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正本《经典解读.孝经》第二十三讲 谏诤章 第2节

44.正本《经典解读.孝经》第二十三讲 谏诤章 第2节

00:00
04:45
44.正本《经典解读.孝经》第二十三讲 谏诤章 第2节
北宋大儒张载有四句很有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本系统肩负时代使命,学习践行,既往开来,编写儒家、道家系列经典解读教材,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的知行合一的正本国学老师,立德树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接下来,为大家朗读正本系统创始人黄柏力老师解读的儒家、道家系列经典。

《孝经》第二十三讲 谏诤章 第2节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焉”是怎么。因此,不义之事,做子女的不可以不直言劝阻,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劝谏。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诤、劝阻。一味听从父母之命,怎能称得上是孝顺呢?
  计划生育的结果,每个家庭四个老人加两个大人宠一个“小皇帝”或“小公主”,都给宠坏了。
家庭、学校里面也不教“孝道”,就教点知识。有多少有福报的学生能学习圣贤经典?多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学了一些邪知邪见,就自以为是,哪里分得清什么善恶是非?让他们来劝谏父母,几乎没有可能。至于说到听从父母之命,上高中以前有这个可能,上了高中以后,还有几个能听从父母之命的?所以,孔老夫子生活的年代,那时候的子女、那时候的父母与现在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提倡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不要说现在的父母、就算父母的父母的父母,也没有几个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物的。天天谈教育,认为问题在子女、在学生,可根源在父母、在老师。父母、老师不带头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如何实现?
  俗话说: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给别人提意见最好不要有第三人在场。道理、道理,道在前理在后,先上道再讲理。违背了“孝道”,那就叫不上道,再有理也是无礼。至于那些污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宣扬愚忠愚孝的专家、学者,这一章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回答。他们之所以胡说八道,那是因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处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的阶段。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说的就是这类糊涂的人啊!

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赖以生存并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通过学习、力行圣贤经典,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一名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师出有名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学老师,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负韶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