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祝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
醉花翁 回复 @大洋天空:
1.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人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人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
醉花翁 回复 @大洋天空:
3.『「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智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曰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蓍固是《易》。龟亦是《易》。
醉花翁 回复 @大洋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