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闲谈】三年锁定期到底是不是PUA

0605.【闲谈】三年锁定期到底是不是PUA

00:00
07:16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三年锁定期到底是不是PUA,来自远川投资评论。


张坤的三年期封闭期产品易方达优质企业,不知不觉,净值跌到一块以下了。距离打开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锁定了近三年的80多亿资金在经历了一个「A」字型的走势后,极有可能付出了三年的时间,等来一个不赚钱的结果。


而这只是「三年期群体」饱受非议的一个缩影。


过去三年发行的三年期产品,业绩几乎集体告负。从回撤程度来看,排在最前头的是2021年管理规模最大的两位,张坤和刘格菘,前十名最大回撤都有40%以上。但毕竟被锁在了里面,因此回撤再大,都「保护」了投资者不再最低点杀跌。


回撤只是一个维度,更现实的问题还是在于,开闸后装进口袋里的还剩多少。


私募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林园旗下的林园218号,封闭期三年,如今净值不到1;北京汉和资本锁6年的产品汉和72期,5月19日净值为0.7936,浮亏逾20%;目标让客户持续分享中国卓越企业成长的格雷投资,创纪录封15年的产品——格雷财富传承5号,净值已跌破0.6。


反正不着急嘛,距离打开还有12年。


卖封闭期的时候,话术总是大同小异:「投资的亏损来源于管不住自己的手,追涨杀跌。基金有锁定期,是为了让更专业的机构为你保驾护航,给予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但如今主动交出了流动性的,买的基金却更加危险?


频繁买卖和追涨杀跌是基民买基金不赚钱的两大元凶。因此,只要把基民的手绑起来,那么得到好的收益听上去也就合情合理。


但硬要靠封闭期产品去锁,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像起初推出时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2009年,投资者还笼罩在金融危机的惊吓中,东方红尝试发行半年锁定期产品东方红4号,募集异常艰难,有一天只募到80万元。时任东证资管副总的任莉说:「当时渠道宣讲当天,答应来的150个客户,只来了5人。」


2011年市场低迷时,当时王国斌对任莉说:「你要给我找三年封闭的钱,其他的钱我不要。


2014年,东方红睿丰成立时仅募到了16亿,但好巧不巧,2014-2015年「互联网+」疯牛,价值投资陷入至暗时刻时,后来到故事也知道了,2016年以后价值风格持续了五年之久,熊市发行的东方红「睿」字辈基金们反倒成了最大受益者,自此打下了品牌,三年封闭期的设计被证明是一套能给客户赚钱的方式。


三年过后看,这里有一套看起来无懈可击的逻辑。


如果你不锁,基民若在2015年基金跌去10%时卖出,那么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以后不管涨多好,基民还是在他的产品上实实在在地亏损了;相反,如果三年锁住你,最后正收益出来,哪怕只有正20%,至少买你基金的基民都无一亏损,三年后会形成一个口碑杠杆,渠道也好营销。


除此之外,辅佐拉出一个无可挑剔的数据——「持有基金时间越长越赚钱,持有基金超过10年,赚钱概率接近百分百。」所有客户的心理防线都会崩塌。


在价值投资还未崩塌的2021年一季度之前,买基金长达10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17.38%,盈利人数占比高达98.41%。持有1-3年,也有73.76%的赚钱概率,所以理论上锁三年,是为了延长持有时间,客户更有可能赚钱,逻辑上似乎也没问题。


另一方面,锁定期避免了持有人高买低卖的非理性交易。


有一只名为农银区间收益混合的奇葩基金,在机制上规定,上证2750点以下满仓股票,指数越涨,股票仓位必须减小,直到5000点清仓股票。但这样一只在产品设计上规定必须「低买高卖」的基金,持有人却在2016、2019年的市场低位的时候疯狂赎回。


即便框住基金经理低买高卖的手,却框不住持有人高买低卖的心。也许这个产品机制上加一个三年锁定期,会是最无可挑剔的产品设计。


三年锁定期一个很大的合理性是,避免基民在市场行情过热过冷时,大申大赎,扰乱基金经理的投资节奏。


三年期产品因为牺牲了客户的流动性,基民往往有着更高的收益预期,如果没有更高的收益,也希望能够降低费用作为补偿。


2014年东方红发睿丰,这套制度代表的天然就是一个不好发的产品。但到了三年期可以批量发行的2020年-2021年初,市场已经接近最为癫狂的时点。


这样的泡沫,仅用三年锁定是远远无法消化的。要知道从1972年10月高点买入美国「漂亮50」,2年内下跌了40%,十年后才回到了1972年的高点。而当时基金重仓股完全可以看作「漂亮50」的镜像。「漂亮50」2年跌去40%


除了高位群发外,基金公司还不能保证有三年封闭期产品的基金经理不离职。


基民很大程度是奔着基金经理本人来买三年锁定期,却总是因为个人或公司的种种原因,导致最后买成了别人的产品,次数多了对淳朴的基民是一种难以计量的伤害。


另一方面,也总会有基民因为突然的变故,迫切需要取出投资基金的钱。


基金公司发三年期产品,最大的一个误区在于,他们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发了一个客户想要的产品。


真有许多投资人把三年定开的产品,当作一个三年期的银行理财,一到期就立马赎回,他们接受不了那么大波动还亏钱的结果。所谓客户获得感的问题,是无法简单用「三年锁定期」,这样一种产品创新来解决的。


从结果上看,在客户眼里,基金封三年很不幸变成了一种我想你赚钱,但实际就是没赚钱的PUA。


最根本的原因,或许与所有类型基金没什么不同,就是高位发行带来的弊病。


那如何防止基金经理突然「逃跑」?没有措施能够杜绝这样主观的行为。


西部利得基金经理盛丰衍曾提出过自己的想法,「建立修改持有期基金规则,持有期基金的首发基金经理离职的,给予投资者一次赎回的机会,否则旨在鼓励长期投资的持有期基金难以获得投资者认同,和持有期基金初心南辕北辙。」


大部分买基金的人,不会因为一个数字或者一条理念下单,他们往往是被一种预期所吸引。然而,很多时候这也成为了买基金的道路上最痛苦的事:总是被给足了预期,然后眼看着预期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