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0月中旬,邓小平陪同加拿大总理一行,先后访问了郑州、桂林两地,并一起游览了漓江。送走外宾之后,邓小平乘火车抵达长沙之后,临时决定去韶山看看。
长沙方面接到邓小平来访的消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决定用“不冷不热”的方式接待邓小平。
10月19日,邓小平乘坐老式“吉姆”牌轿车驶进了韶山。其实,对于第二次复出工作的邓小平而言,他本人并不在乎这些所谓的接待细节。
不过令韶山人特别纳闷的是,邓西平身为国务院副总理,为什么不乘坐“红旗”车呢?
“九·一三”事件过后,毛泽东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决定让远在山西的邓小平回来主持中央工作。彼时,距离邓小平离开工作岗位已经七年之久了。
即使邓小平重新获得了毛泽东的信任,但当时文革尚未结束,所以很多人对邓小平复出,依然持观望态度。这也是邓小平提出去韶山时,当地领导“不冷不热”的主要原因。
1965年,邓小平就曾有过去韶山的念头,不过当时他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抽不出时间外出,这个念头也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等到1966年时,邓小平想要去韶山参观毛泽东旧居时,却因为受到了江、林集团的迫害,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1973年2月,邓小平才和家人从山西返回北京,并且重新得到了毛泽东的重用,这才有机会忙里偷闲去韶山看看。
不过邓小平的这次韶山之旅,却让当地的干部犯了难。按照当时的大环境来看,不管用哪种方式或规格接待邓小平,似乎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所以他们才会制定一个所谓的“不冷不热”的接待方针,但具体“冷”和“热”到什么程度?没有人能把握这个尺度。
后来,长沙方面率先做出了示范,简单说就是在降低邓小平的接待规格。按照当时中央领导的配车要求来看,即使是一个军级干部,外出时也会乘坐“红旗”轿车。
但长沙方面在接待邓小平时,却让他乘坐一辆早已过时的“吉姆”牌轿车。当地的干部谎称其他车辆都派出去了,只剩下这一辆空闲的车了。
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时也曾乘坐过这辆车,所以邓小平对此并没有意见。毕竟他这次来韶山,只是为了完成多年前的一个夙愿。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贺龙、陈毅等,老一辈军政领导都都曾来过韶山。而邓小平却因为特殊时期遭受了冲击,所以才迟迟没有机会去韶山。
后来,长沙在派车方面的做法,给韶山做了一个暗示,韶山接待办的工作人员,明白了“不冷不热”的尺度,说白了就是接待规格不高不低,这样做就不会被抓到“小辫子”了。
邓小平在参观毛泽东旧居时非常高兴,他对屋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非常感兴趣,看得又慢又仔细。当他走进毛泽东父母的卧室时,得知这是毛泽东出生的地方,不禁感慨万千!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和讲解下,邓小平又走到毛泽覃的卧室,当他看到毛泽潭的旧物时,表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因为毛泽潭曾是邓小平患难与共的战友。
邓小平指着毛泽潭的遗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他是一个好同志!”邓小平参观完毛泽东旧居之后,在毛泽东纪念馆前拍了一张相片,如今依然陈列在纪念馆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