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知行合一:高效率实践主义
您好,我是黄向军。我来继续为您浓缩王阳明《传习录》的思想精华。
上一次,我为您聊了王阳明所说的“立志”是啥。所谓立志,其实是从内心深处情感最在意处,承认内心潜意识中的情感,还有不完善的动物性缺陷,愿意遵从内心的人性活下去。如此一来,转向内心的“致良知”人生,从此开启,随着生命不断地向上成长,“心即理”的生活世界,就不断得到建设。这个动态持续行动过程,只要保持努力,你我的生命,就注定走向幸福,注定得到幸福。
既然如此,这个努力过程,如何高效地进行呢?“知行合一”,这就是王阳明的答案。
“知行合一”这个思想,按照专家学者的判断,这应当是王阳明早期最早形成的极富心学特色的一种提法。在《传习录》上卷的《徐爱录》中,关于“知行合一”就有比较全面的论述。《徐爱录》第05条记载,徐爱对“知行合一”有点搞不清楚,就去请教王阳明。王阳明告诉他:“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这段话,在讲啥呢?其实,是在聊“认知”这件事情与实际“执行”这件事情之间的关系。从动态作用关系上看,你我现实生活中任何自主的活动与行为,一定是自己的主观意愿指挥着你我的身体去行动,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主意”,就是“主导性精神”的意思。对主观意愿而言,行动是个啥呢?你我的行动,就是把你我的认知一点一点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实践,所以说“行是知的功夫”。就时间的关系而言,认知是行动的开始,“知是行之始”;行动无论成败,都是完成你我某些认知理想目标某种结果,或者是完成期望、愿望的某种结果,所以说“行是知之成”。总之,在实践之中,王阳明说,如果你徐爱搞得清楚的话,“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如果搞得懂俺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关系,那么,掌握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就搞定了。
很明显,“知行合一”思想,从生命的动态现实入手,如果遵从这个理念,将会高效地让思想指挥行动。就是说,效率极高。
然而,“知行合一”思想,并不仅仅是追求行动的高效率,它本身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
与陆王心学的这个“知行合一”说不同,程朱理学强调的重点,是“知先行后”。所以,很多人喜欢拿双方相互比较。跟王阳明同时代的很多读书人,同样喜欢拿双方相互比较。他们往往说,明明咱大宋朝前辈圣贤们讲的是“知先行后”,凭啥你王阳明非要说“知行合一”呢?你看,明明按照你我一般人了解的现实,你我如果要去认识客观事物,这件事儿,明明就是独立的一件事儿;与此类似,你我的行动,就是独立的行动,是独立的另一件事儿。现在,你王阳明偏偏非要说认识和行动是合在一起的,这个看法,很奇怪嘛。在生活中,读书认识到的各种真理和各种各样的规律,头脑里懂了,难道就等于办得成事情吗?哎哟我的娘嘞,你王阳明这个逻辑,岂不是说,想象天上有一张饼,然后肚子就饱了,这不是画饼充饥的逻辑吗?你王阳明,岂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嘛。
类似的看法,有很多,其实本质上,混淆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所讲的概念。
其实,王阳明“知行合一”所讲的“知”与“行”,算是专业术语。虽然为了方便理解,往往对应解读为“认知”与“行动”,然而,古文中的“知”“行”两字所对应的,并不是“认知”和“行动”,直接这样一一对应地解读,是偏颇的。德国古典哲学开创了一个词“实践”,被马克思弘扬,以至于今天的中国人经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看来,用“实践”这个字眼,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颇为类似。要知道,王阳明很想强调的,就是在现实中的人生过程。在生活的过程中,包括你我的所有人的正常行动状态,肯定不是梦游状态,肯定都是带着主观意识在行动。这就好像在做化学或者物理等等科学实验,头脑中的知识和规律,来源于科学实验,也需要科学实验去检验真伪。常规的正常生活状态,与此类似。任何人类的认知、任何个人的认知,都仅仅是理想的逻辑中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在现实中,脱离不了人类的行动。人类的种种行为,随时随地综合构成人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此同时,这些认知,可以随时随地的指导行动,是行动的基础。
