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母杖 常悦受之 不痛大泣 知母力衰

伯俞母杖 常悦受之 不痛大泣 知母力衰

00:00
07:24



在《弟子规》的“入则孝”篇中,有教导我们为人子女,在面对父母责罚的时候,要能够做到“须顺承”。如今,或许有人对此产生疑惑,我们是否真的知道这句话所蕴含的智慧和深意呢?希望今天的故事可以给您带来一些启发。

伯俞母杖常悦受之不痛大泣知母力衰


汉朝时期的韩伯俞,是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人,生性非常孝顺。从小母亲对伯俞的管教就十分严厉,当伯俞犯了一些小小的过失,母亲总是用手杖责打他。伯俞每次都跪着接受母亲的责打,没有丝毫的怨言。


有一天,母亲又因为伯俞做错了事而生气,便让伯俞跪在自己跟前,拿起手中的拐杖打他。可是这一次伯俞竟然大哭了起来。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从前打你的时候,你总是和颜悦色地承受,从来没有流过一次眼泪,今天打你为什么哭呢?”


伯俞流着眼泪对母亲说:“从前儿子做错事,您每次打我的时候都觉得很疼,就表示您的身体很健康,体力很好,让我觉得很安心;但是今天打我的时候,您的力量已经不能让我感觉到疼痛了,我知道母亲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恐怕往后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会愈来愈少了,所以不觉悲伤地哭了起来。”


后世有韩氏家族引用这个典故,来命名家族的堂号,叫“泣杖堂”。《义门区志》中记载,义门是韩伯俞的故里,古有伯俞村,村有泣杖祠,至今仍然口口相传著“伯俞泣杖”的故事。


在现代举办的一次画展中,就悬挂着一幅“伯俞泣杖”故事的画。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外国友人经过,看到了这幅画,驻足停留了好一会儿,突然泣不成声。孝心可以超越空间、超越时间、超越国界,是我们人人本具的性德。古人的孝心,是从父母的责打中都能体现得如此深刻。


清朝的大孝子李文耕说:“儿女的身体,是在父母的养育下,才会变得日益强健;而父母的身体,则因为养育儿女的辛劳和岁月的流逝,变得日渐衰弱。光阴如白驹过隙,频频催人易老;年迈的父母像是被风吹过的蜡烛,容易熄灭。和父母相聚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有能超过百年的吗?韩伯俞说,‘母亲的责打已经不能使自己感到疼痛了’,这一番话真是让人感到心痛,都不忍心再继续读下去了啊!”


“孝者,所以事亲也。”透过《伯俞泣杖》的故事,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孝的一层含义——“孝”是和颜悦色声声是、“孝”是百依百顺句句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