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摔跤后如何重新站起来?

46 摔跤后如何重新站起来?

00:00
24:22

美学启蒙60讲讲义


46 摔跤后如何重新站起来

一、知识点:


1、常玉:常玉(19001014-1966812日),本名常有书,出生于四川顺庆,近现代画家。


常玉在1910年即与赵熙习画,1919年常玉与徐悲鸿、林凤眠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常玉吸收了当时最为前卫的色彩表现力,平面化与简约化等现代美学的精髓,开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融贯中西的独特风格。代表作品有其作品《五裸女》《曲腿裸女》《群马》等。常玉被誉为“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东方马谛斯”。西方公认其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3]1966812日,常玉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享年67岁。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我们在今天所谈的摔跤里,希望大家不要误会,绝对不是让大家能够在行走的过程里面不注意安全,常常摔跤,相反的我们是希望所有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生学习当中,知道摔跤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为绝对不可避免,所以应该把摔跤的功课要做好。


2、爱是一个奇怪的东西,爱即使是纯粹的爱,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可是也不要误用,尤其在父母对孩子的爱当中。我们要知道,这个误用的爱就可能是他的一个偷懒,或者是人生上撒娇,或者是作为他不继续走下去的借口的一个原因。


3、如果我们民族一直停留在一个幼儿状态,那我们怎么成长成大人?我们怎么样在摔跤里能够重新站起来?所以我想今天的单元其实是祝福所有的朋友,不要怕摔跤,可是一定要再站起来。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一系列身体美学的探讨里谈到,我们怎么样从关心自己的身体,爱自己的身体开始,因为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关心,有了爱,你会有很多细节的注意。比如说平时我们有很多的呼吸,可是我们平常不注意的话,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呼吸的过程,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在静坐当中,我们会练习很长很长的深呼吸,所以把气流经由鼻腔、口腔慢慢吸到身体里过去。


如果没有做这样的练习的时候,你常会觉得自己的呼吸很短促,可是有时候不知道,所以有人说静,安静下来的静静慢细长,所以那个气息有一个很缓和的过程,所以有时候觉得是在调呼吸,可是也是调好了自己身体的一个节奏,因为呼吸是身体最基本节奏。所以我们常常讲一个人说,这个人怎么搞得老是气急败坏,那气急败坏跟气急这两个字有关,就是你会觉得他做事不够从容,不够笃定,不够沉着。


所以我们说气急败坏,所以在民间很多的语言里保留了一种对身体的观察,所以我们特别会希望呼吸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自觉,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呼呼跟吸当中所构成的一个最基本的节奏,因为这个节奏稳定了以后,我们才能够找到很稳定的身体的重心。


找到这个身体重心以后,你对自己的自信跟自己的自觉足够了,所以我们才开始能够谈到对他人的爱,握他人的手,去拥抱他人,可以包容他人。那么因此在这些系列当中,我们从个体谈到群众,从个别的身体,最后谈到怎么样让这个别的身体进入到群体,这个群体可能包含家族,可能包含同事,可能包含你在整个社会里面接触到的各种的人际关系,能够用身体做一个非常健康的讯号的传达。所以我想这些部分不完全只是我们平常讲的道理语言,因为我们一再强调,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在整个求学的过程里拥有太多的知识,可是知识要转换成一个身体的行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我们总是说做人要笃定,要沉着,可是在身体上做到这两个字恐怕需要蛮多的功课来修行,让自己身体真正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我们会觉得身体美学是一个非常实践的美学,它不能够空谈的,所以上再多的课,听到再多的道理可以帮助你去思考,可是并不说明他一定转换成一个身体的行为。所以我们比较鼓励大家在实践当中,慢慢去懂自己的身体,去了解自己的身体。


