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宋词之美07:秦观《浣溪沙》:秦观的词烂俗吗?

68 宋词之美07:秦观《浣溪沙》:秦观的词烂俗吗?

00:00
21:20

宋词之美07:秦观《浣溪沙》:秦观的词烂俗吗?


一、知识点


1.秦观的《浣溪沙》: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词作,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上阕写阴冷的春天早晨,独上小楼,空房内画屏竖立,显得格外清幽。下阕所写眼前景物,待慢慢挂起窗帘,观落花轻飘,细雨蒙蒙,触目伤情。作者用"轻描淡写"的笔法,融情入景,明写景,实写人的愁怨,其构思之精巧,意境之优美,犹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艺术品。全词意境怅静悠闲,色调轻浅幽渺,含蓄有味。



2.   “耽溺”的词语解释:


耽溺,读作dān nì,汉语词语,指无节制,无原则限制地沉湎于某种事物或某种爱好而不能自持。


3.   “花非花,雾非雾”出自白居易的哪首诗: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


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他始终一直就在那个房间当中,所以他也没有走出去,所以其实有一点烦闷,有一点无聊,可是生命又不能扩展出去的那个感觉,好像它的美,也就是在一个画画里的美,一个缠绵耽溺。


2、感觉这两首诗里的感觉而已,那这种情境,其实生命里的某一种情境。


3、怎么会去感觉那个花飘落下来那个美,可是我想那个是在生命里面很奇特,就是它其实是美学经验当中的一个共通的东西。


三、全文逐字稿


那像下一首《浣溪沙》,我觉得是秦观被流传最广的一首词,那流传最广一首词,你会发现它的典故性其实是最撤离的,最撤离的要典故,所以从李清照的角度就会觉得可能太没有故事了,就是说太不工整,太没有用到学者的这个典故性。可是我们会觉得这是情观最好的东西,他其实就在讲他自己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感觉。


注意,我特别用微不足道这个成语,因为我觉得它里面整个就在讲一个闲愁,讲一种没有事发生的状态,漠漠轻寒上小楼,你说上楼算是一个事件吗?好像也不是,那在天气有一点淡淡的寒冷,又不是很冷,漠漠又漠漠去形容清寒,所以他整个情观的词里都在传达生命经验里的一种迷失的状态,一种淡淡的状态。所以漠漠跟迷跟失意义是一样的。因为墨本身包括他的发音的状况,包括他的形象的状况跟他的内容的感觉,都是一种不清楚的状态。因为不清楚,所以它产生了情观的一个某一种愁绪,这个愁绪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好,你因为失业了,或者因为失恋了,或因为股票跌了,所以不开心,所以它有原因。可是秦观的不开心都没有原因,好像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漠漠轻寒。然后他上楼,走到楼上去。


晓阴无赖似穷秋。好,注意无赖两个词,我们今天讲的无赖是坏的意思,这个人简直无赖,那无赖就是没有理由还在那边扯,叫做无赖。可是无赖在宋代的文学里是常常被用到的一个字,那个无赖是没有理由,其实无赖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理由的一个状态,那也不是无聊,所以无赖很奇特的一个感觉,你就会觉得不知道要做什么啊,就是我,我对他的一个比较口语的翻译就无赖,就是好像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叫做无赖。后来在原曲里也常常用到无赖。


南宋文学里无赖于这个字用的最多,因为如果你不去金戈铁马,你就只好很有点无赖,然后他有点淡淡的,懒懒的,有点慵懒的意思,有点慵懒的感觉。其实我们生命里面其实是有这样的状态的,有时候比如说周休二日,然后你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你淡淡的,然后什么都提不起劲,那样的感觉,你说不快乐也不是不快乐,可是你说特别想要去做,什么也不想做,那个状态叫做无赖啊。


