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孟宪实。欢迎大家收听《二十四史》大师课。
见风使舵的藩镇势力
唐德宗几次跑出长安,各地的藩镇不断地叛乱,连他身边的都要叛乱,中央处理不力,最后四处叛乱。
到宪宗的时候,曾经一度比较好,宪宗很希望重振中央。更重要的,宪宗时期中央形成了一定的军事实力,再有就是宰相团队比较团结,心往一处使,就是想解决藩镇的问题。而且宪宗用人用的不错,政策运用也得当。所以宪宗一上台,就连续解决地方藩镇的问题,比如说元和初,他先镇压了剑南、西川,刘辟和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叛乱,一出手就把两地的叛乱给解决了。到了元和七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唐,这个使得河北地区的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央的一个变化。再有就是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吴元济他其实不是节度使,他是吴少阳的儿子,他自领军务,他想独立。唐朝中央要不然就跟他妥协,同意他的条件,要不然就不同意他的条件,派兵去镇压。所以元和十年,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宰相裴度亲赴前线指挥,唐名将李愬雪夜入蔡州,这都是入中学课本的。最终的结果是拿下了吴元济,淮西平定。在中央连续胜利的情况下,成德王承宗、卢龙刘总也转归中央,听从朝廷的指挥。所以元和的时候整体形势不错,历史上称作是元和中兴、元和振兴。
整个元和时期,连续不断地取得胜利,其实维持了很短暂的时间。那些统帅表现出心向中央的姿态,其实仅仅是姿态而已,他看到情况、形势对自己不利,他就表现出拥护中央的样子;如果有利,他们就立刻又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唐朝中央虽然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但是根本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宪宗一死,穆宗继位,河北马上出现新的情况,就是所谓的“河朔再叛”。穆宗上来了以后,觉得继承元和时期的良好形势,可以再加一把力,于是就决定对全国的藩镇削兵,减少他们的这个军事力量,要从法律上,你那个地方有多少个亲兵,有多少人马,给你限制住。这一来就惹起了藩镇的集体反抗,所以“河朔再叛”。外地的这些藩镇们基本上都联合起来对抗中央了,元和时期,唐宪宗时期取得的良好局面一夜之间又回去了。
两税法埋下隐患
其实这个事情,跟另外一项制度有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两税法”。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这个是以户丁为基本单位,以户口人丁特别是男丁为单位,来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德宗的时候,780年,杨炎就实行了一个新的赋税制度,这个叫“两税法”。
两税法有一些是技术问题,比如说都是要拿钱的,不用你交粮了,直接把粮食变成钱交给政府,这个是一个新的进步。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就是财税三分。这个地方把这一年的收入拿到手里,它有个计划,按照计划分作三份,留州、送使和送省,送省就送尚书省,交给中央。就是所有的财税都分成三份,州里一份,节度使一份,尚书省一份,就是中央一份。那谁来分这个呢?就是由地方势力在分,实际上是节度使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控了这种财权的分法。
财政收入的最初已经分了三份,所以中央如果再下令调那些藩镇来参加中央的军事行动,藩镇就伸手了,说我们的军粮已经用完了,我们也没有这个任务要出境打仗。所以唐后期一个很大的问题,你一调这些藩镇的力量来参加战斗,他就伸手要钱,那中央又没钱,最后往往就不了了之。所以两税法这个制度,对于藩镇割据也提供了一种财政上的制度支持。这就使得安史之乱以后,这个藩镇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所以穆宗以后,中央的局面就只能是一步不如一步。
只有在武宗会昌四年,李德裕组织平定过“泽潞叛乱”,泽潞是山西中部地区。只有这么一次,算是对中央挺好的一个形势,此外都是对中央不利的问题。那到了唐后期,到了懿宗、僖宗就更完了。特别是黄巢起义爆发以后,各地的节度使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各地的节度使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地获得发展。
藩镇更迭王朝易主
五代十国的那些人,那些地方领袖,杨行密、李克用、钱镠这些人,其实都是参加过镇压黄巢起义的藩镇。而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他们自身又壮大起来,等到黄巢平定了,中央再也没有力量去指挥这些新的藩镇了。所以一直到唐朝灭亡,唐朝也不过是被另外一个重要的藩镇,就是朱温给替换了而已。
整个唐朝后期,藩镇的问题就始终得不到解决,现在研究具体的藩镇情况,有这种观点,说唐朝之所以安史之乱以后还有150年,那不就是藩镇和藩镇之间有矛盾,中央充分利用这种矛盾,来维护唐朝的存在。这种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但是早期可以,安史之乱刚发生以后还可以,后来藩镇之间也有战争、也有兼并,有的藩镇扩大了,有的藩镇可能被消灭了,新发展起来的藩镇仍然跟唐朝中央不是一条心。所以唐朝中央的基本情况是每况愈下,终于被另外一个藩镇而取代。
好的,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
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