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相似点——包公审案 | 第2堂 如何轻松化解争端,快速达成共识

历史上的相似点——包公审案 | 第2堂 如何轻松化解争端,快速达成共识

00:00
15:56

历史上的相似点——包公审案


看了所罗门王的故事,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也有好几个相似的故事。


元代作家李行道把包拯(1)的故事写成杂剧,全名是《包待制智勘灰阑记》(2)。包拯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彰显正义,相信大家都听过《铡美案》,包拯在执法中展现了他的智慧。


下面讲一个包公判案的故事。


农民刘全向包公投诉,他家里一头牛的舌头被别人割掉了,包公知道后对刘全说:“一头牛的舌头不值什么钱,一定是仇家所为。舌头被割掉后,这头牛大概也很难活下去了,你不如把牛宰了,把肉卖掉,我资助你一点钱,再买一头牛吧!”同时,包公发出告示:“为了确保春耕春种,严禁私宰耕牛。有人告发私宰耕牛者,官府赏钱三百贯。”这个告示一出,就有人来告发刘全。包公推测,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刘全宰杀的那头牛是一头残废牛,来告发的人一定是和他有仇的人,也就是割掉牛舌的那个人!


还有一个包公审石头的故事。


一个小孩子提着一篮炸好的油条上街叫卖,卖了一个早上,累坏了,就靠在石头上睡了一觉。醒过来后,他发现篮子里卖油条得来的铜钱都被偷走了。包公路过,看见小孩子在哭,就说:“你的钱一定被石头给偷了,我来审问这块石头,叫它把钱还给你。”大家听到包公要审石头,都围过来看热闹。包公装模作样,叫手底下的人用棍子拷打石头,引得众人大笑起来。包公说:“你们这般不敬,每人罚一个铜钱。”然后吩咐手下的人拿出一盆水,叫看热闹的人每人拿出一个铜钱,丢到水里去。有一个人把铜钱丢到水里时,水面浮出一层油膜,包公说:“就是你偷了那个油条篮子里的铜钱。”


李行道的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简称《灰阑记》),一共四折。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它的故事内容。


郑州有个叫张海棠的女孩子,颇有姿色,聪明智慧,精通琴棋书画。因为家道中落,由其母做主,以一百两银子卖给当地家财万贯的马员外为妾。马员外也答应,张海棠过门之后,如果娘家缺柴少米,都由他支应。


然而,马员外的大老婆马大娘,是个浓妆艳抹、行为不检点的妇人,正如文中所说“我这嘴脸实是欠,人人赞我能娇艳,只用一盆净水洗下来,倒也开得胭脂花粉店”。而且马大娘和郑州衙门里的赵令史(3)有暧昧关系,她向赵令史要了毒药,想谋杀亲夫马员外。赵令史回应:“难道你有此心,我倒没此意吗?”


张海棠嫁给了马员外,过着清静、安定的生活,还生了一个儿子,叫作寿郎,已经五岁了。张海棠有一个哥哥叫张林,游手好闲、不求上进,跑到妹妹这边,想要点钱,妹妹说没有钱可以给。张林却正好遇到马员外的大老婆马大娘,马大娘自作主张,把马员外送给张海棠的首饰给了张林,作为张林外出的盘缠。张林的脑筋倒很灵活,想到马大娘和张海棠之间必定会有争执,搞不好会闹出官司,不如拿了首饰,赶快溜走。


寿郎五岁生日要到了,马员外到各寺院去烧香,为儿子祈福。回到家,看到张海棠许多首饰都没有戴上,感到奇怪,马大娘便趁机进谗言,说张海棠和奸夫在一起,被她逮个正着,张海棠还把首饰都送给了奸夫。马员外听了勃然大怒,动手打了张海棠,还气得生了病,叫张海棠煮一碗热汤给他喝。马大娘趁机在汤里偷偷放了毒药,马员外喝了汤后一命呜呼,张海棠吓得“胆飞魂散,不由得两眼泪千行”。


马大娘哭着说:“刚才员外还是好好的,怎么吃了你这一口汤便会死了?一定是你把员外毒死了。”张海棠哭着对马大娘说:“员外没了,家私大小我都不要,就让我带着寿郎走吧!”马大娘说:“寿郎是我一手养大的,费了多少辛勤!你最好就把家财、房舍和寿郎都给了我,空手走出门去,否则我先到官府里控告你毒死亲夫,那可不是小罪名。”张海棠说:“我没有毒死亲夫,我怕什么,情愿和你见官去。”


马大娘的算计是,如果寿郎被张海棠带走了,寿郎到底是马家的子孙,长大后就要回来争家产了,因此吩咐赵令史先在衙门打点好,接下来,马大娘就扭着张海棠到郑州太守衙门去。


第二折里说,太守苏顺愤“虽则居官,律令不晓,但要白银,官事便了”。他绰号叫作“苏模棱”,就是做事没有原则、模棱两可的意思。苏模棱把幕僚叫上公堂,这幕僚正是赵令史。赵令史喝道:“张海棠,你为何毒死亲夫,强夺他的孩子,混赖他的家财,快快从实招来;若不招,大棍子招待。”


张海棠辩称说:“这孩子原来是我生的,请您传问接生的刘四婶、剃胎头的张大嫂及邻里街坊,便知分晓。”怎晓得这几个人拿了马大娘的钱,异口同声地说:“五年前马大娘生了个儿子,马员外也请我们喝满月酒,以后每年儿子生日,马员外都带着马大娘到各寺院烧香还愿,这是一城人都看见的。”