早上起来,然后天气有点阴沉沉的,晓阴无赖似穷秋,好像天气也不是晴,也不是雨那个状态。所以刚才讲无赖可能形容人,可是这里无赖又想形容天气,那个天气的有一点闷闷的,可是也不是晴天,也不是雨天那种状态。小樱无奈似琼秋,好像秋末的那种感觉,淡淡的这样。所以其实这种诗很难写,因为你要把一个不像情感的方法写出感觉不像感觉的东西写出定位出来其实非常难。所以我们常常会觉得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可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因为背后有一个已经去世了十年的妻子,所以那个心情在那里,那个事件在那边,它其实可以有依附的。


可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你常常有时候觉得某一种心情很怪,那个怪你不想怎么去确定它,你要怎么去把它用文字传达起来,其实非常不好写。所以我一直觉得秦观其实在这个部分是有它的代表性的,就是注意它的这种淡淡的忧伤。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淡烟流水,那个淡淡的烟有点像雾湿楼台那个流溪水慢慢流过去,可是注意这个淡烟跟流水都不是自然里的淡烟跟流水是他在床上有一个屏风,有一个屏画屏,就宋朝的人,他用来隔房间的东西,常常是屏,有时候是四屏六屏,上面都画山水画的,画山水画的,所以他看到淡烟流水是画画上的屏风上的画,然后非常的优雅,非常的淡雅的一张画,所以你会发现这个人根本没有离开他的房间,他始终一直就在那个房间当中,所以他也没有走出去,所以其实有一点烦闷,有一点无聊,可是生命又不能扩展出去的那个感觉,好像它的美,也就是在一个画画里的美,一个缠绵耽溺。


我用到耽溺,有一种美是非常耽溺的,李白的美不耽溺,李后主的美有一点耽溺,李商隐的美有一点耽溺,秦观的美有一点耽溺。耽溺是说那个美变成不太能够扩展出去,所以我们用耽溺这个字有点眷恋,就是颓废美学的东西,那么在西方的话就是阿波里奈尔、波特、莱尔、威尔伦、韩布,这些人大概都是颓废,美学就是他对美会有一种眷恋,有一种耽溺,那最耽溺的句子就是下面这两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我想很多朋友在很多地方看到你大概以前不见得知道秦观可是正是他的名句。那所谓的名句是说他把一个其实蛮庸俗性的情境定位到这么清楚。我们就是看到说春天来了,比如说这个季节很多人也会跑到日本去看樱花,然后你走到那边就发呆,因为花就这样一直飘一直飘,你很想去形容它,其实很不好形容,因为一形容就会很俗气,因为每个人都想形容,所以那个东西其实是很不好的。可是飞花是一个现象,可它前面加了自在飞花,产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然后又讲飞花是怎么形容它?讲飞花很轻啊,很轻。可如果是非自在飞花轻,只有这几个字恐怕还不够。可是飞花产生的迷离的现象,像一个好像是自己前世的一个回忆的时候,梦这个字出来了,所以轻转成了梦,从轻才转成了梦,因为梦是好像可以琢磨,好像又不能琢磨的。


那我们在这里又会想到我们过去讲过的唐朝的诗人白居易写的花非花,雾非雾夜伴来天明去,又是一个典故。其实白居易在那个花非花,雾非雾当中已经在讲这种感觉了啊,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所以我的意思说,我们很清楚看到秦官在写这个时候,不一定想到白居易的这个诗,可是这个文化已经进到他的学艺当中,他自然就出来了,非常明显,绝对跟那个花非花、雾非雾的整个意境有关。所以它变成自在飞花轻似梦,然后你可以把它拆散的,你就变成自在,变成一个词,花飞变成一个词,然后轻梦变成一个词。


