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中国山水画的繁盛

77 中国山水画的繁盛

00:00
22:18

77-77 中国山水画的繁盛


一、知识点


1.水彩:


水彩画是用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水彩颜料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与其他绘画比较起来,水彩画注重表现技法。其画法通常分“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




2.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岳阳楼主楼为长方形体,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岳阳楼内一楼悬挂《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三楼悬有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檐柱上挂“长庚李白书”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构的古建筑,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


1988年1月,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岳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2005年1月30日,岳阳楼入选湖南十大文化遗产。2011年9月,岳阳楼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3.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 [128]-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但未被采纳。宋神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继续阐述变法主张,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革,并积极促成熙河开边。变法初期,神宗对王安石言听计从。然而在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反对者声势颇大,且变法派内部也出现分裂。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间在变法上的分歧而罢相,出判江宁。累封为荆国公。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今人辑有《王安石全集》。


二、金句/精华笔记


1、那个山绝对不是山了,那个山是一个内在的,自己的庄严、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崇高的这个部分,所以它变成一个物跟我之间的对话。


2、所以我宁可觉得用更本质的方法在进入宋化的时候,把它当一个宗教或者哲学的东西,做比较深一点的一个思考。


3、大概真正的宋画中间都常常有一个缝。因为宋朝的纺织机只能纺到那么宽,所以它通常是两个宽度拼在一起来画画的形式,所以可能各位把外围的这个材料的这些部分也略略做一个了解。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就今天直接切入到泛宽的西山行旅,过西的早春,我想这三幅绘画是我们今天早上要谈到的最重要的重点,而这三幅画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那现在是已经法律上明定不可出国的东西了,当在去在前年出国的时候闹的一件大事情,现在已经规定他不可以再永远不可以再出国了,那可以说是的,我想全世界谈宋话最最向往的三部名作。以前我们常常在 10 月有机会看到这三幅画并排挂在一起,觉得真是过瘾。那三张代表北宋,而且刚好是北宋的初期、中期、晚期,因为西山情侣的创作年代跟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年代非常接近,就是北宋开国初期。那郭熙是在宋神钟年代就跟苏东坡是同一个时期,王安石变法的时期,所以他是北宋中期的代表作。李谈话万货松风的时候是大概 1124 年,那已经到了宣和年代就是宋徽宗年代, 1127 年北宋灭亡,所以大概是北宋亡国前三年的作品。所以我们可以跟三幅画,刚好是北宋的中期、初期、中期、晚期,所以它的代表性、典型性都是最高的,所以大家可以用这三幅画来建立起一个北宋山水画的一个最标准的历史结构,那么就不会太差。




而且基本上它是台北公共博物院大概最自豪的一个收藏,而且在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这样的一个收藏,那大陆的所有收藏最欠缺也是这里我们上次讲过说谈到唐代的人物化,我们会很羡慕大陆的收藏,可是谈到宋代,大概大陆非羡慕我们不可,所以他们的学者最羡慕的是这批东西,因为这一批东西也当然是过去山水化的最高的一个巅峰,所以几乎全部被带到台湾。所以北宋、南宋的画,在故宫是全世界无可取代的,无可取代,台湾收藏最好的东西。




那我们也讲说,这几年不管美国、法国接下来还是哪个国家一定要借这一批东西,都是因为它代表了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就是我特别要强调说它其实不是从美术史的角度去看,是说在世界文化的创造力上,北宋创造了一个非常一个高峰的东西。等一下各位看泛宽的西山行旅就会看出来它建立起一个很端正、很崇高的一个内在信仰的世界。那我刚才举出来说,特别强调说他是跟范仲嫣写岳阳楼记同一个时间,因为这篇文章大家很熟,非常非常的熟。




那所以我们可以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在看山水,对不对?因为他在看一个历史的,其实他从开始在讲历史,因为他有年代说庆历四年春,然后有人物藤子精,他的好朋友叫藤子精镇守巴陵郡,然后遭遇到生命上的一个不顺利的事情,因为本来做官,后来被贬到巴陵郡,被贬官了,所以其实是繁华入幻灭。




