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你一生会牵多少人的手?

44 你一生会牵多少人的手?

00:00
24:50

美学启蒙60讲讲义


44 你一生会牵多少人的手

一、知识点:


1、罗丹:松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Rodin18401112日—1917111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法国雕塑及绘画艺术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被称为“现代雕塑之父”。


14岁进入巴黎美术工艺学校,跟随贺拉斯·勒考克学画,后又跟动物雕塑家巴耶学习雕塑;1860年,完成为父亲创作的半身像,也是他的首件雕塑作品;1864年,创办自己的第一个工作室。1875年,他创作的《伤鼻的男子》完整版在巴黎沙龙展上展出;1876年创作《青铜时代》,标志着他的雕塑风格从学院派转向现实主义转变;1880年,创作《思想者》;1880年,受法国政府委托开始创作《地狱之门》,但这项工程巨大,一直持续他生命结束也没有完成;1900年,举办首次个人展览;1916年,他将自己的作品和收藏全部捐赠给法国政府。19171117日去世,享年77岁。他是古典主义雕塑的集大成者,又是现代主义的开拓者,主要作品有《雨果》《加莱义民》《维库纳·马克纳》《巴尔扎克》等。


罗丹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和他的两个学生阿里斯蒂德·马约尔与安托万·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1916年,法国政府决定建立罗丹博物馆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艺术家。




2、教堂:基督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作为宗教活动传播的主要场所,教堂大多历史久远,并且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


欧洲的教堂主要分为四种建筑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和现代主义教堂,也有少数其他风格的教堂。






二、金句/精华笔记


1、所以我想罗丹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手可以很温暖的,把它的体温传达给另外一个手,而两个手在一个很和平的状况靠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宗教信仰的意义在里面。他认为真正的宗教其实是一种爱,真正的宗教其实是一种靠近,真正的宗教其实是一种在两个手接触当中传达的许多体温的讯号。


2、你用身体去握他的手,触碰他,其实比所有的教训都重要,那千万不要变成说长辈跟晚辈之间只有教训的意义,而缺乏了包容的意义。所以因此从牵手我们也会慢慢谈到,比如说下一次可能会谈拥抱,它可能是比牵手更进一步的。


三、全文逐字稿


我们在一系列关于身体美学的探讨里,一开始就说要从爱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谈的身体是一个人的身体,我们谈的身体是一个如果这个宇宙里,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单独的个人,你还要学会如何去爱这个身体,他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独立的一个人,我们从这个单一的个体开始出发。


我们这样谈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一再强调,一个完全的充分的健康的个人,最后他才有能力去爱他人或帮助他人,所以前面几个单元,我们希望大家从呼吸里找到自己,我们从自己的身体的重心里找到自己。我们都在谈一个东西,就是自己遗憾的,大家常常会觉得自己这个字谈的太多,是不是太自私了?因为我们在社会里常常大家会觉得自私是不好的,因为这个人不关心他人,只关心自己。可是我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是,我觉得我们如果不是一个充分的完全的个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没有真正充分的爱自己,这个自己处在一个委屈的状态,他对别人的爱其实很难是健康的。


好,这是我们一再的强调,希望每一位朋友能够有一部分的时间一定要挪出来,对自己的身体做很多的照顾,那因此这个身体达到身心灵的全部的完美之后,下面我们才是今天的主要课题,就是我们怎么样跨出去爱其他人的身体。


我这样讲的原因是说,我不相信一个人身体在一个不健康的状况,他有能力担待他人的身体。我记得有一次我爬山,在爬山的当中,因为自己那个时候很年轻,然后也比较急躁,所以下山的时候我就跑得很快。那也有朋友跟我提醒说,小心下坡的时候,因为有时候你这样一直冲,刹不住,其实很容易摔倒或摔伤,所以就冲冲冲,结果后来就踩到一个石子,踩到以后我身体就往前滑了,可是滑了以后,后面这个朋友说,唉,小心。当我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觉得我要立刻站住,不要摔倒,可是我们知道往前滑的力量很大,所以你猛地一刹车以后,我的脚踝整个就扭伤了。