有很多朋友上过我们讲的西洋美术史,我们讲过鞑靼,对不对?那鞑靼怎么写诗?大家还记得吗?就是把自在飞花轻似梦七个字把它剪开,变成单字,丢在麻布袋里面,把它搅乱,你随便拿出来贴,你看会贴成什么东西。所以这个时候其实对这个句子很大的考验,就是说他不一定要这样聚构的,他的文法可以重新调整,可是他就是梦、轻、花非自在这些词汇之间的组合关系,重新组合关系。所以大家的这个建议其实是让我们更切入到诗的组合,是单次的意义,所以它可以展产生出这么迷离的感觉。


那以后我们讲,比如红楼梦,红楼梦里面有一天又是到了春天,花又在飘落,然后又是一个爱哭的女子在那边看到飞飞花,她就唱出了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一开始就唱出这个花谢花飞飞满天,两次重复花,两次重复飞,花谢花飞中间隔了一个字,花谢花飞,可是飞飞是隔在接在一起的,花谢花飞飞满天,所以速度是加快的,所以花跟花之间隔了一个字,飞跟飞,中间没有隔一个字,所以花跟花、飞跟飞形成了这七个字之间里面主要的一个节奏跟力量出来,还是从秦观变出来。


所以你就可以看到从白居易到秦观再到曹雪芹,他怎么样在这些聚构当中在做。因为他们用的元素是一样的,白居易也在用,花也在用,梦这些字眼,飞这些字眼秦官也在用,曹雪芹也在用。你把三个相隔这么久的人的作品,一个是唐诗,一个是宋词,一个是明清代的小说,你把它整理出来,你就会发现他用的这个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那个变化只是一点点,可这个东西搞清了以后,对我们创作有很大的帮助。你知道你今天如果还要用飞,还要用花,还要用梦,你怎么用?那你如果跟用的跟古人一样,你不是创作,你用到跟古人完全不一样,也不是创作。对不起,因为创作就在于跟古人像又不像之间,因为它是延续,它是继承,可是它又必须是变化,这才叫文化传统。你不可能不用这个资源去写诗,除非你用好。


我说有一天用法文也有它的传统,它也必须是有很多城系,它必须从希腊柏拉图胆丁诗歌这样一路传习到今天伯特莱尔这样下来,它也有它的传承。因为用刺那个字被运用到什么状态,它是有传承的,它不可能忽然出现,所以所谓的名句会变成民间的口间。有时候你看黄俊雄不黛西,忽然自在飞花轻似梦,那个可能从苦海女神龙口中忽然就跑出来一个句子,那这种东西是文学影响力最大的部分,所以我常常会注意民间的一般礼俗的表演艺术里面出来的句子,因为这个句子它被运用到很熟练的状况,就说明这个文学在民间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那自在飞花青丝梦绝对是常常你会听到,你在很多地方听到,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他是情观的。


无边丝雨细如愁,那个雨,细细的雨在下,我们看到春天的雨,就是那种江南的细雨,细细的雨,好像有,好像又没有的那种雨,细细的在飘落的雨。可是一个细雨怎么发扁发展成无边的细雨,然后怎么再发?从丝雨发展成细,然后再从细发展出愁。其实雨跟仇本来是无关的,可是雨跟戏有关,跟思像思一样有关,可是记不记得我们讲过的唐朝李商隐一写春蚕到死思方尽,那个思变成了一个象征了,思变成愁绪,变成牵连不断。李后主写剪不断理还乱,也是在讲这个思,所以思其实变成象征。所以这个时候秦官再一次把思南来作为象征,去讲一个愁绪的感觉。


可是这个思是跟细雨结合在一起,从图像的连接,再连接到心情上的连接,所以他必须是思雨确定了以后,再用戏去形容语,再把戏连接到稠,它其实是有逻辑的,有诗的逻辑。所以我想这两个 14 个字,其实大家可以玩很多游戏,那会去用鞑靼的方法去排列,甚至我真的觉得其实最好的诗的这种游戏应该是跟孩子玩的,因为孩子的世界的逻辑没有我们这么严格,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里面,大概最不幸的就是他的思维方式会越来越逻辑性,越来越合理性。可是孩子的那个语言,你会发现它的词汇其实非常像诗,它东一句、西一句,东一个字西一个字。所以我是觉得,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家里面教我们认字的时候,就是拿唐诗剪成很多方块这样来排的。我现在记忆当中你可以把一个李白的静夜思剪开,变成好多好多复杂的关系,那个我们很熟悉的这些句子,把它断开来,然后对那些字产生每一个字本身的质感上的认知过程。


