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进口严重依赖中国,印度为啥造不出芯片?

芯片进口严重依赖中国,印度为啥造不出芯片?

00:00
11:12

大家好,这里是好奇心爆棚的一心博士,这期咱们继续聊芯片。

2018年,当美国举起禁售大刀猛然捅向中兴通讯时,一个南亚大国提出了自己充满雄心的芯片战略:两年之后的2020年,印度要实现芯片的完全国产化。

2020年,印度的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元,但其所用芯片基本全靠进口,国产化成为泡影,这脸打得很痛。

这其中啊,又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为主,合计占比超过65%,尽管这期间,中印关系比较微妙。但三哥倒是明白人,打闹归打闹,该进口啥那还得进口啥,一点不含糊。

那么,为何“统治”硅谷、拥有超过MIT的IIT的印度,至今仍造不出自己的芯片?其实,渴望成为“宇宙第一强国”的印度,一直将“赶中超美”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在芯片制造领域,当然也不例外。

曾经,印度几乎一步之遥就要实现世界芯片制造大国的梦想。那么,到底是什么,彻底击碎了印度的造芯大梦,让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如同废物般瘫倒在地,不能起来?

时间回到1980年代,“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风光无限,看着这些地方混得一个比一个好,一直有着大国雄心的印度再也坐不住了。

为了尽快实现赶超,印度把目光投向了能高效拉动经济而又极为关键的芯片制造,具体来说,打算效仿韩国、新加坡等,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造自己的芯片制造龙头。

1983年,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的莫哈利市,ZF投资4000-7000万美元,创办了完全国有的印度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SCL。

这家被寄予厚望的公司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设计和制造领先的半导体产品,成为印度本土电子产业的基石。

一般来说,打造一个成功高效的半导体制造厂需要四大关键因素,缺一不可:资本、人才、基础设施和制造技术。恰好,SCL拿到了梦幻般的剧本。

先看资本,拿着ZF的大笔投资,不管是昂贵的光刻机、芯片测试设备还是持续的升级和维护,放SCL这里那都不叫事儿,想买啥就买啥,设备自由完全冇问题。

再看人才,印度缺人才么?笑话,当然不缺!左有吊打MIT的“宇宙第一神校”IIT,右有工科实力强大的印度首所科技大学IISc,中间还有不同凡响的印度航空航天和国防电子公司巴拉特电子。而只要有钱,SCL就能将这些顶尖高校和电子公司的优秀人才招至麾下。

至于基础设施,有印度ZF背后撑腰,SCL那还不是要路有路,要桥有桥,水电供应稳定,污水废气排放大开绿灯。

最后,来看制造技术。刚一成立,SCL就赶紧行动,从美国微系统公司买下了芯片制造的5微米工艺技术。虽然相对落后,但也算踏上了造芯征程。

不久之后,SCL又搭上了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和日本日立公司的便车:通过为其生产微处理器或电子组件,获得更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

这种交易下,SCL的员工能直接去美国、日本参加学习和培训,再回国进行宣传和生产。就这样,SCL很快掌握了较为先进的芯片生产工艺。到1980年代后期,SCL的芯片生产水平已达到了0.8微米。

而1987年,0.8微米工艺技术才第一次由东芝、英特尔等世界领先公司真正实现。当时,日后叱咤风云的台积电刚刚成立,也就是说,这时的SCL,几乎就是世界芯片制造的第一梯队。

印度,似乎很快就要实现半导体制造大国的雄伟梦想。

但事出有巧,天意弄人。

1989年,一场大火突袭SCL,熊熊火焰迅速吞噬了整个工厂,燃烧的化学物质释放出有毒的腐蚀气体,疯狂荼毒价值千万的生产设备和不计其数的成品、半成品,随后被触发的灭火系统喷射出的漫天水柱又倾泻而下,肆意冲击浸泡刚被烧焦的电路板,造成更大的破坏。

这场出乎意料的严重火灾,让初露锋芒的SCL毁于一旦,也让印度一步之遥的造芯大梦瞬间破灭。

有人说,这是故意纵火,是想阻止SCL为军方制造芯片。也有人说,这只是常见灾害,毕竟,在易燃易爆炸的半导体行业,失个火毫不稀奇。不管怎样,这把火反正是烧了,印度半导体制造业也惨遭毁灭打击。

