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是寺院的教授师,系众僧之首,人们知道的那些佛法,大多是他教的,所以,只有他才有资格继承师父的衣钵。不是么,连五祖他老人家也曾经感叹道:“东山佛法,尽在秀矣。”
神秀虽然早就写好了偈子,却也一直没有交给师父。他明白大家的心意,他想:自己若不呈上偈子,师父怎么知道我见解的深浅呢?而若是呈上偈子,别人会不会猜测我是以此窥视六祖的圣位呢?要知道,求法善,妄求祖位则恶!
神秀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将偈子悄悄写在了一面墙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五祖弘忍对神秀说:“从你这四句偈来看,你还只是到了门口,尚未真正进门,没有明心见性。一般的修行人,如果照你的这首偈去做,便可不会堕落。但若以这样的见解,想求得彻底的觉悟,是不可能的。"
正在碓房舂米的慧能听到一个小沙弥吟诵神秀的偈子,知道其尚未真正开悟,于是,也吟出四句诗偈,请一位识文断字的居士抄在了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正是这首偈子,不但改变了慧能、神秀,以及往后千百万禅僧的命运,还一举改变了中国禅宗的发展方向。
弘忍大师披蓑衣、戴斗笠,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穿行。他来到碓房,从门口向里眺望。
慧能正在一心一意舂米。他身体瘦,体重轻,为了加快舂米的速度,提高效率,他在腰上捆了一块几十斤重的大石头。
弘忍说:“求道的人,为法而忘却自身,就应该像你这样不辞劳。”
慧能看见师父进门,赶紧跪下,向师父顶礼。
雨水从五祖大师的蓑衣上滴下来,在地上形成一个小圆圈,也淋到了慧能头上。大师扶起慧能,赞许地对他微笑着点点头。大师的目光看着舂碓中刚刚倒入不久,尚未舂几下的稻谷,奇怪地问:“米,舂好了吗?”
慧能先是一愣,看了尚未脱壳的稻谷,看看师父,恍然大悟,也奇奇怪怪地答道:“舂好很久了,只是还没有筛呢!”
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好像突然中了电击,全身剧烈颤动!各种各样的美景在他心中显现出来:
——神圣的雪山:雪山上盛开的雪莲花。
—— 夕阳下的海滨.细浪亲吻沙滩。
—— 辽阔的草原:草原上自然形态下弯弯曲曲的河流。
——如画的白桦林:树上一个个伤疤恰似一只只眼睛…
五祖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知何时,慧能已经跪倒在了五祖面前。五祖爱抚着慧能头顶,慈祥地问道"这部《金刚经》,是禅宗印心之经,阐明了诸法性空无我之理,你可听懂了?"
慧能使劲点点头,热泪盈眶,喃喃说道:“没想到,没想到自性原来是清洁纯净的;没想到,自性原来是不生不灭的;没想到,自性原来就是具足圆满的;没想到,自性原来是寂静不动的;没想到,原来万法是从自性中产生的。"
五祖大师边听慧能说边点头,等慧能说完,他高兴地抚着慧能的头顶说:"不错,真不错!你的悟性,你的根器,超过了为师的想象!总算不枉我一番苦心。”
五祖又说:“不能认识到自性,即使再努力学习佛法,再刻苦修行也没用。一旦认识了自性,就是大丈夫,就是天人师,就是佛!"
弘忍大师站立起来,来回走了几步,来到慧能跟前,庄重地说:"你已经体悟到了宇宙至高无上的大道,从现在起,你就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
五祖解下身上的袈裟,披在慧能身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