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尽心知性的真相-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068-尽心知性的真相-传习录-通俗讲解-王阳明心学

00:00
11:05

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本讲简介:

尽心知性知天是圣人达到的水平,格物致知是初学者的层次,二者怎么可以混为一谈?


本讲原文:

【135】来书云:“所释《大学》古本,谓致其本体之知,此固孟子尽心之旨。朱子亦以虚灵知觉为此心之量。然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然而推本吾子之意,则其所以为是语者,尚有未明也。朱子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知致,以“存心、养性、事天”为诚意、正心、修身,以“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为知至、仁尽,圣人之事。若鄙人之见,则与朱子正相反矣。夫“尽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存心、养性、事天”者,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岂可专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乎?

  吾子骤闻此言,必又以为大骇矣。然其间实无可疑者,一为吾子言之。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又云:“知天地之化育,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此惟圣人而后能然。故曰:此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存其心者,未能尽其心者也,故须加存之之功;必存之既久,不待于存而自无不存,然后可以进而言尽。盖“知天”之“知”,如“知州”、“知县”之“知”,知州则一州之事皆己事也,知县则一县之事皆己事也,是与天为一者也。“事天”则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犹与天为二也。天之所以命于我者,心也,性也,吾但存之而不敢失,养之而不敢害,如“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者也。故曰:此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时光任苒_zS

    如果生而知之,夭寿不二等语是指圣人、贤人及普通人三类人,而且朱熹一开始就要人学习圣人的话。刘老师,你不觉得这连基本的逻辑都不通吗?朱熹好歹是理学大家,难道会有如此低级的错误?不奇怪吗?

  • 1378246熔

    生而知之,学之立行,困之勉行。

  • like1984

    感谢老刘

  • J继母的愁肠m

    请问拖延是因为“不知”而不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