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华为奋斗密码》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励志《华为奋斗密码》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00:00
09:54

核心内容



从价值管理、要素管理、体系管理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华为在企业管理上的成功实践,并总结出华为在企业管理上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关于本书



华为是民族品牌的骄傲,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那华为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华为奋斗密码》这本书,把华为的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成熟、科学的企业管理。这本书介绍了华为在管理方面独特的方法,以及方法背后的底层逻辑。华为在管理上的逻辑和方法,对我们管理企业、组织,甚至促进个人成长,都能带来很多启发。



本书金句


1.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是要培养商人。

2.我们不能有独霸的思想,当世界不能实现共赢时,其实我们就是单输。

3.我们要会目标管理,谁对目标最了解、最掌握,谁就能尽快成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中心,由他来调动和利用一切资源,来解决资源建设问题。


音频文稿



你好,欢迎来到每日有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华为奋斗密码》,这本书中文版大约有27万字,我将用大约23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精髓:举世闻名的华为公司,在企业管理上有哪些鲜明特点。

最近这两年,华为可以说红得发紫。2018年2月份,华为完成了首次5G通讯测试,这标志着5G技术的成熟,华为成为5G时代的引领者;2019年8月份,华为发布了鸿蒙系统,这个操作系统是华为自有的,可适用于手机、电视、汽车等各种智能设备,这让中国的生产厂家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处境,也让华为成为了民族品牌的骄傲;就在我们写这篇稿件的时候,华为方舟编译器开源官网正式上线,又一次让世界大吃一惊……

不过,人们在叹服华为的同时,也会发现这个世界级企业身上有着很多鲜明的、甚至有些古怪的特点。比如,任正非一直表示,华为不会上市;比如,华为做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事情,却公开表示拒绝成为互联网公司;再比如,创始人和总裁任正非,华为的绝对领导者,却只占公司1.01%的股份,相比于其它大公司的创始人,占股比例少得可怜。

华为是如何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的,它为何又有这么多鲜明的特点?今天我们要解读的这本《华为奋斗密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回答了上面这些问题。《华为奋斗密码》从价值管理、要素管理、体系管理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华为在企业管理上的成功实践,并总结出华为在企业管理上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如果读懂了华为在管理上的这个底层逻辑,那么华为为何能成为世界级企业,它身上为何会有一些看似古怪的特点,这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华为奋斗密码》的作者是杨爱国,他是蓝血研究院创始人,华为管理研究专家,曾任职于中国中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香港恒和创投及多家上市企业。

下面我就分三个重点,来为你解读《华为奋斗密码》这本书。

第一个重点,华为在价值管理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想方设法服务好客户,以此体现企业价值。

第二个重点,华为在要素管理上,坚持以员工为本位,为奋斗者搭建最好的工作平台。

第三个重点,华为在体系管理上,超越了传统的HR模式,采用了业务伙伴、领域专家、共享服务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让华为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值。


01



好,下面我们就先来讲第一个重点:华为在价值管理上,以客户为中心,要想方设法服务好客户,体现企业价值。

我们都知道,很多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选择上市。一上市,钱“哗哗”地来,公司市值一夜间膨胀个几十倍,公司创始人赚个盆满钵满,简直美滋滋。

但华为不同,公司始终不上市,甚至连拆分上市都不做。是华为实力不行么?当然不是,华为这种水平的公司,如果上市股票大概会被一抢而光。华为不上市的真正原因,是华为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价值等同于企业价值。华为担心公司一旦上市,就会被资本绑架,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客户长期利益。所以,华为不上市,是对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

华为对“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非常重视,并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评价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管理。

首先,在价值创造上,客户需要什么,华为就做什么业务,提供什么服务,企业的关键任务都要围绕着客户的价值主张。

这一点,在华为坚持不做”互联网公司“的主张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在“互联网思维”盛行的年代,华为仍然坚持“卖盒子”的战略。“卖盒子”就是卖硬件,因为通讯设备硬件都是用盒子封装起来的,所以被业内戏称为“卖盒子”。