接生的刘四婶又说:“生产那一天,产房里黑洞洞的,不过产妇似乎是大娘子。”剃胎头的张大嫂说:“剃胎头那一天,大娘子把孩子抱在怀里,好像是她在喂奶给婴儿吃。”赵令史对张海棠说:“两人都说儿子是马大娘的,可不是你夺了她的孩子了?”赵令史更下令说:“这女子无赖、狡诈,不打不招,左右给我拉下去着实痛打。”


张海棠屈打成招,赵令史吩咐张海棠画了押,上了长枷,下令两个解子把张海棠解送到开封府定罪。


(第三折)两个解子一个叫董超,一个叫薛霸,他俩押着张海棠从郑州往开封府走,路上遇上风雪,董超和薛霸要张海棠拿点钱出来给他们买酒喝,张海棠说:“我是委屈受罪的人,死在旦夕,哪有钱送给你们?你们就可怜可怜我吧!”


董超说:“即使你有冤屈,也不是我们所带累的,又叫我们怎样可怜你呢?”一路上狂风乱刮、雪大路滑。正好,张海棠的哥哥张林在开封府找到一份打杂的小差事,被派去迎接出公差回来的包公。海棠一眼看见张林,先是说:“莫不是我泪眼昏花?”仔细看了再说:“原来正是无差!”便叫道:“哥哥,你快来救你妹妹吧!”


可惜,张林不认人,掉头就走,张海棠赶上去扯住他衣服,唱道:“他他他,不认咱,我我我,舍性命上前赶上他。来来来,听做妹妹的细说究竟,马大娘坑杀人,机谋狡猾,我就是为了把首饰给了你,才有把柄被她抓。”等张海棠把一切说清楚明白,张林就吩咐两个解子说:“这是我的妹妹,一路上好好照顾她,我要去迎接包待制回府。”


这个时候,赵令史和马大娘上场了,赵令史说道:“那张海棠有无亲人替她讨命?我给了董超、薛霸每人五两银子,叫他们在路上结果了她,可是没有听到他们的回话。事有可疑,我们得亲自走一遭,把底细弄清楚。”


两个人在雪地上走了一阵,也走到酒楼来,要买碗酒喝,驱驱寒。张海棠看到赵令史和马大娘走进酒楼来,叫张林赶快去抓奸夫淫妇,可是两个解子拿了人家的银子,就让赵令史和马大娘跑掉了。张林大怒,骂董超、薛霸说:“我是开封府五衙都首领(4),就打你们一顿,还怕你们告我吗?”


董超说:“你是上司,可以打我,这妇人是我管的囚犯,我也可以打她。”几个人拉拉扯扯,连酒钱都不付就跑掉了。


(第四折)包公在衙门登堂,自述道:“老夫立心清正,持操坚刚,唯与忠孝之人交接,不共谗佞之士往还。敕赐势剑(5)金牌,严惩贪官污吏,为百姓吐苦申冤,容老夫先斩后奏。”接着又说:“昨日看到郑州呈来的公文,说妇人张海棠下药毒死丈夫,抢夺正妻所生之子,此是十恶大罪。不过老夫想来,毒死丈夫,恶妇人也,倒是常有的事,只是强夺正妻所生之子,儿子怎可以强夺的呢?况且奸夫又无证据,恐其中会有冤枉。”


张海棠、张林、董超、薛霸来到包公面前,张林抢着替妹妹诉苦,包公说:“谁叫你讲话,念你因为兄妹之情,两次三番在公堂上胡言乱语,否则就把铜铡拿出来,切掉你这个驴头。张海棠,你详细说实话,老夫与你作主。”


张海棠说:“马员外对我很好,张林的确是我的亲哥哥,哥哥来要钱做盘缠,马大娘出主意叫我把首饰送给哥哥,却说我把首饰送给了奸夫,惹得马员外生气。”


包公问:“那么强夺孩子,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那些街坊和接生、剃头的妇人,都说孩子是马大娘生的呢?”


张海棠说:“我是被棍打成招的。”


包公吩咐马大娘和街坊众人上堂,包公问:“这孩子是谁的?”


马大娘说:“是小妇人生的。”


包公叫手下的衙吏拿石灰来,在地上画一个方框,把孩子放在方框里头,接着吩咐这两个妇人,把孩子从方框里拉到方框外去,谁拉出来,谁就是这孩子的亲娘。马大娘用力去拉,张海棠却不使一丝力气。包公喝令张海棠道:“我看你两次三番都不用力拉,手下来人,拿大棍伺候。”


张海棠说:“请大人息雷霆之怒,罢虎狼之威,我生下这个孩子,十月怀胎,三年哺乳,咽苦吐甜,煨干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现在两人硬夺这个孩子,中间必有损伤,倘或扭折他的胳膊,即使大人打死我,我也不敢用力把孩子牵拉出来。”


包公道:“马大娘要独占马家的家财,所以要强夺这个孩子,没想到这其中真假,早已不辨自明了。古人有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蝆哉?人焉蝆哉?’(6)”


这时候,包公手下已经把赵令史带上来,包公下令“大棒伺候”,赵令史惧怕,只好把事情和盘托出。包公判道:“郑州太守革官为民,永不叙用;街坊老娘等各杖八十,流放三百里;董超、薛霸各杖一百,充军边疆;奸夫淫妇凌迟处死,各剐一百二十刀;所有家财都交付张海棠,孩儿寿郎携归抚养;张林也不要在衙门工作了,回家陪妹妹去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