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2
融资意识:吸纳资金,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
原则
吸纳资金,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
释义
每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借贷。企业自由资金不足,为了维持正常运营需要借款,加大投资扩大规模需要借款,为了解除流动性危机需要借款。资金是企业的血脉,是一般等价物,是通用结算凭证,是财富的终极贮藏方式。企业的经营从始至终都离不开资金的流通,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不能没有现金。
融资能力应该是领导对财务高层最看重的能力,思想理念、经营意识、投资意识等都是锦上添花的素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念、经营手法、投资经验,即便你没有,老板也肯定有。但能否融到资金是硬功夫,老板也不太可能亲自跑融资,需要财务负责人一肩挑,拿到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正如任志强所言“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量不仅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决定着利润的高低”。
房地产业如此,其他行业也类似,企业要想实现爆发式增长,仅靠自有资金进行内涵式增长是行不通的,必须要使用杠杆并借助资本市场。
总结招聘网站上年薪大于100万的财务岗位,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岗位都需要融资能力、IPO经验,常见的岗位要求有:
(1)负责公司融资、IPO等上市相关的财务事务。
(2)提出对外融资方案,负责集团内部资金的融通管理。
(3)负责主导债权融资、并购融资、开发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融资业务,负责融资通道搭建,并为公司项目提供资金来源。
(4)负责国内外资本运作,参与审核战略研究和产业规划报告,审核资本市场分析报告。
(5)密切关注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制定公司财务战略与资本运营规划,建立国际化的资本运营平台。
(6)负责集团融资体系的建设、完善、运行和优化,包括常规标准化融资及创新非标融资目标的完成及体系能力建设。
可见,企业财务人员必须精于资金管理,熟悉最新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费用水平、操作程序,建立广泛的金融机构人脉资源,构建自己的消息网,了解金融机构的诉求,寻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
方法
要想胜任上述工作,财务人员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以下素质。
(1)注意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积累融资资源,具备丰富的融资渠道,与融资机构、资本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熟练掌握各种直接、间接的融资工具,与各大银行、中介机构、政府机关、财经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
(2)熟悉多种融资通道,熟练运用多种融资工具,精通融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具有争取国内A股、香港H股等上市公司的工作经历,熟悉资本市场规则和规律及各种操作模式及经验。
(4)熟悉国家金融政策、企业财务制度及流程,精通相关财税法律法规。
(5)精通国内各类型项目的股权投资运作。
小资料
房地产融资模式一览
1.银行融资:房地产开发贷、经营性物业贷款、并购贷款、按揭贷款、委托贷款、跨境贷款、内保外贷。
2.信托:债权型信托、股权型信托、收益权型信托、组合型信托(如夹层融资)。
3.上市融资:境内IPO、境外上市、借壳上市、增发再融资。
4.债券融资:发行公司债、短期融资票据、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5.海外融资:外资并购、境外上市、海外发债、内保外贷。
6.券商资管、基金: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专项资产管理业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
7.合作开发:股权合作,共同开发,设置股权回购条款;设置内部合伙人制度。
8.民间借贷:利用互联网金融,向自然人、关联方借贷;企业间拆借。
案例
任志强和华远地产资本运作的得与失
任志强,原华远集团和华远地产董事长,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路人,房地产发展理论和规律的探索者,深刻地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走向、公众舆论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号称“房地产界的总理”。
1951年,任志强生于北京,1980年后,从事过兔皮贸易、商店、打印社、餐厅、施工队等业务。
1984年加入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华远集团的前身)担任建设部经理,从此与房地产和华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到2014年的三十年间,任志强带领华远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主导华远进行了包括股份制改造、引入外资、在香港上市、发行可转债、与华润分家、成立新华远、在国内A股借壳上市等在内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堪称“地产界资本运作教科书”。
华远为北京市西城区区属企业,按照《企业法》注册成立,员工无法持股,也无法吸收社会资金,只能进行银行借贷,但是,这些情况是不利于企业扩大发展规模的。为解决上述问题,任志强决定引入股份制,这在当时看来是属于新事物。1993年3月,华远集团成功对西城区华远建设开发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创立了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华远房地产),总资产12亿元,注册资本1500万,开创了房地产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先河。
1994年,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原华远房地产)成功吸引外资入股,由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创业与若干外资公司共同组建坚实公司,收购北京华远70%的股份,将公司改组为中外合资股份公司,成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股份制房地产公司,任志强被聘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6年11月,坚实公司以华润(北京)置地的名称在香港上市,其持有的唯一资产就是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62.5%的股权。华润置地的上市融资获得的资金注入华远房地产,华远房地产注册资本因此扩充至10 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极大动力。
华润置地的上司为华远搭建了境外融资平台,打通了境外融资渠道。1997年,华远利用华润(北京)置地成功发行可转债,之后又经历多轮扩股,将注册资本扩充至13亿,将华远从区属的小公司迅速发展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同年,华润集团通过华润置地收购万科2.71%的B股股份,并与万科的大股东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集团洽谈,在2000年收购其持有的万科8.11%的股份,成为万科控股股东,准备合并万科和华远,打造一艘地产“航母”。
此时,华润集团通过华润置地持有华远房地产70.4%的股权,北京华远集团持有13.1%的股权,其他中小股东持有16.5%的股权,华润集团利用其控股地位,在收购万科一系列决策上忽视和损害了华远集团和其他中小股东的意见和利益,未能妥善处理华远和万科的发展关系,导致2001年任志强宣布辞去华远董事长职务,华远集团将所持有的华远地产的股份出售给华润,并收回华远品牌,华润与华远正式分家,结束了7年的合资之路。
2001年底,任志强成立北京华远新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启了第二次创业。
2008年8月,华远借壳幸福实业上市,再一次进入资本市场,但华远选择上市时机不佳,2008年恰逢金融危机、A股股灾和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连续调控,华远错失了从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机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虽然目前华远的地产总资产、净资产、收入规模在行业内仅排在三四十位左右,但其净资产收益率却远超很多龙头企业。
回顾华远地产的资本运作之路,任志强敢闯敢试,把握时机,果断地引入外资,搭建境外融资平台,让华远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在经营管理、投资决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导致了后来的分道扬镳,再次创业的新华远虽然重新上市,但错过了再融资的大好时机,令人无限唏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