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5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00:00
17:51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我国古代哲学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具体体现。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并且时刻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体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着自身整体的动态平衡。


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康复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因此,在观察、认识、分析和处理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时,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人体的生命状态,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本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人体形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治、养生、复上的整体性。


1.形体结构的整体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心神为主宰,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如心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助心行血,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等。如此,五脏与其相对应的五体、五华、五官、五液等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2.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虽均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整体功能活动的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机体功能的整体统一性。人体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的发挥,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通过肝、心、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的协同配合而实现的。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功能活动。


这种五脏一体观的理论,反映出人体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机体内部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均是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整体。


形神一体观,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它认为人的形体和精神思维活动在生理上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以及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3.病理变化的整体性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多不仅限于单一的脏或腑,脏腑之间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中医学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和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首先着眼于整体,既注重发生病变的局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重视局部病变对其他脏腑的影响,也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所以中医学的病理整体观,主要体现在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上。


4.诊断治疗的整体性中医学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丹溪心法》),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变化,分析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病变。如临床见到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状,由于肝开窍于目,故可初步考虑属肝之阴血亏虚,目失濡润所致。此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脏》)的司外揣内法。可见中医诊疗疾病是在全面搜集四诊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认识疾病,把握疾病的本质,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整体观念贯穿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治、养生、康复过程中,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


(二)人与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与自然界有着统一的本原和属性,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所谓的“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决定了生命和自然运动规律的统一性,自然环境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防治密切相关。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人体通过自身内在的调节功能,保持着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如人的脉象可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一日之内的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生理也有不同影响,而人体也与之相应。如人体阳气白天较盛,趋于体表,夜间偏衰,潜于内里,反映了人体随昼夜阴阳二气的盛衰及流转变化而出现的适应性调节。地域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脏腑功能,并且还影响人体体质的形成。如江南多湿热,人体阳气易趋表,腠理多稀疏,体多柔弱瘦小;北方多燥寒,人体阳气多潜藏,腠理多致密,体多壮实粗犷。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人体正气的适应、调节、抗邪等能力有关,也与自然界邪气的致病力强弱有关。若人体正气充沛,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则能抵御邪气的侵袭,一般不会发病;若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抵御病邪的能力相对减退,又遇自然界气候突变或非其时而有其气,病邪往往就会乘虚侵入而致病。


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季节有不同的多发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昼夜变化对人体的病理亦有一定的影响。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由于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时刻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关系。《黄帝内经》中就有“法于四时”“四气调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顺应自然规律的养生防病法则,并一直沿用至今。在疾病治疗上,应注重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如“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都是遵循四时气候变化而调理人体阴阳的治疗方法。此外,针灸治疗中的“子午流注针法”,也体现了人体气血盛衰与自然界阴阳盛衰相应的学术思想。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间也具有统一性,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不论是在身心功能上,还是在体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剧烈、骤变的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心理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损害人体的健康。如战争可导致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使人出现失眠、烦躁等状态。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变化,以维持着自身生命活动的稳定、平衡、协调,这也是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的体现。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间也是一个统一体。这些认识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既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


病、证、症是三个不同而又相关的重要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症”,指症状与体征,其中症状是患者主观感觉到的痛苦或不适,如胸痛、胃痛、腹胀等;体征是客观检测出来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红赤、舌质红绛、脉滑等。症是病、证的外在表现,同一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和证候之中,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一个证可以包括若干个相互关联的症状和体征。“病”是疾病的简称,是对整个病理过程特性的概括,它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等。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则在现阶段。证反映了疾病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而病则是对疾病发生发展整个过程中特点与规律的概括与反映。同一种病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故有不同的证候;而同一个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所谓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等情况作出判断,并概括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诊断思维过程。


所谓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并给予相应治疗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结果。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虽然强调辨证,但也不忽视辨病,临证时常既辨证又辨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之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辨析上,辩证地看待证与病的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常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之异。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证,因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如感冒可因其病因病机和患者体质等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等不同的证,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等相应的治法。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表现为相同的证,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如哮病、喘病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了相同的"痰热蕴肺"的病理本质,表现为相同的证,故皆可用清肺化痰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总之,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要着眼点是对证的辨析和因证而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这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