什么叫做身体的实践?我觉得身体的实践它是不太能够用空洞的理论来代替的,那么这个身体有它一定的步骤。好,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可能从婴儿的阶段,在母亲的怀抱里,我们会发现我们要落到地上去站好,其实需要一个学习。所以通常一个孩子开始能够从坐到站,大人都很惊喜,就会觉得,唉,他会站了,那个过程其实我们觉得好像只是一小步,就是他从坐着到站起来,可是你观察他的身体姿势,你会发现中间有很多的摸索跟艰难,他不是那么容易站起来的,在站起来的过程里面,他要尝试找到身体的重心,所以因此跟我们前面讲的重心之间有一个呼应,就是他其实在学习平衡了。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可是我们没有机会重新去回忆我们长大的过程里有多少的细节,有些人记忆力比较好,可能会记到自己一岁两岁的事情,有些人不太记得了,也觉得好像打出娘胎开始自己就是会走路的,其实当然不是,人类的行动是一个非常艰难而漫长的学习。


我自己都记得在最早的时候,大概我在学走路,那个印象很朦胧,很模糊,很懵懂,你会觉得一屋子的人,然后大家都在看着你,然后自己觉得要走得很稳。当然那个时候很小,根本其实不太知道,可是会觉得摇摇摆摆要倒下去,然后也真的就摔倒。那么我记得是在一个榻榻米的房子,那么摔倒的时候有的人害怕,有的人惊叫,有的人就还拍手,就是有各种不同的反应。


很奇怪,就是在我的童年里面有过这个记忆,然后我就记得有人在我摔倒的地方放了一个东西,不知道是一本书还是什么,那个东西细节我记不清楚了,然后就说爬起来,那我觉得我站起来,然后又摔倒了,然后他们又在我下一个摔倒的地方又放了一个东西,其实他们在做记号,我现在回想他们是在做记号,那个意思是让你感觉到你每一次有一点进步。好,注意,进步是步伐的前进,其实我们在学习进步,我们我们的所谓生命里的进步,是每一次都可以多走一步也算进步,半步也算进步,即使我们并没有往前迈步,可是每一次从摔倒以后再站起来,它也是一种进步。


我们今天的身体美学主题想跟大家谈一下摔跤站起来,因为这个行为我想在我们的童年都发生过,我们每个人都经过摔跤站起来的这样的阶段,可是等到有一天我们长大了,也许30岁,也许40岁,也许是在事业里面忽然受到了第一次的挫败,也许是感情上受到了打击,也许是健康上忽然有了一个突发的什么状况,然后朋友来安慰你说不要怕,不要怕,摔了跤我们就站起来。


有时候我听到朋友鼓励你的话的时候,你觉得很动人,因为这个话其实是从童年开始学走路的,那句话就是我们都摔跤过,我们在长大的过程里面从来不是一个绝对百分之百顺利平安的状态。所以因此我想我们都觉得,父母长辈都看着一个孩子长大,从婴儿的阶段你就希望他不要摔跤,那每次摔跤的时候,有时候父母会蛮惊慌的,就问他有没有摔伤,有没有痛不痛,然后做很多的安慰。


我也碰到过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摔跤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比较冷静,他们说没有关系,要站起来,他们不会夸张这个动作的受害性,他们会跟我讲说孩子其实很聪明,因为如果你夸张了这个行为的时候,他下次就会撒娇了,而且他会把这个摔跤这件事情作为一个借口的,而不想走路,然后他就不断要父亲母亲去抱他。所以西方的婴儿的行为学上常常讨论到这一件事,就是做了很多的例证来观察。


其实小孩子很小很小,他就有这种敏感,可是我们注意一下我们要扮演什么样的父母,是那个冷静的,可能心里面不忍,觉得他是不是摔痛了,可是尽量让自己平静,然后鼓励他站起来,说你自己拍拍膝盖站起来,给予他更多的独立的个性,给予他更多克服困难的个性。还是说我们要说不得了,小宝贝,你怎么摔跤了?然后抚摸他,安慰他,好,他从此可能拿这个爱来作为借口。


