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完善起来的。自古以来,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繁衍,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医药学知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药知识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在逐步的积累、验证和归纳总结过程中,最终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了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包括了系统的理、法、方、药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概况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四大经典”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医疗实践和保健活动。殷商时期,已有了酒、汤液。西周时期,人们已为疾病确立了专门的病名。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有了进一步的积累和发展。如在疾病诊断方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就有“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的记载;在治疗方面,除发展了药物、针灸、导引等治疗方法和手段,还产生了情志疗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52种疾病,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并收载方283首,药物247种,说明当时医药水平已有很大发展和提高。
春秋战国至汉末,我国第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诞生。《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学成就和诊疗经验,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道的人体脏腑组织系统,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防治等问题,确立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现代,《黄帝内经》的许多理论知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一直被奉为中医学之圭臬。
《难经》则是一部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全书以基础理论为主,广泛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为详细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在《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论著的影响下,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历代医家对《伤寒杂病论》推崇备至,赞誉有加,称其为“医方之祖”,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
《神农本草经》的问世,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记载了每种药物的性能、主治,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成为中药学的奠基之作,也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如淳于意、华佗等诸多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今之病案,记录患者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华佗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擅长外科,其创制的麻沸散,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麻醉药物,反映了当时我国医学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方面的成就。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