任正非曾用“树和果实”,来比喻华为和客户的关系。客户会做各种各样的业务,包括“互联网思维”的业务,但华为要做的很纯粹,就是生产客户需要的硬件,提供用户需要的服务,支撑用户的商业模式。华为就像一棵大树,各种客户就是在树上开的花、结的果,华为滋养客户,也从客户那里获得回报,两者都越来越好,实现双赢。所以华为不做“互联网公司”,坚持“卖盒子”,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一种价值视角。

在价值创造上,华为不仅提供产品和服务,还要想办法帮助客户成功。

年级稍微大一点的人,肯定会对十年前一些运营商“充话费送手机”的商业模式记忆犹新。这种商业模式曾风行一时,后来因为语音和短信业务萎缩,渐渐行不通了。当时,很多运营商客户找不到新的商业模式,华为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主动找到运营商,讨论未来发展趋势,为他们设计新的发展思路。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卖掉产品,做好售后服务,企业使命就完成了。但华为做得深入多了,他们还要帮助客户成功。华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用任正非的话说,客户满意了,他们才能持续付费,这表面上是在帮客户,其实是帮华为自己。

其次,在价值评价上,谁为客户和企业创造了价值,华为就认可谁。

关于价值评价,任正非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是功利性的组织,我们必须拿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所以,华为内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只有两个导向,一个是责任结果导向,一个是商业价值导向。

责任结果导向,就是看工作结果有没有完成。在华为的价值评价体系里,其它一些因素,像领导好恶、员工忠诚度、个人友情、人际关系,甚至个人能力、资历等等,都是不看的。华为每年有10%的干部,会因为没达到工作结果被淘汰。

商业价值导向是看有没有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这个导向是用来评价研发人员的。像华为这种科技型公司,比较迷信技术,研发人员容易陷入技术创新导向的陷阱,就像20年前的摩托罗拉,投巨资建造了一种全球领先通信技术,但因为不具备商业价值,不能变现,间接导致了摩托罗拉的破产。

华为以此为诫。任正非在内部经常给研发人员泼冷水,他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是要培养商人。”也正是因为这个价值评价导向,华为高端产品做,低端产品也做,只要客户需要,只要有商业价值,他们就绝不排斥。

最后,在价值分配上,华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

企业想让员工卖力干活,本质上还要靠利益驱动,把企业赚取的利润,获得的价值分配给员工。那价值咋分配呢?主要有两种,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包括其中重要程度和比例关系。

华为的分配方式,主要是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辅。2016年,华为员工的劳动和资本所得,达到3:1的关系。

华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劳多得,还是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底层逻辑。员工努力奋斗,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就能生存得更好;企业想生存好了,也要反过来激励奋斗者,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收益。

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华为也有股权激励。华为公司18万员工中,有9万人持股,股权稀释得很厉害,比如任正非只持股1.01%。这是因为,股权在华为只是一种激励制度,并不是一种主要分红制度,上到总裁,下到普通员工,主要收入仍然是按劳分配。这也是华为不上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旦上市,资本进来参与公司的价值分配,会破坏华为按劳分配为主的价值分配理念。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讲解的第一个重点,我们回头总结一下:华为在价值管理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想方设法服务好客户,体现企业价值。华为的价值管理包括三部分: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价值创造上,华为始终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第一要务,不但生产用户需要的产品,还努力帮助用户走向成功;价值评价上,华为坚持以结果导向和商业导向为主;价值分配上,华为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辅,鼓励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


02



下面我们来说第二个重点,华为在要素管理上,坚持以员工为本位,为奋斗者搭建最好的工作平台。

所谓“要素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资源的管理。华为的要素管理有很多科学的实践,这里我们主要说三个“华为特色”。

要素管理的第一个“华为特色”:想办法增加企业活力,防止企业内部僵化。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出现僵化的情况。企业层面,表现为组织懈怠,创新乏力,墨守成规等;个人层面,表现为贪婪懒惰,安逸享乐,没有责任感等。

为了防止出现内部僵化的情况,华为采取几种办法增加企业活力。

对待外部对手,华为不搞封闭,强调开放合作,对方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生存空间。为增强企业活力,华为往往率先公布战略意图,让行业内的其它企业获得分享,共同进步,这些企业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华为的竞争力。用任正非的话说:“我们不能有独霸的思想,当世界不能实现共赢时,其实我们就是单输。”他还说,“华为不是要灭掉谁家灯塔,华为要竖起自己灯塔,也要支持爱立信、诺基亚的灯塔永远不倒……”