爱是一个奇怪的东西,爱即使是纯粹的爱,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可是也不要误用,尤其在父母对孩子的爱当中。我们要知道,这个误用的爱就可能是他的一个偷懒,或者是人生上撒娇,或者是作为他不继续走下去的借口的一个原因。所以因此我们要非常小心我们自己的行为,跟孩子行为之间的对话空间,因为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人的一生。


摔跤是永远等在我们前面的,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摔跤,甚至你到年龄很大,你都可能会摔跤,那么摔跤这件事情也就是挫折。我们当然不祝福,我们不期待任何一个我们爱的人受到挫折,可是我们同时又知道,挫折是人生里绝不可免的一个部分,所以因此摔跤这件事情作为一个很象征的意义,可能是刚好用这个来锻炼他再站起来的一个力气。就是一个一生没有摔过跤的人,其实你反而会在旁边胆战心惊,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摔跤,因为他从来没有摔跤的经验,以及从摔跤里面再站起来的经验,因此很有可能一次的摔跤让他再也站不起来。


好,我想我这样的反复的辩证,是希望很多的朋友了解到,说我们爱一个人,我们是给予他最大的生存的能力,给予他最多克服自己困难的能力,而不是永远在保护的底下,让他免除掉很多的困难。我们爱他,我们觉得你一辈子都不要摔跤,父母有权有势的时候,特别会有这种想法,说反正都帮你弄好了,一大堆的佣人照顾着你。


我们看着,比如说红楼梦的小说里,很多人是被这样子养大的,可是你会觉得这个孩子其实很痛苦,因为他的所有的自觉的能力,跟他自信的能力,自己挑战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机会去发展。因此他当然有一天如果一旦摔跤的时候,他就可能不容易再站起来了。


好,所以我想这是一个相对的部分,也让我们感觉到摔跤中间有很多的学习,摔跤一定是重心失去了平衡,所以他就会因此而学习到怎么样子,更注意到自己身体重心的关系,有些孩子很容易摔跤,那么也许我们会观察,就是怎么样让他能够把握住自己身体的这个重心的部分。


那可是现在我们知道以很多现代产业的发明来讲,或者说其实产业界用这个东西来赚很多的钱,消费的社会,它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赚一般消费者的钱,所以大家就发明了这种叫做帮助你婴儿走路的走路机。不晓得这个确切的名字应该怎么讲,就是如果这个小孩开始学走路了,走一走摇摇摆摆就会摔跤,那么家长就去给他买一个有点像圆形的一个东西,然后把他套在里面,然后你就会发现他是不会摔跤了,因为他在这个走路机里怎么摔都摔不下去,其实是防止摔跤的一个机器。


那其实我以前看到过这样的设计,也在很多朋友家里看到,父母都会买这个东西给他,婴儿也觉得蛮好,因为它就是避免摔跤了。可是等到有一天,我认识了学这个幼儿教育以及在开班幼职园的朋友,他们就跟我说,唉呦,那个东西很严重,现在影响到孩子摔跤在爬起来的能力,影响他们平衡跟把握重心的能力,所以他们形成了一个行为上的失常,甚至他们连思维的能力都会受到阻碍。


因为我们知道身体的动作是跟脑部的东西有牵连的,我们每一次摔跤其实都在刺激我们大脑的某一种神经的平衡感,所以因此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使得很多从事幼儿教育的朋友开始紧张起来。那我当时没有想到这么严重,可是后来亲眼看到这些幼稚园团体,他们就开办了很多班,那讲起来有点荒谬,就是教孩子摔跤,一个课让孩子不断的摔跤,让他恢复他的平衡感。


那当时我才意识到,说人类自然长大,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够帮他拿掉,我们很自以为是的说不要摔跤,所以发明了走路机帮助他永远不要摔跤,可是结果长大以后还必须补这个功课,他补习怎么摔跤。所以我觉得人的行为真是很难理解,就是人的身上有它成长的必然的步骤跟过程,我们太快的拿掉这些过程跟步骤,我们以为他一下子就可以变成一个成人,结果其实是一个假的成人,因为他并不完全,他很多人生应该经历的过程,他其实是没有经历到的。


