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追基零距离,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名字叫他们到底买没买?来自Alex价值发现者。
去年曾讨论一个问题:顶流基金经理们的自购情况。最近年报又出来了,所以又可以看看基金经理们对自己的“忠诚度”了。依靠程序员,花了3天时间把近万份的年报数据全部爬了一遍,一次性把所有基金经理的全部自购情况梳理了一遍。
百亿基金基金经理自购情况
整体来看,百亿基金基金经理的自购率达到了67%,远高于行业整体水平,而且不少基金经理持有的份额都高于100万份。不管去年业绩如何,确实是用真金白银在跟基民共同进退。
哪些机构的基金经理最爱自购
剔除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ETF基金之后,产品数量超过20只的机构中,有28家机构旗下基金经理自购率是超过行业整体水平的。
南方基金、银华基金以超过80%的基金经理自购率排在前两位,另外以权益产品见长的兴全基金、中欧基金的自购率也超过了75%。
此外去年业绩非常亮眼的中庚基金,自购率高达100%。私募系的公募自购率整体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许跟其基因有关。
一般来说,基金公司不会强制基金经理自购产品,自购更多是自发或者营销的需要,或者跟内部的整体氛围有关。
哪些基金经理重仓自己
基金经理自购市值=份数*净值。由于年报只披露基金经理持有的份额区间,对于持有份额超过100万份的,我们无从得知他到底是买了150万份,还是500万份,所以持有份额超过100万份的我们暂且按照100万份计算,50~100万份的,也按照上限100万份来计算。净值则按照去年末时间点来计算。
不出所料,榜上的多数是头部机构的基金经理,第一大厂的张坤、萧楠和冯波持有自己基金的市值均超过1000万。
前段时间景顺长城的杨锐文在直播中提到: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其他的钱都买了自己的基金,重仓寄几。看了一下他买了自己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景顺长城环保优势和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三支基金。
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也现身在榜单之中,比如信达澳亚的冯明远、平安的神爱前(去年业绩爆表)、万家的黄兴亮、中庚的丘栋荣以及中泰资管的姜诚等等都是大手笔重仓自己。
而今年的另类明星资产明星华宝油气,其基金经理周晶和杨洋(年报没披露具体是谁)去年底也持有超过百万份,而华宝油气今年以来净值上涨将近40%,自己给自己打工也可以很爽。
不过,看完所有的数据之后,我们发现某些去年业绩非常突出的几个基金经理竟然完全没有投资自己管理的产品,不是很理解。
虽然基金经理也是打工人,也需要吃穿用住行,或许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比如不受双十限制的专户产品,但是自己对管理的公募产品一毛不拔可能有问题,比如:不利于/利于对净值的关注。
当然,基金经理自购与否跟基金业绩的好坏并无必然关系,但客观上有利于与基民一起感受净值波动。
葛兰是真的没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