所以我一直觉得说有两个东西大家现在都觉得孩子最不容易接近,一个是诗,一个是书法,我相我刚好相反,我觉得这两个东西是孩子最容易接近的,因为书法你如果不坚持那是字,它就是毛笔去玩的线条跟空间,他可以去玩起来,那诗也是如此,他就是一个字本身最基本的单一,单一的可能连他们自己同学的朋友的名字,他就可以玩出师出来的,他可以排它,也可以摆出很多有趣的这种东西,因为汉字本身有它很有趣的结构跟质感在里面。


那等我们讲红楼梦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那些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就是在玩诗,他们也没有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在写诗,他们就在玩诗,所以他们的玩具以我们现在是一个 i Mac,他们当时大概就是一个诗的柜子,然后里面每一个柜子里面放同一个郓布的字,所以林黛玉就抽出里面这个愠布,就是门,敲门的门、灵魂的魂盆、花盆的盆,还有泪痕的痕,门盆、魂痕,同一个韵步吗?他就把那几个字就拿来拍出一首诗出来了。


其实完全在玩游戏,就是了解声音,了解文字的质感,那是那个年代十三四岁的小孩玩出来的东西。所以我想这里面其实是怎么去使一个文化,传统文化变成game。我觉得所有的文化变成game,他才影响力才会大,不然他没有办法。所以西方现在很厉害,我们在电脑里面看到所有的都变成游戏了,他们的传统文化都可以变成游戏,可是我们的文化如果它面临到危机,是它不能转成游戏,所以它在更小的一代之间的关系它会断掉,它会断掉,那这个东西并不没有办法变成身体上的习惯的时候,它非常难,它变成到某一个年龄以后才去学习的这个部分,那么甚至把它奉为经典。




所以我也希望说大家可以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那一千年来,这两个句子大概在很多很多的民间的文学里面变成影响很多人,因为他讲出一种很奇特的心情,而且这个心情我相信在座很多朋友大概都有过,你一读到它,你就会回想自己其实常常有春天来的时候,在蒙蒙的细雨里面,自己有过的一个落寞。


那我刚才特别讲说,它其实也不是快乐,也不是不快乐,它难以界定的原因刚好在于它也不是快乐,也不是不快乐,它是介于之间的一种很难形容的东西。可是刚好他就被用自在飞花跟无边丝雨,这两个东西形容出来了,形容出来看到日本的樱花变成一个这么盛放的季节,其实也就在娓娓的私语当中,看着落花的花瓣,然后每一年上万的人跑到日本去,其实就是感觉那个东西,感觉这两首诗里的感觉而已,那这种情境,其实生命里的某一种情境。


所以他跟刚才讲说苏轼写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不同的感觉,其实那种感觉舒的舒适的那个感觉我们反而不那么容易碰到,去感觉到大江东去的那种辽阔,那种壮大的感觉,那其实自在飞花毋边私语是我们身边常常容易有的,从常常容易感觉到的一个东西,你再一个高雄,你可能某一个春天,你偶然一霎那之间也会有这种感觉,那个对于那个情境,然后下面你看它结尾结得非常有趣。


宝帘闲挂小银钩。就它的床,古代的床是用帘子围起来的,上面用银做的钩子,这个床子的帐,所以他根本就始终没有离开他的床,也没有离开他的房间,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外面的那些,包括那个无边私语跟自在飞花,它都是它隔着帘子,隔着窗户看到外面的东西,它根本就没有走出去过。