我们在这个单元谈到摔跤跟站起来,人如果要挑战自己身体的难度,他摔跤跟受伤的可能性就会比较更高。我们在运动员身上,我们在舞者的身上,都看到他们很多受伤的挑战,他们必须在这个挑战当中最后越站越稳,越来越能够重新站起来。所以因此我们就可以做一个比较,就是说摔跤摔的次数越多,他越知道怎么样子,在这里把握平衡,能够使自己的重心稳定,而同时他也对摔跤这件事情学习到很多避免跟平衡的可能性。


那我记得我有一次去学滑雪,那么在学滑雪的过程里很有趣,就是因为你拿着雪橇,你拿着这个支撑杆爬到覆盖冰雪的山上,说你当时的脑海里面最大的梦想,就说哇,这样一滑下去一泻千里,好像电影里面那种感觉,美得不得了,自己整个都飞起来。结果发现前面好几天的课教练都不准我滑雪,快要闷死了,因为他就教我说,你不学会摔跤,我不让你去滑雪。


我会想摔跤还要学吗?摔跤不是,就是控制不住就倒下。他说不是,因为滑雪当中最容易受伤,骨折都是在摔跤的时候,所以他说你要学习摔跤的时候,你身体怎么样避免骨折。他先教摔跤的这个部分,所以他让我各种姿势摔跤的时候说,你要怎么倒下去才是正常,学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让我去滑雪。所以那个时候有一个特别深的感触,就是在一个真正对于人的身体有很大的矫健,或者是说你可以飞跃那样的梦想的祝福里面,它是必须先预设所有冒险里面的危险度,他把这个危险度已经想好了,先做了各种练习之后,才让你的身体可以美丽地飞起来。


我们在今天所谈的摔跤里,希望大家不要误会,绝对不是让大家能够在行走的过程里面不注意安全,常常摔跤,相反的我们是希望所有的朋友在漫长的人生学习当中,知道摔跤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因为绝对不可避免,所以应该把摔跤的功课要做好。那我现在总谈的摔跤,从身体美学的摔跤,走路不小心绊了一下摔倒了,到人生不小心受了一点挫折跟困顿,都是需要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所以我们听过世界各国都有同样的格言,说你要在摔倒的地方原地站起来,那么这是人类累积的一个久远的智慧,那不站起来怎么办?不站起来就是在那边撒赖了。


就像我们提到说,有些孩子如果父母太过夸张这个摔跤的痛苦的时候,他就会大哭大闹,其实也不见得一定是那么痛,可是这个时候他会借这个地方吸引别人的注意,要来爱护我,来帮助我,把我扶起来。其实他自己可能慢慢摸索着,有能力可以站起来,可是如果你夸大了这个时候对他的帮助,他反而在那边赖在地上可能就不走,可是赖在地上不走,绝对不是他人生里面最好的一个态度。


因为我们今天都知道,在某一个年龄,你就会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不管是情感的打击、失业的挫折,身体上的病痛,都摔跤过。那我们在旁边的时候,我们想我们要帮助这个朋友,怎么样子能够伸出援手,能够帮助他,可是注意一下,伸出援手这件事情,是用你的身体作为他人的支撑,可是他还是必须站在他自己的脚跟上,如果他变成全面倒过来的话,我相信很多人又跑掉了,因为他没有办法全力的去承担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压力。


我自己一直觉得不管是亲人或最好的朋友,其实最好的鼓励,最好的援手支持,其实是帮助他有能力自己慢慢可以站起来,如果一直帮助他,最后变成他不能够站起来,这个帮助是要重新反省的。所以我相信人在摔跤跟站起来中间,有很多很多非常微妙的分寸要拿捏。有时候我们不小心,甚至在自己作为老师的时候,因为你太多的关心跟太多的不忍,我说不忍就是说你忍不住看一个孩子受伤的时候太快伸出援手,而且太快给予他太多,超越他能够负荷的这种爱的帮助,最后他自己的自足的能力,跟站起来的能力忽然被剥夺了,其实是对他不公平的。