所以清历四年春藤紫荆蜇手,巴陵郡已经感觉到是唐代时间历史人物繁华到幻灭有这样的过程,好在这样的过程里面,人自己的意义在哪里啊?你今天省主席不做了,有没有别的事可以做?那总统不做了,有没有别的事可以做?一个社会一直在夸张一种职位上的重要性,而不夸张人的本质的重要性的时候,但会变成一个很虚浮的时代。所以御航楼记的意义是说,一开始就告诉你,藤紫荆是被贬了,做官做不成了,所以才到了八菱郡。




八菱郡是一个没有人要去的地方,很偏远的地方。可是他去了以后,越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政治搞得很好,当地人开始过得很好的日子,然后所有荒废的事都重新开始做起来了。政通人和百废居心,这是一个本来做官被贬了,不如意不顺利的人,他到了一个偏远地区,他做出来的事情,这是范仲彦一开始要讲的东西,就说不要从历史的定位,是人自己的定位,你到底可以做什么事情?在那个社会里面,那范仲嫣留下了这样的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我们今天历史上常常不提到的藤紫荆这个人可是它是重要的,对于范仲淹来讲是重要,因为这个人在历史上无名,可是他重要,他做了一些他自己要做的事。




所以其实范仲彦的岳阳楼记在讲一个人回到山水里面,你是什么角色,如果这都在历史里面,就是一个历史的定位,君君臣臣,夫妇之子。可是我今天如果只是一个人的本位,我愿意做什么事情?他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那篇文章在北宋是范宽在思考人的价值,范仲淹也在思考人的价值。




所以等一下大家看这幅画的时候,其实蛮希望大家从岳阳楼记的这个背景,然后他就讲说这个朋友也请他来写一个岳阳楼的这样的一个记忆,所以他就讲说,唉,我看风景怎么看的?所以他就想说,我去过一个楼上,我在这个楼上我看到了春天村景和现在这个季节花都在开,然后把酒临风,喜气洋洋,因为很快乐,天气好你会觉得很开心,人生很得意,所以觉得生命都是有希望、有意义的。所以那个时候写信、写日记,或者是写的一个什么元旦文告都是有希望的。可是隔几天忽然下雨了,连阴雨霏霏,连月不开,一个月下雨都不停,你忽然觉得好无助,然后觉得很生命,很没有希望。那这个时候你所有写给朋友的信都是悲哀的,都是爱上的。




那我们看到岳阳楼记非常有趣,范仲淹让你看到你曾经喜悦过,然后你曾经哀伤过。然后他忽然问说,喜悦跟哀伤这么受外在的东西的影响,那你活着,你自己的本质到底在哪里?它其实是一个转,很有趣的转。他忽然疑问了,说,我也曾经喜悦过,我也曾经悲哀过,可是喜悦跟悲哀的关系是什么?以及你自己跟悲哀跟喜悦的关系是什么?各位有没有发现,不再是唐朝的叙事性的喜悦跟悲伤的描述,而是本质的探讨。他想知道我跟快乐跟不快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前几天一个学生来跟我说我最近心情不好,真的,然后说他跟他女朋友是什么什么关系,我就取笑起来,我说你记不记得我大一认识你,现在大三,其实你已经最少有 8 次来找我谈同样的事情,然后他说有吗?他完全不记得,让我觉得很好玩,就是其实我忽然觉得我大概也这样子,在另外一个朋友面前也有过类似的这种状况,就是我们会发现那个心情的主宰性,因为它没有累积跟没有进入哲学的思维的时候,它变成情绪。那么范中英也在担心说如果他一直是一个表象的情绪,它其实是没有深层的思维的这个部分的,所以岳阳楼记前面都在描写外在的这些他自己的喜悦跟忧伤。




最后他忽然说,我可不可能?我是一个读书的人,我可不可能读了这些书以后我有一个反省,所以他提出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转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不会因为外面的事物的改变,我高兴,我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到一些事情,我就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那是一个真正的转。然后因为这样的转,他在抖照,走到楼上,他发现天气好或不好,不再干扰他了。嗯,有点像。




