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24日,星期五
大家好,我是融融。欢迎收听《一学就会的基金定投课》,今天是2月24日,星期五。这一周的行情啊,可以用“两头大、中间小”来形容。周一沪指大涨2%,周五上证50的跌幅超过1.5%,不服不行,美联储加息的鹰派预期对大A的影响,越来越强。正是由于美联储后半周召开的会议纪要传递出重要信息,在所有美联储官员都支持加息25个基点,还有部分委员支持3月加息50个基点的纪要内容公布后,直接引发道指创出一个月新低点位。加上正在进行中的招商策略会魔咒,以及人民币兑美元创出开年次低点,共同对A股形成了拖累。不过从周线角度来看,沪指本周还是以中阳线形态报收的。在目前市况下,基本不存在暴涨暴跌的动力。因为按照历年行情运行规律,两会前基本不存在直接连续调整的动力。而向上观察,沪指20月均线和5年均线又都汇聚在3300点附近,天花板压力不小,这就使得多空双方暂时都在等待突破的契机。
而基金市场上,人事变动则非常频繁。今年刚刚过去30个交易日,基金经理的离任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位。总体变动人数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创下了近5年的次高峰。
在这种变动过程中,尤其以明星基金经理最为引人关注,最近就有几位百亿规模基金经理开始被基金公司进行卸任操作,甚至已经逐渐成为了新年的新趋势,引发了市场各种猜测,其中典型代表就是邬传雁。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管理规模曾经达到500亿的泓德基金“顶梁柱”邬传雁,因为“工作安排”卸任了六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职位,同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作为基金经理中的“老兵”,邬传雁长期业绩还是很能打的。他的代表作“泓德远见回报”,在其管理七年半的时间里,净值翻了1.6倍,近五年的业绩回报,跑赢了同类基金平均水平一倍以上,业绩排名同类前15%,也因为如此,他管理的产品,很受机构投资者青睐。即使是在离任前,他的管理规模也在200亿以上,但在过去两年间,他管理的产品同类排名都在后1/2,尤其是去年,他管理的两只基金年度跌幅都在20%以上,这直接导致泓德远见的管理规模一年间缩水50%,机构持有人比例也大幅缩水26%,好在今年开年后,净值重新回升到了同类前1/3水平。
那么,在邬传雁离任之后,他管理的这几只产品,还适合继续持有吗?很多同学难免会心里打鼓。这个时候呢,先不急于做出选择。因为一方面,接任他的三位基金经理实力还是很在线的。像王克玉、秦毅和于浩成,都是基金经理当中的实力派。这三位都具有十年以上的券商或资管领域投研经验,尤其是王克玉,更是公募业内稀缺的“双十”基金经理,历经多轮牛熊转换。此前也都有打造出“翻倍基”的经验,可以说都证明过自己。另一方面,这几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理念也偏重价值方向,这意味着并不会和邬传雁此前的投资理念发生太过明显的冲突。在基金行业和重仓股的选择上,也就不必担心发生风格过于偏移的情况。
评估基金经理离任对旗下产品业绩的影响,除了要看继任者的水平之外,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也非常重要。因为基金经理离任往往并不是突发情况,多数成熟的基金公司,旗下各类型和风格的基金经理配置也比较齐全。基金公司在基金经理离任之后,如果能够提前配置具备足够实力接任后续人员的话,也就不至于手足无措。数据就显示,2022年共有来自132家基金公司和资管机构的325位基金经理出现变动。而基金公司及资管机构新聘的基金经理数量,也达到了687位。也就是说,在1位基金经理离任的同时,就有大约两位新基金经理在上岗。况且一些基金公司又有“老带新”的传统,以兴全基金为例,此前就给在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规模排名第四的谢治宇,做出了增聘基金经理的举动,也并没有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所以说,即使遭遇了基金经理卸任离职的情况,先冷静下来,观察一下这些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再做抉择不迟。
当前市场上,除了邬传雁之外,像信达澳亚冯明远、诺安基金蔡嵩松、鹏华基金王宗合,最近也都有卸任在管产品,和即将离职的传言与猜测。我们在看到这些基金经理卸任的时候,并不能简单认为他们必定会离职另谋高就。完全可以通过几点迹象,来判断这种卸任背后的本质,是要远走高飞,还是仅仅为了减负。 比如,这位基金经理此前是一拖多,管理五只及以上基金的话,如果只是卸任了一两只产品。并且对于自己的代表作基金,还依然独立管理的话,那么意味着基金经理初心未变,对他们短期离职的忧虑,也就不太有必要了。
毕竟,目前公募基金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只。而基金业协会曾有专门政策规定“单个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不能超过十只”,而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1日,国内管理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0只的基金经理共有175位,还有33位基金经理的管理数量超过15只。而通过减负的形式,来符合监管要求,也是最近百亿规模基金经理纷纷卸任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也可以让这些基金经理更专注于在一两只基金上打造出优良业绩,避免过多牵涉精力。而在基金业当中,如何追求管理规模和管理能力的匹配,减少天花板效应的制约,也是让很多基金公司头疼的问题。从历史规律上来看,也出现过由于基金经理短期业绩优异,管理规模递增,超过能力临界值之后,投资收益反而快速衰减的先例。因此,减负并不代表减业绩。也说明基金公司开始更充分地考虑到基金经理自身精力、基金规模和基金业绩之间的平衡关系,而不再仅仅聚焦基金经理的流量作用。对基金的长期健康运行来说,也会更为有利。
我们普通投资者就需要提前在投资组合中,注意各类型基金产品的合理配置。尤其需要减少对行业赛道类激进型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持仓比重,同时增强自己的分析预判能力,适当配置部分指数型产品的话,也可以避免与减少由于基金经理变更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以上就是今天的节目内容,希望给你的投资带来帮助。
喜欢听融融老师讲的基金定投课,每天都关注着融融老师的更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