华为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不但保证了企业的活力,还产生了其它效果。比如2012年,欧盟对华为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时,爱立信、诺基亚等竞争对手都站出来为华为背书,称华为并非低价倾销。

对待内部员工,华为在基于贡献的基础上,拉开个人收入差距。华为内部一些口号很有意思,比如“给火车头加满油”,还有“给雷锋多发钱”,等等。这些口号都表明,在华为挣得多的,是能干的人,肯干的人,而不是混日子的人。以奋斗者为本,按劳分配,拉开收入差距,这个做法有力地激励了员工们的活力。

除了拉开员工收入差距,华为还建立了员工提反对意见和表达不满情绪的制度,这就是“蓝军组织”和“罗马广场”。

“蓝军组织”是假设的华为对手,专门给华为的战略挑毛病,目标要“打败”华为。通过这种战略逆向思维,华为可以找到战略不足,发现战略盲区。华为开始生产荣耀等自主品牌手机,就是“蓝军组织”提出的建议。

“罗马广场”是指员工们的网络社区,实际名称叫“心声社区”,“心脏”的心,“声音”的“声”。在心声社区,员工们可以实名也可以穿着马甲发言,华为严厉禁止任何人追查发言者的身份,保证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员工们可以在社区内表达不满,批评领导,甚至讨论公司的内部文件。近年,这个社区已经像全社会开放,华为从接受内部员工的监督和批评,变成了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批评。

要素管理第二个“华为特色”,是提升组织效率,采用精兵作战模式。

一般企业在组织上都采用矩阵式结构,比如一个公司,横向上有总经理办公室、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纵向上,以业务部门为例,可能分业务一部,二部,三部,等等。最终各部门横向和纵向上,形成一个矩阵。这种公司的工作模式,是老总做出指令,层层落实,最后一线工作人员开始干活。矩阵结构很稳定,但灵活性比较差。

华为在组织结构上,强调打破这种矩阵结构,采用精兵作战的方式。

华为这种精兵作战方式,是向美国军队学习的。美国士兵在伊拉克作战,通常是几人一个作战小组。作战小组人数虽少,但强在反应迅速,能随机应变;而且,在必要情况下,作战小组还可以调动飞机、导弹甚至航空母舰的支援。

华为的精兵作战模式与此类似,强调一线人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一线人员发令,呼唤炮火,后方机关调动资源支持。精兵作战,改变了自上而下发布指令、后方指挥前方的传统模式,能更好地应对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

要素管理第三个“华为特色”,是一边强调干部的带头作用,一边强调淡化领导色彩。

华为特别强调干部的作用。任正非认为,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带头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奋斗。他说过,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在茫茫黑暗中发出微光,引领队伍前进,越是困难的时候,干部越重要。

但强调干部作用的同时,华为又强调淡化领导色彩。

华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郑宝用、李一男等很多英雄式人物,但任正非却认为,靠英雄创造历史是危险的,职业化、流程化的管理制度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毕竟一个企业的生存,不能仅靠几个英雄人物,而是要靠团结在一起的、人数众多的普通员工。正因如此,华为出现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全公司也看不到任正非的照片,当然也看不到其他领导的照片。

遇到困难干部要挺身而出,发挥主观能动性;平时管理要淡化干部影响,靠制度和流程调动起普通员工的积极性,这就是华为的特色管理制度。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讲解的第二个重点,我们回头总结一下:华为在要素管理上,坚持以员工为本位,为奋斗者搭建最好的工作平台。首先,华为通过开放合作、拉开收入差距、设置“蓝军组织”和“罗马广场”等方式,增强企业活力,防止企业内部僵化。其次,华为采用精兵作战模式,提高组织效率;最后,华为一边强调干部的带头作用,一边强调淡化领导色彩,通过组织化、流程化的制度调动起普通员工的积极性。

03



下面我们来讲解本书的第三个重点,华为在体系管理上,超越了传统的HR模式,采用了业务伙伴、领域专家、共享服务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让华为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值。

体系管理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华为坚持认为,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应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所以,华为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他们借鉴了IBM等全球一些著名公司的智慧,摸索、建设了以业务伙伴、领域专家、共享服务中心为支柱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业务伙伴、领域专家、共享服务中心三个术语有点难懂,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解释。

