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护理学
医护本同源。远古时期,人们为保护自身,负伤后会用植物茎叶等涂裹伤口或简单包扎,或对跌仆损伤部位进行揉按抚摸。外科包扎及按摩等护理方法开始萌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五十二病方》均提到热熨和针刺的方法,是较早的有关中医护理技术的记载。春秋时期,医政制度建立,《周礼·天官》中记载,医师之下设有士、府、史、徒等医疗专职人员,其中“徒”即负责看护病患,具有护理之责。
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已有较多中医护理内容的记载,为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以天人相应观指导人们的生活起居护理。《素问·汤液醪醴论》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强调情志护理的重要性。《黄帝内经》还记载了多种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推拿、敷贴、导引、熨法等。其中各种熨法及药物熏蒸等护理方法,与现今临床护理用的理疗仪器原理相通。东汉张机在《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辨证施护的原则,认为护理应根据不同病情施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详细记载了桂枝汤等中药的服药方法、服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饮食调理宜忌,还记载了药物灌肠的应用方法,实为临床上多种灌肠法的启蒙。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品方》中记载有对小便不通及关格的护理,采用“取生土瓜根,捣为汁,以少水解之于筒中,吹内下部”的方法,是最早应用导尿术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记载了腹部外伤、痈疽等较多外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包括外敷药的干湿护理、饮食情志护理等,充实了中医外科护理的内容。《备急千金要方》中详细阐述了妇人及婴幼儿的护理保健,提倡护齿等口腔护理方法,如“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
宋金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开宝本草》《妇人大全良方》等医学著述甚丰,发展了中医各专科护理的内容与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护理的内容得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温疫论》详尽论述了温疫病的护理措施,消毒方法、预防接种等护理内容得到了丰富并取得较大进展。《内科摘要》补充了中医内科护理的内容。《随息居饮食谱》为饮食调养与护理专书。钱襄编撰的《侍疾要语》详细记载了对患者精神、饮食、生活方式、疾病、用药等各方面的护理要点,为现存最早的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书。
(八)预防医学
预防的含义首见于《淮南子》“涤杯而食,洗爵而饮”。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已经通过吃煮熟的食物来预防胃肠道疾病,建造房子来预防蚊虫及猛兽的侵害,使用陶器装载食物避免细菌感染。《韩非子·五蠹》中皆有相关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预防医学开始有了初步的萌芽,在百家争鸣中逐渐绽放。《黄帝内经》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强调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三国时期华佗创编“五禽戏”用于预防保健与疾病康复,至今影响后世。
隋唐时期,孙思邈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明确指出“治未病”为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导引、吐纳、气功、按摩皆为养生防病功法。
宋金元时期,医疗水平较前期又更进一步,对于环境预防概念也开始有了初步的架构。如有清理下水道的“淘渠人”、收集粪便的“倒脚头”、收集厨余的“倒泔脚”。此外,人痘接种法也首见于宋代,如痘衣法、痘浆法等。
明清时期,人痘接种法已推广至全国,技术也逐渐完善。预防医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在环境上除了铺设下水道防止水源被污染外,也有蒸汽灭菌法的出现。明确提出了瘟疫的病因与传染途径是厉气自口鼻而人。如吴有性在《瘟疫论》中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病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浓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人。”这些精辟论述在预防医学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除了推进预防工作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业建设外,加强民众对于“未病先防”的知识普及,太极的推广,以及药膳食疗、艾灸、刮痧、按摩的应用,有力地捍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