所以我常常跟朋友说,在长达30年的这个教育过程,我觉得刚开始年轻的时候做老师其实是做的不好的,因为就觉得说一个好老师就是不断在帮这些学生,不管任何的困难,我就帮你解决。可是后来发现其实不是因为,好,我们知道说他家里有困境,那我们拿出钱来支持他的经济,其实后来发现说不如使他能够有一个机会,给他找到一点开源的可能,比如说找到一点打工的机会,做家教的机会,训练他在生活里面有一个存活的能力,给予他这个能力是比什么都好。


那我想今天大家都知道古人有很多的教训,说家财万贯不如一计在身,那这句话是讲给很多父母听的,所以你今天把千万上亿上兆的财产要交给你的子女,其实不如一计在身。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有一种存活的技能,有一种存活的能力,其实这里面在提醒说,外在的环境随时在变迁,如果你一直要呵护他,一直要保护他,可是你不能够保证,你给予他的这个帮助,是不是永远可以让他拿到。


以前有一位画家常玉,是四川最有名的这种纺织绸缎庄的小开,所以他到巴黎去留学画的时候,家里觉得那个钱哪里算钱,就是不断的寄到巴黎去供应他,所以他就在那边也不好好画画,打网球,带着女朋友吃喝玩乐之类。可是1949年一发生以后,所有的经济就中断,不是没有钱,是钱根本寄不出来,所以因此他的那个巨大的生命的落差,几乎变成落魄于街头,好像变成一个游民一样。


可是我们也知道后来常玉的画画得极好,反而是在这一段时间,因为困顿,因为摔倒了,所以他有一个摸索自己存活的能力开始出现。所以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相对,所以我们绝对不认为说一个父母、长辈或者老师应该去爱一个生命,要把他所有的困难全部拿掉,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就是说永远记得要给他摔跤的机会。


我们躲在旁边看的是有很多担心,有很多不忍,可是你要忍住,因为你慢慢看,你就会发现,如果你不太快伸出援手,他东看西看觉得没办法,他就想办法要站起来。我在街上看到很多小孩子是如此,如果那个父母很冷静,那个母亲不立刻去把她抱起来,然后说小宝贝你怎么摔倒了?可是很冷静的看,她说,你应该可以站起来啊,你,你慢慢试试看。那小孩子慢慢就会试着摸索,他就站起来,他从哭跟闹,最后发现哭跟闹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就用冷静的方法解决问题,他的能力就出来了。


所以我想这个学习应该不只是一个婴儿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幼儿的学习,我觉得也是一个民族整体的学习。比如说有一个社会的灾难,比如说一个游览车翻车了,或者是有空难的事件,英国有一次发生巨大的空难事件,然后所有的这个家属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他保持一个高度的冷静,等待消息,然后有很多的焦虑跟紧张。


人情在所难免,当然会有紧张,可是他不是大哭大闹,可是你对比起来,你就会发现我们一点点小小的社会灾难,我们常常夸张那个灾难,而那种大哭大闹其实你知道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灾难的来临。所以因此我想这里都可以看到一个民族足不足够成熟,如果我们民族一直停留在一个幼儿状态,那我们怎么成长成大人?我们怎么样在摔跤里能够重新站起来?所以我想今天的单元其实是祝福所有的朋友,不要怕摔跤,可是一定要再站起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交大邱博士

    学步机,现在已经禁止生产了,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

  • 般若自在天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般若自在天 回复 @般若自在天: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暧而惰裁衣也。

  • 小戏迷_

    呼吸更像是身体的一个节拍器

  • Meilin美琳

    能记得自己学步的时刻,这样的人真是不多见啊

  • 美滋滋小太阳

    不要因为害怕摔跤而放弃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