例如驾驶汽车,你我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尽管手脚一边在控制着方向盘、刹车和油门。可是,你我的脑子和眼睛,同时也在看路。边看,边判断,边驾驶汽车。这个状态,认知和行为是统一的。这个状态,是常规的正常生活状态,这就是王阳明所强调的“知行合一”。再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你我操作电脑,无论是玩游戏还是搜索信息,一边用手噼里啪啦在打键盘、点鼠标,一边都是全身心参与到这个行动中去了。所以,认知和行为,在实践中是统一的。不能简单把行为完全脱离在认知之外去看待,也不能把认知完全脱离在行为之外去看待。所以,综合的、真正的认识和认知,和综合的现实行为、现实行动,一定是相互统一的。
聊到这里,就会发现,王阳明所说的认知和行为,不能被理解看做拿本书看一看、学一学的独立认识。也不能被理解是走走路、干个活等等的独立行为。单纯用生活化的语言去理解“知”和“行”,是偏颇的。现实实践中的所有行动,同时具备心理层面的“知”和生理层面的“行”,仅仅有侧重认知或者侧重行动的区别,本质上,必定都是心理和生理相互统一的状态。由此推论开来,日常的学习,虽然更加侧重心理方面的“知”,但是,决不能只知道傻乎乎的去学知识,决不能只知道心理层面学知识。要知道,没有生理层面的行动配合,学习这件事情就没有学到真知。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一定要自己吃一口,那么,这才是真正的知道、认知了梨子的味道了。
总之,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实践意义。关于“知行合一”的讨论,《传习录》中处处可见,例如中卷《答顾东桥书》中,同样有系统的论述。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王阳明为啥推崇具有实践意义的“知行合一”思想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儒家的根本主张就是,全人类都应当懂得“华夷之辨”,懂得追求做人不做动物。如何才算是弘扬了人性是真正的华夏人呢?答案就是,做一个文明的人,不要做一个野蛮的动物。
现在问题来了,啥是文明的人呢?有知识的人,就是有文化的文明人吗?那可不一定。满肚子知识,但没有真正的智慧,犹太人把这种人,叫做“驮着很多书的驴”。在儒家看来,知识的根本功能,是开启智慧,醒觉内在真正的自我。知识是帮助灵魂找到真我的垫脚石,当一个人的灵魂拥有独立的自主意识,那么,这才开启了灵魂的文化之旅。知识最核心的功能,是塑造每一颗心灵、塑造每一缕灵魂。拥有独立精神的被解放了的灵魂,才是文明的文化人。
这个立场,当然也是程朱理学的核心立场。所以,程朱理学提出“知先行后”,这个说法,强调人类灵魂的独立意识离不开文明的启蒙。为啥呢?知识是文化的垫脚石,从知识入手塑造出文明的灵魂,进而作为堂堂正正的人在世间生活行动,当然是“知先行后”。但是在明王朝,“知先行后”这个词,被改造得变质了,反而变成妨碍你我拥有独立自我意识的思想。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对于知识分子,采取不合作就杀头的策略。这种社会状况,基本上让知识分子,完全被压制在科举考试制度的生活状态之下。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采用朱熹注解的四书。结果为了功名,当时社会上大部分的文化人,机械主义地背诵并理解朱熹的文字。对于程朱理学所说的“知先行后”,认定就是主张“读书”高于一切,知识高于一切。他们相信,一肚子知识就注定高人一等。因为,孔庙里都被供奉起来的朱熹朱大圣人都这么说了嘛。于是乎,“知识”和“文化”,被混为一谈;“有文化”与“有知识”,被混为一谈。明代之后,整个中国社会的创造力、创新性,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性或文化生命力,全部大大被压制、降低。
为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这种观念呢?其实,就想纠正这种时代的错误。“知行合一”说的重点,强调的就是知识必须与行动相结合,不能实践的独立知识,是没用的,更谈不上高人一等。这个主张,在事实上,这让很多人意识到,原来“有知识”未必“有文化”;做人的核心重点,是要有文化、能实践,学以致用。
从《传习录》思想的整体结构角度看,“知行合一”可谓是围绕主轴思想四要点的一个重要补充。这个强调实践的思想,能够提高“致良知”的效率,而且把“华夷之辨”这件事儿,融入实践之中。
这个把“华夷之辨”融入实践的导向,帮助相当多不懂儒学的普通老百姓,也从此明白,即使自己没知识,也完全有机会成为有文化的真正的人。这样一来,儒家倡导的“华夷之辨”思想,不再被知识阶层垄断。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造就了中华儒家思想文化普及性地社会性地全面下移,下移到更多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这是明清整个中国社会的基本趋势,可以说,这是王阳明一大了不起的历史贡献。
既然王阳明强调文明的文化灵魂,那么,王阳明是不是不重视学习知识呢?当然不是这样的。下一次,聊聊王阳明对学习的看法。
我是黄向军,下次再见。
一楼大平层老师超级棒,有机会讲讲巜管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