有名没名,别管出身门第,其实都算是禽兽不如的小人,都是蛮夷式生命。
请注意,如果原本就是禽兽,那么禽兽心中,原本主要构成就是粗糙的气儿,这样子喜怒哀乐地欲望地活着,是本能。所以,禽兽原本的生活,没啥不对。问题是,人类这种动物的心中,原本就存在精致的精气儿,原本就能梳理人心恰当地非欲望地喜怒哀乐。你我内在的良知、良能,这是本能,是人性本有的功能和机能。真正好好地去发挥这种本能,就能让人情顺畅地喜怒哀乐,就能理顺粗气内心的动物式反应,就能让心灵整体符合天地运转的规律。所以,让良知良能的精气主导人生,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类本性的生命状态。让精气主导自己的生命历程,让良知发挥作用主导人生,这才是人类本来应是的生命状态。
于是乎,人类真正的本能是啥?跟动物是不同的,必须发挥人性,梳理动物性,整体顺畅,才是真人类、真华夏。否则,就是自甘堕落的禽兽不如的蛮夷了。
所以,全人类,都应当懂得“华夷之辨”,懂得追求做人不做动物,懂得要改变自己的动物性,弘扬自己的人性。这个道理,在王阳明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弘扬人性完善自身的方法,需要王阳明再强调强调,这就是心学的“致良知”理论了。
对心学而言,那些已经被社会欲望控制的人类,还有机会重新奏响生命的主旋律吗?没问题的,“良知”没有发挥生命主导作用,并不代表“良知”的丧失殆尽。知性的本能,只要你我往内心深处去找,你我每个人都能找到它,逐步让它重新发挥出本有的机能。“致良知”,是生命正确运转的纲领。
有人可能会问,落地“致良知”纲领的“主一”路线,要求人们转向内心,磨砺自己的心灵。磨砺心灵,难道就能懂得天下各种各样的实践知识吗?傻乎乎地只知道向心中磨砺,会不会越磨越傻呢?还有,就算你我知道了这个思想主轴,就算你我知道所谓的立志是实践关键,那么,怎么具体去完成呢?
《传习录》中,大量的篇幅,其实都是面向这些实践问题的。而且,也总结出来相应的经验。从下一次开始,就一一为您介绍这些实用性的思想。下一次,先讲“立志”方法的实践问题。
我是黄向军,下次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