直到8年后的1997年,在持续休整和获得5000多万美元的投资后,SCL才逐渐恢复,重新开始生产。而此时,世界半导体格局早已天翻地覆,台积电、三星积极杀入,迅速崛起,印度已由之前的相对领先转为大幅落后。

而真正埋葬印度半导体制造的,是之后ZF的一系列错误选择。先是想卖掉SCL,但和潜在买家无法达成一致协议;接着又想搞业务转型,从制造电话交换机芯片转到制造智能卡芯片,但又没有真正执行;

最后,在2005年,将SCL重组为航天部的一个研发中心,并更名为“半导体实验室”,从此,SCL彻底失去了成为有竞争力的半导体制造商的机会。

其实,这时的SCL,已是偶像黄昏,甚至在印度国内都没啥竞争力。即便坐拥铁杆的ZF客户,公司还是赚不到啥钱。

1999-2000财年,公司营收1400万美元,却只赚了40万美元;2004-2005财年,巨亏560万美元;2005-2006财年,再亏200万美元,惨淡收场。

也许,重组为ZF研发机构,对SCL来说已属万幸。2019年,当SCL宣称能制造180纳米制程的芯片时,中芯国际已达到14纳米水平,台积电和三星更是能做到7纳米。印度和世界芯片制造的鸿沟,已经大到无法逾越了。

不过,从印度国产“阿琼”坦克、“光辉”战斗机和航母的建造速度来看,印度人似乎有比慢的“光荣”传统,也许,他们天生就不是搞制造业的料吧。

但印度自己,不这么看。即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从把SCL改组为国家实验室后的2006年开始,印度ZF就不断出台优惠政策,试图重振日渐衰颓的半导体制造业:3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城”项目,取消半导体制造相关产品进口关税,为晶圆制造厂提供无息贷款、税收减免等财政支持。

但所有这些努力,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三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2018年4月,当美国举起禁售大刀猛然捅向中兴通讯时,憋了很久的印度放出了自己的芯片大招。印度电子工业部宣称,将在每个邦都建立一个特大经济特区,专门搞电子制造,更确切地说,是芯片制造。这项计划最宏伟的部分,是印度要在2020年实现芯片的完全国产化,获得强大的技术自主能力,变身芯片科技大国。

两年之后,印度倒是真造出了芯片,并且,这芯片还总散发着阵阵浓郁的“清香”。减少手机辐射、预防新冠肺炎、打算出口美国……没错,这款功效神奇的“硬核”产品就是它——牛粪芯片。

更神奇的是,发布这种奇葩芯片的不是哪个江湖“民科”,而是堂堂正正的官方机构——印度全国牛类委员会。抱歉,恕在下孤陋寡闻,看来,印度对牛,还真是崇拜啊!

据说,印度已有500多个牛厂正在抓紧生产这种芯片,为国分忧。价格也很是优惠,一枚只要50-100卢比,但卖给美国的就贵那么一丢丢了,要到10美元,话说你这差价挺大啊,心也是跟牛粪一样,够大够黑!不过美国买不买账,就是另一回事了。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就连印度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有印度网友十分气愤地说,“这就是印度如何浪费纳税人的钱,全都用在巫术和魔术上了”。这个充满雄心的造芯计划最终也沦为了笑柄。

2021年底,印度还不死心,推出了一项高达7600亿卢比的激励计划,想要吸引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到印建厂。

如今的芯片制造业,进入门槛正在不断变高,海量资金已是行业标配。一个领先的芯片工厂,常常是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即便塔塔、信实这种印度最大的企业,也很难承受。因而,长期大量的ZF资金支持是实现印度造芯大梦的必由之路,但仅仅102亿美元的激励,对于芯片行业来说,可能是杯水车薪。

同时,在对生产条件要求极高和工艺更新很快的造芯行业,保障稳定的水电供应和改变迟缓的做事风格对印度也是很大的挑战,印度历史上不是没想过吸引外资,但很多时候,这些外资都被印度的做事风格拖死吓跑了。

那么这次阿三能否一雪前耻,取得成功?个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但考虑到阿三日益强大的经济,持续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相对较好的国际环境,以及阿三得到的欧美扶助,也不能过于看低阿三,对此,博导大人们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