所以这个诗人整个淡烟流水画屏幽。就第一段的结束是他在屏风旁边,第二段的结束,他根本在床上,所以他一直在房间里面,在书斋里面,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它跟北宋开国时候的这个词的状态不太一样,它其实它的自然变成它收容在它的室内了,好像很满足于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文人的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他作案上的一个砚台,或者插的一些花,等一下我们幻灯片会给大家看。


这次宋代文物里面展了一张宋代文饰的像,他的床旁边就有屏风,然后一些书卷,有一张琴,它很满足于这个小小的书房空间,而这个书房空间也就变成文人自己再造的一个美学空间,在这里他得到的一种完美性的这个部分,所以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秦官,虽然我自己以前不喜欢秦官,我们不喜欢秦观,我现在回忆起来其实害怕,因为秦观有一个危险,说一搞不好就非常俗气。

你想想看自在飞花轻似梦,你每天讲到最后真的会变成俗气的东西,因为它很容易变成 8 点档连续剧,非常非常容易。你会发现那个 8 电档连续剧里面真的好多句子就从情观来,可是这不能怪情观,而应该怪大家乱用它的东西,所以其实对它有一点不公平。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们那个时候在诗舍里,大家好像很怕大家都不敢碰秦观呐,这些人因为他的句子大量被通俗小说拿来用了,可是其实这个时候我们现在可以把它分清楚,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状况,那能够把一个大众化的一个比较平淡的情感能够定位它必定在文学上是有意义的。可是它跟庸俗化的那个方式,尤其庸俗化以后变成商业化的这个方式,我们还是把它隔离一下,把它分开。


至少我们应该承认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绝对是好句子,他在诗里面绝对好句子,因为好到一个状态以后一直被用烂了,我们说好变成很烂情,那这个时候我们也许觉得它不好,可是我们事实上我跟很多朋友讲说今年到日本,然后在那个欧库拉的那个饭店旁边,那个叫鹰板,它就是叫鹰板,就是全部种满樱花的一条小路,那板是土字编一个反反抗的反那个字,鹰板,然后你走在那边,所有那个花瓣掉到一身的时候,你想到的还是这个句子,你也没有办法,然后你也觉得自己蛮俗气的,怎么会去感觉那个花飘落下来那个美,可是我想那个是在生命里面很奇特,就是它其实是美学经验当中的一个共通的东西。


就是我们比如说讲这样子,我们常常嘲笑一个人说,唉,这个人太风花雪月,可是想看风花雪月,其实是生命里面最容易引发失忆感觉的东西,那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说风跟花跟雪跟月是四个我们不要的东西,我们大概要删掉好多诗了,对月迷精度就要删掉了,那春江花月夜也要删掉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说,当我们今天讲风花雪月是说他滥用了这四个元素,可是再想想看,常常引发我们具有美学情感,想要去写诗,想要去画画的,恐怕还是这四个东西。在电视上看到那个蜜源大雪,我就带着穿装康送的雪乡就立刻飞到日本,就在那个,就在那边看雪,那个雪花就这样飘,那自己也觉得很奇怪,怎么会去做这件事情,可是它就是一个很很奇特的,想要去感觉到大自然的一个现象。那风花雪月大家可以在这里再想,我想情就是解决情观的问题了,怎么去定位定位秦官,所以秦观作为苏轼的苏门四学,是作为苏轼的学生,其实有一点笼罩在那个大师阴影底下,可是如果不是大师,文学要不要继续发展?大概是我们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就是苏轼有苏轼的年代,当他过了这个大师的年代的时候,文学有其他的小空间必须发展。那这个时候秦观的重要性,甚至像等一下我们看到李清照的重要性都出来,还有周邦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ane进

    当生活从金戈铁马,回到朝九晚五,我们生命里也带上慵懒和闲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就是对这种没有事发生却有淡淡忧伤的文字表达。

  • 云水禅心_eRw

    简单说两句

  • 明月风帆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