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苦恼的根源
就佛教而言,我们人类的生命观是正好颠倒的,我们把真正的苦因看成快乐。苦的原因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爱或憎”的病症,一种立即反应的知觉。它可能是任何东西,例如迷人的女郎、英俊的家伙、游艇、烤面包的香味或者是休闲拖车等。无论是什么,我们接下来会做的是凭感觉对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忧虑,我们非常忧虑,忧虑本身就是问题。忧虑是一个过程,它有步骤。忧虑并非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还是一组程序。你必须做的是观看那个程序的开头、那些过程萌生的最初阶段。忧虑的第一个环节是“执着或排斥”的反应。只要现象在心中出现,我们便在心理上尝试去捕捉它或推开它,那就开启了忧虑的一连串反应。所幸,有一个名为“内观禅修”的工具,可以使这整个机制瘫痪。
内观禅修教导我们如何清晰地审视自己的觉知过程。我们学习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去观看思维与感受的生起。我们学习平静而清楚地看自己对于刺激有何反应。我们看着自己的反应,而不会陷入其中,思维的迷惑本质会慢慢消失。我们仍然可以结婚,还可以走自己的路,不过,我们不需因此沉沦。
跳脱思维迷惑的本质,将产生一个全新的实相观点。它是一种完整的典范转移,一种觉知机制的彻底改变。它跳脱迷惑,带来解脱的喜悦。因为这些利益,佛教视这种观看的方式为生命的正见,佛教经典将之称为“如实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