刚才我们看到说王维看到了山色有无,他看到有跟无的本体的东西是什么?在有跟无可能都是表象,都只是表象而已。如果有跟无都是表象,应该有一个比有跟无更本事的东西是什么?那个东西可能都还没有办法用语言去传达,可是应该不要去被有跟无所牵绊住,能够看到更本质的东西。这个时候他才重新在楼上在思考,说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自己的愿望那是主观地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觉得他希望能够先去感受天下人所没有感受到的忧伤、忧愁的东西,然后所有人都不忧愁了之后,他再去想自己快不快乐的事情。这个时候其实是他的主观愿望,他从客观的风景转成主观的愿望。所以我们通常在读这篇文章,会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一个风景描述,事实上绝对不是风景描述,岳阳楼记是一个心情的反省。




好,我的意思说一个游记写风景只是外在客观的描述,这是唐朝人做的事情,我们看到很多的唐人描述的东西是外在描述,其实岳阳楼记很明显他最后要讲的是主观的部分,他要回来看自己。所以等一下大家看到西山行旅图,他所要描述的也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内心世界。




那个山绝对不是山了,那个山是一个内在的,自己的庄严、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崇高的这个部分,所以它变成一个物跟我之间的对话,完全是庄子想要做的东西,是你看物,你观察外物,可是外物根本存在你自己的内心的东西,心物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做哲学性的在探讨啊。那个山是你自己,所以我们常常就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其实在讲说那个山是物,同时又是心,其实是你自己内在的一个心灵世界,所以把山重新定位,从客观的外物变成内在的心灵世界,好,这些部分非常的抽象,所以也使我们在进入送话的过程当中困难重重,困难重重。




所以我并不觉得说一定要立刻很快速地进入宋人的世界,因为我觉得它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用我们今天所谓国画那个搬来搬去的那个方法,也可能谬以千里,因为它可能越走越远,所以我宁可觉得用更本质的方法在进入宋化的时候,把它当一个宗教或者哲学的东西,做比较深一点的一个思考。




尤其是各位如果有机会在故宫以后有机会看到一张,大概只有在 10 月有机会看到其中的一张展出的时候面对他久一点,然后我觉得那个心情是反省内在自己的,所以那个话的重要性会被看到,所以我们下面先看一点点可能放宽的一个局部。我要强调是说这样的话,其实复制品也很难看出来,因为它本身有它的尺幅,它 200 多公分高,这么大的一张中堂的话捐本注意一下。一直到宋代,很少画家在纸上画画,千万注意这件事情,我们看到包括很专业的美术史上,常常忽略这件事情,因为材料本身当然非常重要,因为真正纸的使用大概要到南宋以后,而且大量出来恐怕要到元明以后。非常非常晚的事情就是画家用到纸这件事情是非常非常晚的,所以我们看到宋话里大概多半都是捐本,尤其我们今天看到的北宋的话,全部是捐本,没有纸本的全部是捐本,所以特别要注意这件事情。还有宋朝的捐的织法,它的纺织机有一定的宽度,大概半公尺,所以当时像泛宽这样的 100 多公分宽幅的这种画,它全部是双捐,是两块捐拼的。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个字我们叫负,就是以前去买布的时候,一个宽负是多宽啊?这样一副,那这个尺码,他把两个宽度拼在一起来画画,所以你大概检查故宫这三幅画中间都有一个裂痕,因为年代久了以后,他那个焦粘的地方开始脱掉了,所以大概真正的宋画中间都常常有一个缝。因为宋朝的纺织机只能纺到那么宽,所以它通常是两个宽度拼在一起来画画的形式,所以可能各位把外围的这个材料的这些部分也略略做一个了解。




