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专辑:《超精明的消费心理学》。点击收听
买卖是个心理交锋的过程,商家想卖,顾客想买,可是要想让一笔生意达成,需要买卖双方心里都认可才行。本书共挑选了70则人们最为熟悉、最为普遍,最具影响力的消费者心理法则。
原文
解读全球热点,读懂世间好书,你好,这里是喜马讲书出品的“热点讲书”。
马上就要到“五一”小长假了,多地酒店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根据新闻报道,全国各地热门景点或商圈周边的酒店大多显示满房,价格均较平日高出2-3倍,甚至还有酒店价格上涨5倍。以云南西双版纳某家酒店为例,4月25日入住阳光双床房,价格为一晚289元,5月1日入住就变成了一晚1268元,上涨了近千元,这种涨幅可谓是令人瞠目结舌,直呼“酒店刺客”。
你是否打算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和家人或朋友出门旅游,面对今年有可能景区爆满,酒店不断加价的情况,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讨论。
今天,我们就从经济学视角,通过千贺秀信的《定价即经济》这本书来探讨节假日酒店提价的真实原因,告诉你跟风涨价其实弊大于利;我们还将聊聊人造长假是否真的实现了拉动消费的目的,以及被人造长假挤占的双休日的来源。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思考,为什么在“五一”“十一”这些小长假、黄金周期间,旅游景点周边的酒店房价会上涨呢?大家往往容易认为这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需求增多时,价格便会上升。也就是说,因为酒店定的人太多了,酒店老板觉得可以赚的更多,才决定加价。《定价即经济》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不只是这样。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定价的几个因素,除了供需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叫“机会损失”。
所谓机会损失,直白点说,就是放弃现行方案,追求更大的潜在利益,它是一种可预见,但又不能明确量化的损失。因为不是实际损失,所以会计部门不会将其纳入计算,但会在设定价格时发挥作用。机会损失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发生,例如缺货、待客能力不足、超过生产能力的订单增加等。这些本来都应该成为现实的销售额,但实际上没能变现,最终导致应该获得的利润减少。这个减少就是机会损失。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为商家的机会损失买单。比如在超市购买面包时,我们支付的费用里不仅包括制作这一个面包的成本,还包括没卖出最后被处理的那部分面包所造成的损失。
结合到酒店房价这个例子上,我们可以假设一家网红经济型酒店,它有20个房间,平日里每晚房价300元。
酒店老板想在五一期间涨价,但不知道涨多少才好,正在为此烦恼。请大家想想看,老板为什么要涨价呢?肯定是发现预约的人比较多,即使涨价,所有房间也都能预定出去。于是,他拒绝了先前预约的顾客。顾客这边会认为“供求问题”使得价格上升,而对酒店老板来说,这造成了“机会损失”,也就是放弃到已经到手的利润,冒险去追求更大的利润。这样的话,老板就必须把“损失”的钱用加价的形式赚回来。
假设老板一共拒绝了12组顾客的五一预约,那么老板就失去了这12组顾客的住宿费,一共为3600元。为了收回这3600元,他就必须让五一期间实际入住的20组顾客来分担,那么每个房间的每组顾客承担的费用就是180元。这样,老板将小长假期间的房价定为300元+180元,即480元,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把失去的销售额在现实中兑现。因此,小长假期间酒店提价,除了供不应求外,还是为了弥补这种机会损失。
这种受供求关系带动和出于弥补机会损失的涨价是市场自然规律,本来无可厚非,但波动应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比如我们这里举的这家酒店,从300元涨价到480元,是可以理解的。今年五一酒店房价普遍提高,的确有疫情后经济逐渐回暖、消费持续复苏的原因,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需求不足制约明显。不少酒店利用假期集中消费期抱团大肆涨价,甚至瞄准消费高峰期报复性上涨,就会显著影响刚刚回升的消费热情,对消费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害无益,是一种短视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也许在未来,很多人都不会在黄金周期间出门旅游、消费了。
实际上,跟风涨价不是最好的商业策略,维持得了一时,却无法长久。商家想走捷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规范的标价,是防止价格欺诈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前提。良性市场秩序的建立,需要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高效监督机制。唯有如此,消费才能成为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实,除了供需关系和机会损失之外,商家还有很多小心思,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让人们愿意花钱购买服务或者物品。这时候你就要懂一点消费心理学,防止上当受骗。不妨来听听喜马拉雅站内有一本非常经典的《消费心理学》有声书,其中挑选了70则人们最为熟悉、最为普遍,最具影响力的消费者心理法则。以幽默生动人的口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一一抽丝剥茧,探寻消费者所有表现背后的心理真相。点击文稿开头的链接,即可收听该专辑。
接着,我们来说说人造长假是否真的有意义。
人造长假虽然能在五一这样的节庆延长假期,但却会导致原本的休假时间被占用,出现连上七天甚至十二天班的情况。长假期间大多数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在旅游、观光、购物等活动上,身心并未得到多大休息,从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消耗。假期结束又立马转入连续多天的工作,更是疲惫不堪。所以人造长假看似延长了休假时间,事实上不能让民众得到很好的放松,反而会打破正常的“工作日—休息日”循环,造成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低、削弱幸福感等多种问题。
可以发现,人造长假的目的比起让民众放松身心,更主要的考虑是在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可长假对刺激消费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事实上,小长假期间的消费,不过是人们在消费行为上的一次时间转移,即使没有人造长假,这些消费行为可能也会发生在其他时间。认为长假能刺激人们消费,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很多民众有钱但没时间消费,所以通过人造长假给民众创造一个消费的机会。但这个前提能否成立是令人质疑的。普通民众虽然缺假,但更缺的是钱。有钱人消费可以随心所欲,并不需要专门的假期;而大多数经济不宽裕的普通人,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求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放再多的假,也难以刺激起超出能力范围消费欲望。
