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迎春播讲 元曲第九讲《带过曲》讲义撰写:绝谷化蝶

飞雪迎春播讲 元曲第九讲《带过曲》讲义撰写:绝谷化蝶

00:00
01:06:04

1) 什么是带过曲?
带过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即由两三个曲牌联缀在一起使用的特殊形式,通称为带过曲。每支带过曲的具体名称,即由该曲所用的各个曲牌名称组成,并在中间夹以“带”“带过”“过”“兼”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例如:〔正宫•脱布衫带小梁州〕〔南吕•骂玉郎兼感皇恩采茶歌〕〔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中吕宫•齐天乐过红衫儿〕。
如:〔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居
元代:宋方壶
功名梦不成,富贵心勾罢。青山绿水间,茅舍疏篱下。〔过〕
广种邵平瓜,细焙玉川,插渊明柳,多栽潘令花。清佳,寻方外清幽话;欢恰,与亲朋闲戏耍。 
又如:〔中吕•醉高歌兼喜春来〕
元•张养浩 
想人间是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兼〕    
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
2.带过曲的分类及体式
最初,带过曲仅“北曲”小令中有,之后“南曲”中也出现了效仿者。之后在传统的带过曲中逐渐出现了北带过曲、南带过曲和南北兼带等形式。带过曲包括北带过曲、南带过曲、南北兼带三种体式。有人认为:带过曲产生于套曲之前,是套曲的前身。套曲是在带过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换句话说,带过曲是套曲的形成过程中的过渡性产物。关于套曲,我们以后再作交流。带过曲是由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所组成的一种小型组曲,介乎小令和套数之间,带过曲之曲牌组合结构很严格,不能随便组合。
    1)北带过曲
据对《全元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的带过曲体式,有27种,分列如下:
正宫:  〔脱布衫过小梁州〕
仙吕宫:〔那吒令过鹊踏枝寄生草〕
南吕宫:〔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玉交枝带四块玉〕
中吕宫:〔快活三过朝天子〕、〔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
〔醉高歌过红绣鞋〕、〔醉高歌过喜春来〕、〔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
〔齐天乐过红衫儿〕、〔喜春来过普天乐〕、〔十二月过尧民歌〕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雁儿落过清江引〕〔雁儿落过清江引碧玉箫〕
〔对玉环过清江引〕〔沽美酒过太平令〕〔沽美酒过快活年〕
〔水仙子过折桂令〕〔一锭银过大德乐〕〔殿前喜过播海令大喜人
〔十棒鼓带清江引〕〔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
正宫带过双调:〔叨叨令过折桂令〕
中吕带过仙吕:〔山坡羊过青哥儿〕
另外,一些书籍和资料还列有以下带过曲:
正宫:  〔小梁州带过风入松〕
仙吕宫:〔后庭花带过青哥儿〕
南吕宫:〔骂玉郎带过采茶歌〕
双调:〔锦上花带过清江引碧玉萧〕〔江儿水带过碧玉箫〕
〔竹枝儿带过侧砖儿〕〔梅花酒带过七兄弟〕
中吕带过双调:〔醉高歌带过殿前欢〕〔满庭芳带过青江引〕。
这些有待进一步考究,初学者须慎用。建议大家写作带过曲按照上述27种组合形式来写。
2) 据对《全明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的带过曲,除元代已用过者以外,又有19种体式,其中:
北带过曲13种,南带过曲3种,南兼北带过曲3种。
北带过曲体式13种:
〔北正宫•小梁州带过风入松〕
〔北正宫•醉太平带过莲花落〕
〔北仙吕•后庭花带过青哥儿〕
〔北南吕•一枝花带过折桂令〕
〔北中吕•满庭芳带过清江引〕
〔北南吕•四块玉带过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
〔北中吕•上小楼带过满庭芳〕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清江引〕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急三枪〕
〔北双调•楚江秋带过清江引〕
〔北双凋•竹枝歌带过侧砖儿〕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朝天子〕
〔北双调•新水令带过折桂令〕。
又〔北正宫•醉太平带过莲花落〕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急三枪〕
〔北南吕•一枝花带过折桂令〕
〔北双凋•竹枝歌带过侧砖儿〕
〔北双调•新水令带过折桂令〕5种,尚存疑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南带过曲体式3种:
〔南商调•山坡羊带过步步娇〕
〔南仙吕入双调•朝元歌带过朝元令〕
〔南双调•锁南枝带过罗江怨〕。
南兼北带过曲体式3种:
〔南仙吕兼北双调•一封书带过雁儿落〕
〔南兼北南吕•楚江情带过金字经〕
〔南兼北中吕•红绣鞋带过红绣鞋〕
2) 据对《全清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使用的带过曲,除元明两朝已用过的以外,体式又有3种,南北各1种,南兼北1种。
分别是:
〔北越调•圣药王带过金蕉叶〕
〔南越调•下山虎带过蛮牌令〕
〔北正宫兼南仙吕入双调•叨叨令带过风入松〕。
其中〔北正宫兼南仙吕入双调•叨叨令带过风入松〕存疑待考。
  除以上可查古人使用过的带过曲外,还有一些书籍和资料提到一些带过曲名称如:
    〔北南吕•骂玉郎带过采茶歌〕
〔北南吕•哭皇天带过乌夜啼〕
〔北中吕•石榴花带过斗鹌鹑〕
〔北中吕•快活三带过鲍老儿〕
〔北商调•金菊香带过醋葫芦〕
〔北越调•调笑令带过小桃红〕
〔北双调•锦上花带过清江引碧玉萧〕
〔北双调•川拨棹带过七兄弟〕
〔北双调•梅花酒带过收江南〕
〔北中吕•醉高歌带过殿前欢〕等这些尚未见古人独立成篇曲例,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我们今后选用宜慎,在此,我们仅作了解,我们重点掌握学习北带过曲。 
    3、带过曲的特点:
1)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如: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
元•张可久
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著者也之乎。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带〕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2)在书写格式上:书写时曲牌一并写在前面,曲中两调中间空两格,或者分成两段,这与词之两片或三片的表示方法相同。目前散曲界比较流行在两个曲牌的中间加〔带〕或〔过〕。
第一种排版格式:
如:〔中吕•醉高歌兼喜春来〕题情
元代:贯云石
自然体态温柔,可意庞儿奈羞。看时节偷眼将人溜,送与人些风流证候。   蜂媒蝶使空迤逗,燕子莺儿不自由。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
前四句为醉高歌,后五句为喜春来。候与蜂处没有写过、带过,是空了两格。