这三幅画里面用色彩,西山行旅跟早春几乎都没有用色彩,早春里面有一点点染,可是非常淡。礼唐的万货松风用到比较重的色彩,有一点点。唐代的交彩的这个形式,可是年代久了,现在大概都脱胶,很多的青绿在掉,掉得非常严重。我大概在 20 年前我们上课的时候都还可以看到青绿,那最近一次我看的时候已经青绿大概都掉得差不多了,所以其实是损伤得很厉害。这些作品尤其在最近 20 年,因为它常常展出,那这些花一卷,大家知道我们的衣服 100 年大概已经都很容易碰,一碰就碎掉,那这都是 1000 年的卷,所以大概卷一次打开一次就掉好几片,所以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不知道接下来这个保存的问题应该怎么样处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那也可以注意一下它上面的这个墨色,我用了一些比较放大的这个系统来跟大家做讲解。好,我们大概先看个几章,我们再休息。好,我们先回忆一下上次看到的清明上河图那,唉,对不起,讲错了,明皇幸蜀图,我们上次讲说唐明皇,从这个位置你几乎完全发现不了的,慢慢爬山下来,下到这个地方,然后我们看到有穿红衣服骑着山中马的皇帝要过这个桥,然后在这边休息之后又从这边爬上去,所以他还是用了一个比较横幅的空间去讲唐明皇进到四川区的一个过程,在这幅画里人的比例显然已经变得非常的小,然后他夸张了那个山的伟大,山水云的变化,所以在这个属于天的世界,自然的世界里面,人是一个很谦逊跟卑微的存在。




那这跟唐代标准的绘画,主流的绘画是非常不同的,因为唐代的主流绘画是以人作为主,几乎是不重视山水画的,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系统慢慢要出来。可是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山水画是青绿的,不是墨色的,而且没有春法,它只用轮廓来画。好。我们下面把上次看过的一些局部比较快的过去以后,我们就进入到送话,基本上如果是标准的谈话,应该是这样的规格,可是各位刚刚都知道,如果我们把这个规格放进刚才那个全图来讲,它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可是他人物还是被描绘的,所以我刚才的角度就是说从这个人的角度转到了山水的角度,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美术史上的一个革命,他最后的视觉还是回到山水本身,人都过去了以后,让你觉得这些山水看尽了人世间的繁华跟星烨。就像我刚刚的举例说,如果从财山的角度来看,高雄其实人来人往,它可以完全没有什么变化的。




也许从人的角度,今天一个小小的车祸,或者某一个人的死亡,你都会喜悦或者哀伤,可是从山水的角度,每天都不是在发生同样的事吗?每天在这个地方有多少人生,多少人死,所以其实我们不太有机会跳开一下我们自己感觉到的一个婴儿的诞生的喜悦跟一个人死亡的悲伤这件事情。




可是如果跳到山水的时候,山水看起来是很无情的,好像无情的东西,可是事实上它有一个更大的冷静,在静观这个生命的状态,它不动情了,不是说无情,而是说不动情。那唐朝的李贺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叫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果天像人这样子,每天看到婴儿诞生就喜悦,看到人死亡就忧伤,他早都已经老了。所以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所以天其实是他。可是他没有说天无情,他只是说天不是跟我们的情一样,好像没有在那种小小的喜悦跟哀伤里面那么容易动情,而他有一点静观这个所有的生命的变化状态,我觉得那个才是山水画起来一个最值得我们观察的东西,就是什么叫做情侣。




等一下看到宋朝忽然开始画一种画,叫刑律,刑律就是过客,行李就是过客,那他的意思说所有的人相对于山水根本就是过客,哪一个人永远停在那边不走的。所以我们平常说我去了哪里做旅行过客,可是对生命来讲,我们整个是一个过客,我们就是在旅行。那这样的一个观念变成了宋代山水画真正的命题,它对于它的主题上的一个取材的动机。




好,所以在这里画云的方法,画山的方法,都还用胶把颜色粘上去,变成一种块状,块面的这种彩色鲜艳的描绘,这种我们称为青绿山水或者金碧山水的,用到金色,用到翡翠的这种很贵重的颜料的这种交彩绘画跟宋代等一下我们看到完全以水跟墨为主的,产生了非常不同的感觉。




最后一次回顾了唐代的绘画,我们下面进入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它的材料完全改变了,从这种我们叫做工笔仲裁,把山勾出来,然后用很厚重的矿物性颜料慢慢去堆的有点像西方油画的画法,忽然变成了水墨,创造了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以墨色为主,以水为中介物的一个绘画过程。