此外,虽然长假的确可以刺激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导致交通拥堵、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等问题。而且,对其他行业也会产生冲击,比如,长假期间金融、科技领域的业务减少甚至停滞,如此种种都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最后,我们来谈谈被人造长假挤占的双休日的来源和意义。
双休日来源于休息日或者说安息日。全球各主要宗教都有安息日的传统。安息日,字面意思为休息的日子。起初,安息日只有一天,后来逐渐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提升和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双休日就取代了安息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荣誉教授维托尔德在他所写的《等待周末:双休日的起源与意义》中指出:从古至今,总会有人试图减少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以各种名义将工作、劳动、耕作变得神圣化,并丑化坚持要休息的劳动者。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1914年卷入一战的英国,企业家们在星期天不放假,以爱国心来激励工人。但这却没能带来预期的更高产能,而是造成了工人不断“划水”、“摸鱼”。这些工人一旦被征集入伍,就能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所以效率降低并非工人故意懈怠的缘故。英国政府和工业界不得已重新恢复了星期天的假日设定,并将十二小时的工时降为十小时,反倒提高了产能。可见,定期休息日被证明符合人的生理需要,一如人体需要必要的睡眠、食物和水。
工业革命创造了种种奇迹,我们看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但我们没注意到的是随着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后,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需求也被创造出来,产品迭代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资本不断扩张发展,生产不可能停下脚步,这就造成了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工作强度的加大。工业革命重塑了工作伦理、节奏与计酬方式,同样是每周六天的工作,工业革命后的人们担负的劳动负荷,要远远高于工业革命前。
大部分工人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后,就缺乏更多的消费欲望,这样工业革命的产能就无法被完全消化。因此,不管是从让工人充分休息不至于懈怠工作的角度,还是从扩大消费消化产生的角度,增加休假都是必要的。
19世纪中期,英国伦敦一家奇特的社团组织“早打烊协会”倡导周六下午一点开始休假,给劳动者增加半天假期。至于周六全天变成假日,则要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北美大部分地区都比欧洲炎热,夏季劳动环境简直不堪忍受。美国工人通过持续不断的权利斗争,才获得了来源于英国的周六半天休息权,并实现了八小时工作制。美国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在休息时间增加以后,更为积极地光顾各类商业机构,以及档次更高的剧院、电影院。这使得劳工争取休息时间具备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利益基础。最终,1929年,“美国成衣工人联合工会”开始首倡五天工作制。
真正让双休日落实的强大力量,是1929年的大萧条所导致的产能不足。为了尽可能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1933年开启的罗斯福新政追认了美国工业界已经相对普遍采用的五天工作制。等到大萧条的经济影响过去,美国人基本适应了五天工作制。后来又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得到推广和接纳。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工作,是为了得享闲暇。”过去几年,对调休制度与人造长假改革最大的呼声是用带薪休假制度取而代之。不过,带薪休假的想法虽然很美好,但距离真正完全落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今年先于“五一”小长假来临的包括“酒店刺客”在内的种种乱象,也是在提醒相关决策者们反思人造长假的目的与意义。如果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应该花大力气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让人民有更多自主选择的假期;如果是为了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应该重点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让民众收入有实质性提高。如果长假制度既不能让民众好好休息放松,又不能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这样的人造长假,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呢?
好,《定价即经济》这本书的内容,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
那也不去,在家睡自然醒
小假期出游人挤人本来就累,两头还要补班,更累,所以现在小假期哪也不去。
听友205706339 回复 @花粉木木: 你爱居然是y' ne
满嘴胡扯!故弄玄虚!格局太小!认知层次极低
意中人niko 回复 @789456321哈哈: 赞同,感觉在给资本家开脱
对小长假从不期待,除了累就是花钱。
能休息就休息,小长假说的好听,别调来调去,拆东墙补西墙,出门堵死,上班累死
不管说的对不对,但这次酒店涨价确实离谱,让人消费的非常不愉快,平时500的酒店,一下子1800了,真是夸张
听不懂,这个帐算的糊里糊涂,说的糊涂,听得糊涂,
文章分析的很到位。
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就从经济学视角,通过千贺秀信的《定价即经济》这本书来探讨节假日酒店提价的真实原因。同时向你推荐专辑:《超精明的消费心理学》,点击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392315 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