业务伙伴,英文缩写是HRBP。HR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就是各个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面试、签合同等工作。华为这个叫HRBP,比HR多了两个字母,实际工作也比普通人力资源管理多了很多。

传统HR的工作特点,是和业务部门脱离的。比如一个公司,业务部门需要销售人员,HR招聘到新员工,或者把公司内部其它部门的员工派到业务部门,HR的基本工作就完成了,这个员工在业务部门能不能顺利完成工作,HR就不管了。

但华为这个HRBP,也就是“业务伙伴”,职责更加复杂,更加深入。我们还以上面业务部门需要销售人员为例,华为的HRBP要事先了解业务部门的具体需要,包括做什么工作,要什么特点的人员,人员是否需要培训,如何开展工作等。总之他们不仅要给业务部门提供人才,还要深度了解业务部门的需要,然后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正因如此,华为的HRBP和普通企业的HR有很大的不同。普通企业的HR不需要懂业务,华为的HRBP不但要懂人力,还要懂业务,否则根本没法干这个工作。

所以,华为的HRBP人员都是从业务部门抽调的,都是”眼高手低“的人。这里的“眼高手低”要加个引号,不是贬义,“眼高”是指有全局眼光,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手低”是指有能力干具体的业务。

理解了“业务伙伴”这个概念,“领域专家”就很好理解了。“领域专家”就是上面的“业务伙伴”中资深专家组成的部门,属于高手中的高手,英文缩写是“HRCOE”。

“领域专家”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方法,流程等等,并为“业务伙伴”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打个比方,如果业务伙伴是球队里的球员, 那领域专家则是教练。

“领域专家”在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华为的“新员工导入制度”,就是由领域专家们制定。一般企业,员工培训期2-3个月,而华为的新员工培训,时间长达6-12个月。培训内容也非常复杂,小到如何接电话,如何发传真,大到学习工作技能,学习应对压力,属于360度无死角培训。

相比于已经成熟的“业务伙伴”和“领域专家”,英文缩写为“HRSSC”的华为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共享服务中心简单理解下,就是给人力资源信息建设一个大数据库,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动化服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使命,是帮助HR完成工作,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种共享服务中心对数据和IT技术要求很高,华为也正在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中。华为2011年开始建设这种共享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在全球设立了中国、北美等四个共享服务中心。2016年11月,华为上线文档机器人,员工原来签署合同要8分钟,现在只需要2分钟;原来开证明要3分钟,现在只需25秒。2017年,华为又开始变革共享服务中心,目标是让它成为集团运营中心,让管理者随时可以看到业务量表。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解读的第三个重点,我们回头总结一下:华为在体系管理上,超越了传统的HR模式,采用了业务伙伴、领域专家、共享服务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让华为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值。业务伙伴不仅要给业务部门提供人才,还要深度了解业务部门的需要,然后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业务伙伴中资深专家组成一个叫领域专家的部门,负责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方法,流程等等,并为业务伙伴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华为还在探索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服务。

04



好了,说到这里,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

第一个重点,华为在价值管理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想方设法服务好客户,体现企业价值。华为的价值管理包括三部分: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价值创造上,华为始终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第一要务,不但生产用户需要的产品,还努力帮助用户走向成功;价值评价上,华为坚持以结果导向和商业导向为主;价值分配上,华为以按劳分配为主、按资分配为辅,鼓励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

第二个重点,华为在要素管理上,坚持以员工为本位,为奋斗者搭建最好的工作平台。首先,华为通过开放合作、拉开收入差距、设置“蓝军组织”和“罗马广场”等方式,增强企业活力,防止企业内部僵化。其次,华为采用精兵作战模式,提高组织效率;最后,华为一边强调干部的带头作用,一边强调淡化领导色彩,通过组织化、流程化的制度调动起普通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个重点,华为在体系管理上,超越了传统的HR模式,采用了业务伙伴、领域专家、共享服务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让华为的人力资本不断增值。业务伙伴不仅要给业务部门提供人才,还要深度了解业务部门的需要,然后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业务伙伴中资深专家组成一个叫领域专家的部门,负责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方法,流程等等,并为业务伙伴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华为还在探索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共享服务中心”,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服务。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内容总结,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就在音频附属文稿里,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