以水为中介物在西方也有,我们叫做水彩,可是水彩在西方的绘画里并不是主流,油画才是主流,那我们也没有以油做中介物的,我们是唐朝,是以胶跟油的性质是比较接近,所以他都会做出比较厚跟重的感觉,大家了解到就是说你用油跟胶你就可以堆叠,可是水墨不太能堆叠,水墨只能渲染,只能渲染,渲就是散开的意思,用水分把颜色散开来的感觉。




这是五代聚然的秋山问道,我在这里希望大家先比较的是说从唐化入五代到宋,颜色不见了,然后人不见了,人物比明黄,性属土,还不可寻找,整个山里面看不到人,当然你很仔细的看,你看到有一条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有路的地方一定有人的中期,最后它会有一个小小的不可见的人在那个茅草的房子里,那这种是隐居的,隐士隐居山的,所以秋山问到,秋天到山里去问一个隐居在山里,因为他们觉得真正得道之人都在山里,都在山里,其实面对山水的那一群人,所以这种绘画开始出现了。




这样的绘画开始出现,但在整个的画面,一个中堂的形式,中间有一个大山放在正中央的位置,是五代到北宋重要的一个构图上的一个规格。那这个各位可以看到画三的方法,比如说有一点像馒头的那种三角的这种形状,然后里面用中锋的毛笔拉出来这个线叫做村,这里这个东西就叫做村,记不记得刚才明黄杏属图没有村,因为是用颜色来孵染的,那这里有村了。村就是那个土壤的肌理,这里看得比较清楚,就是用毛笔做出来的那个肌理跟光影的感觉一条一条,这个叫做村法。




那这张画我刚已经提过,说居然的东西我还是有所疑问。虽然,但一般人认为秋山问道是最接近他的一件作品,因为我觉得里面的点法跟话术的方法还是太成熟,反而接近像圆的东西了。所以在居然的这张画前面有明朝的一个大书法家大建藏家叫做董其昌。董其昌他写的几个字,生居然真机审品。那董其昌的意见我们很少不赞成的,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鉴赏家,所以我们想他说生居然真机神品,那大概就是居然最好的作品,也是最真的作品。最真,而且最好真机是讲最真神品,是他画里最好的珍肌神品。




可是我们在看小字,非常有趣,说观此图使之吴仲睽是吴正,元朝四大家之一的吴正是学居然的,居然在五代经过了宋道元朝的吴正学居然,可是他说观此图识之吴仲馗师承,因为吴仲馗是学居然,所以叫师承,有出栏之能,那他认为吴正好像比居然画的还好,所以这句话里面很吊诡,就是董其昌不晓得什么原因,好像一定要说这张画是居然的真机,而且神品。可他又让后面的人看一看,说好像这张画并不怎么样,所以这两个意见是矛盾的,有时候你会发现张大千也会这样子。




一个行政院长说,唉,我收到一张画,你要不要帮我看看?他一定说真机神品,因为是行政院长,可他后面常常会隐藏讲几句话,说他其实觉得不怎么样,可这几句话是一般人不太容易看得懂,因为一般人会不注意到吴仲奎是谁,然后出栏,这种很隐喻性的意思就是元四大家好像比居然还要有一点了不起那种感觉。




所以有时候我们在进入到中国美术史这个阶段的时候很复杂,因为它的真假的问题是非常难弄清楚的,所以我有时候我刚意思是说我反而希望跟大家避开这个问题,那能够一开始就看绝对没有问题的真机,所以你的眼睛不会备感扰。那故宫今天我们看话非常麻烦,因为学生在那边做报告做作业,那看到说这是巨燃,就认为这是巨燃,可是产生了很大的误解性,好,我们看下面好吗?这是居然的成烟銮树的一部分,大家很明显看到水分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对不对?水分在这里使墨色散开,构成那个云烟苍茫,变成一种新的一个向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落叶花吹雪逸云草惊风

    难道这都不是中国大陆吗?很反感老师这种错误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