〔中吕•醉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
元•张养浩 
想人间是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    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
第二种排版格式:
〔中吕•醉高歌兼喜春来〕题情
元代:贯云石
自然体态温柔,可意庞儿奈羞。看时节偷眼将人溜,送与人些风流证候。   
蜂媒蝶使空迤逗,燕子莺儿不自由。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前四句为醉高歌,后五句为喜来春) 
这个排版格式就如词的两片一样,分为两段了
〔中吕•醉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
元•张养浩 
想人间是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  
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
第二种排版格式和词的排版格式是一样的。
第三种排版格式,当前散曲界流行的格式:
〔中吕•醉高歌兼喜春来〕题情
元代:贯云石
自然体态温柔,可意庞儿奈羞。看时节偷眼将人溜,送与人些风流证候。 (兼)   
蜂媒蝶使空迤逗,燕子莺儿不自由。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前四句为醉高歌,后五句为喜春来) 
〔中吕•醉高歌兼喜春来〕咏玉簪
元•张养浩 
想人间是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 〔带〕
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
注意:当带过曲合为新的带过曲,谁前谁后也不能随便调。如我们熟悉的只有〔雁儿落带得胜令〕,没有〔得胜令带雁儿落〕 
如:〔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春风桃李繁
元代:庚吉甫
春风桃李繁,夏浦荷莲间,秋霜黄菊残,冬雪白梅绽。〔带〕
四季手轻翻,百岁指空弹。谩说周秦汉,徒夸孔孟颜。人间,几度黄粱饭;狼山,金杯休放闲。
又如:〔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韩侯一将坛,诸葛三分权。功名纸半张,富贵十年限。〔带〕  
行路古来难,古道近长安。紧把心猿系,牢将意马栓。尘寰,倒大无忧患。狼山,白云相伴闲。
这里也要说明一下:
有的带过曲因各曲连用,则会为带过曲另起一名如:
明•冯惟敏将〔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朝天子〕改为〔折桂朝天令〕
明•汤式将〔北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另起名为〔湘妃游月宫〕,也有人称作〔仙桂引〕〔仙子步蟾宫〕的。有人将〔北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另称为〔鸿门奏凯歌〕〔平沙凯歌〕〔雁阵来〕,将〔北双调•对玉环带过清江引〕称〔玉江引〕等。当然,我们最好按标准格式来。再看:
〔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
元•张养浩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   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大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元•张养浩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兼〕    
 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三种书写格式都可以,但一定要写清楚,不能如往届那样说咱们没有讲,其实每期都讲了,就是不在意这个问题
二、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区别
1、相同点:都由几个音韵相近、声调谐和的曲子组成,其形式相同,而且都不能任意组合。
2、不同点:一是带过曲是三个以下(包括三个)的单支曲子组合,组合后的带过曲已经变成了一个新曲。重头小令则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
二是带过曲一般最多只有三支;异调重头小令曲子数和重复次数无限制。其中,〔北南吕•四块玉带过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有明•康海曲作,此体式由四支曲组成,突破了三支之限,这仅是特例。
三是在用韵上,带过曲绝大部分是同一宫调(极少数串宫带过),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中的数支曲子,则可同押一韵,也可各押一韵。
总之,在这两者之中,带过曲指同一宫调中三个以下单支曲子的联合,它们所使用的韵脚是相同的。而重头小令则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


三、学习带过曲〔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前面我们提到了《全元散曲》中27种带过曲体式。我们今天交流学习带过曲〔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这一体式。
如:〔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
    元•邓玉宾子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过)
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误杀英雄汉。
看看,星星两鬓斑。


1)审曲牌:〔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曲牌名,这是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首曲牌组成。
2)〔雁儿落〕又名〔平沙落雁〕,用于杂剧、散套。与商调有出入,全调共四句,即字数为“五五五五”。押三平仄韵。此调四句宜作两联对仗。
我们先分析:〔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之〔雁儿落〕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
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本曲谱来自《大辞典》,其谱与定格基本基本相同,〔雁儿落〕不能单独使用,一般与 〔得胜令〕或 〔清江引〕连成带过曲。
其定格曲谱为:
×平×仄平(上)△,×仄平平去△。×平×仄平(上)▲,×仄平平去△。
大家看看其押韵的地方: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
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
这三处押韵情况是平、去、去。第三句是句,可不押韵。与〔得胜令〕连成带过曲,如: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过〕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又如:〔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春风桃李繁
元•庚吉甫
韩侯一将坛,诸葛三分权。功名纸半张,富贵十年限。〔过〕  
行路古来难,古道近长安。紧把心猿系,牢将意马栓。尘寰,倒大无忧患。狼山,白云相伴闲。
与〔清江引〕连成带过曲的如:
〔双调•雁儿落兼清江引〕
元•张养浩
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 〔过〕
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1)分析〔得胜令〕
〔得胜令〕又称为〔阵阵赢〕、〔凯歌回〕。用于杂剧、散套和小令。此调只在小令中可独用外,均须与〔雁儿落〕联用。〔得胜令〕共八句。句式为“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四个五字句,两个二、五句。押七个平仄韵。(平,平,[去]第三句可不押,平,平,去,平,平)。
此调是否对仗随意,但若将首四句作两联对,后四句作隔句对(扇面对)则必须整齐, 如: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
      元•邓玉宾子
乾坤一转丸,日月双飞箭。浮生梦一场,世事云千变。〔过〕
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误杀英雄汉。看看,
星星两鬓斑。
我们继续看:
邓玉宾子〔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适之〔得胜令〕:
万里玉门关,七里钓鱼滩。晓日长安近,秋风蜀道难。休干,误杀英雄汉。看看,星星两鬓斑。
大家看看这是不是八句?其定格曲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厶▲,×平×仄平(上)△。平平△,×仄平平去△;平平△,×平×厶平(上)△。
再如:〔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闲居
元•宋方壶
功名梦不成,富贵心勾罢。青山绿水间,茅舍疏篱下。
广种邵平瓜,细焙玉川茶,遍插渊明柳,多栽潘令花。清佳,寻方外清幽话;欢恰,与亲朋闲戏耍。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回史
元•乔吉
身离丹凤阙,梦人黄鸡社。桔槔地面宽,傀儡排场热。 〔过〕
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蝶。蚁阵功城破,蜂衙报日斜。豪杰,几度花开谢。痴呆,三分春去也。
(“也”字平上互代)大家看看这首,除末句末字“也”为上代平外,其余均与定格同。再看: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元•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过〕
留下买花钱,趱(zǎn)人种桑园。茅盖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首清新杜甫篇。
大家看看这首曲字数不一样,是因为有衬字“放一册”“抄几首”。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过〕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
元•张养浩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  〔过〕
(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倒)大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括号中的字为衬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