扭伤以后,虽然我站住了,可是这个脚踝受到的压力太大,所以立刻就肿起来,越来越痛,越来越痛,痛到就寸步难行,其实是脱臼了,那么在这样的状况里,我记得那个时候是从嘉义的阿里山半山腰下来的时候,是这个很健康的朋友把我背在他的背上下山的。感觉到说你的身体被另外一个身体背在身上的时候,你跟他身体这么靠近,然后你可以感觉到他承担着你身体的重量,可是他要走得更稳定,虽然他是一个很健康的身体,可是我知道我的身体的体重有多大,然后我给他的压力有多大,可那个时候他必须保有更稳定的呼吸,他每一步踩出去是更稳定的,重心的寻找,他才能够把我背负得非常好,不然我就会从他背上摔下去。


在那个漫长的山路上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今天我等于是变成别人的拖累,我给他找了麻烦,可是如果这个人身体不好,他没有办法负担我的身体,他是足够健康的,可是他足够的健康,所以刚才在山路上他反而不急躁,他不像我那么急躁地冲下山区,因此受伤了。


所以我想这里面有很多个人对身体的反省,而同时也特别感谢有另外一个身体可以担待我的身体,可以背负我的身体,如同有一天后来等到我的父亲或者母亲年纪大了以后,我要去背负他们的身体,当他们已经很难于行走的时候,我看到很多的老年人长辈,可能因为中风以后各种的病的状况,他们非常难于行走,然后当年轻人去搀扶他们。我们注意搀跟扶都是因为,你自己的身体可以有多余的体能的力量,足够的健康去帮助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或者一个人在病弱病痛的时候,你去承担他的身体。所以我们今天谈到说,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伸出一只手,去牵另外一个手,都是因为你可以帮助他人了。


前面我们好几次谈到,我们如何让自己的身体在足够的健康里,我不敢谈今天这个单元,因为今天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跨出来了,我们假设每一个能够跨出来的人,都是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足够健康的身体。你的身体不健康,你没有办法担待他人,你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人,所以因此这是为什么我们在前面好几次如此强调,大家一定要很深情的爱自己的身体,因为这个身体能能够担负很多其他人的病痛,很多人的软弱,能够真正给予他们许许多多的力量。


我自己非常喜欢在台湾闽南语当中,大家称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叫做牵手,我觉得牵手是一个美丽的字,牵手也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形象,就是手牵着另外一个手。我想在很多文化的礼教当中,我们的手对他人的身体变成了禁忌,我们并不敢随便用我们的手去触碰他人的身体,我想大家知道在法律上它是一种禁忌,在道德上它也是一种禁忌。因此我们的手能够去触碰一个人的身体,我们的手能够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毫无羞愧,而且表达着一个温暖的、支持的爱的感觉,那么这个人的手跟你手连在一起当然有特殊的关系。


所以因此我们在讲到牵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名称其实是非常动人的,因为在茫茫的人海里,你选到了一个手,是可以跟你握在一起的,而且可能一生你会握着这个手,在这个牵握当中得到许多的快乐,得到许多的满足。刚才提到说我们习惯的语言当中通常是讲夫妻,可是我也希望牵手可以扩到,就是其实我们对年老的母亲,年老的父亲,我们可以去牵他们的手。我们对于幼小的孩子不太走得稳的时候,你会不放心他在马路上这么多汽车的情况里面有危险,你会牵着他的手,或者你一个生病的朋友,他很难行走的时候,你会牵着他的手。


我希望很多的朋友能够在我们今天谈的牵手这个单元当中,去回忆自己在一生当中牵过哪些人的手,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去牵这些人的手。我相信他是一个非常动人的功课,这个功课里包括了我们的公民道德,这个课程里面包括了我们所有的爱的传达,它可能是亲情,它也可能是爱情,所以并不见得一定要窄化成为一对情侣才能够牵手。


当然我觉得在我某一个年纪的时候,有时候看到年轻的一对爱旅,大概高中、大学的时候牵着手在路上走过,我还是有很多的快乐,因为我觉得里面有一种美丽的祝福在里面,同时我们也知道牵手的相对意义就是分手,那分手当然是一件伤心的事,分手当然是一种遗憾,分手当然是一种无奈,所以因此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总是对牵手有更多的祝福,对分手有更多的遗憾而已。


所以因此我也希望说,大家了解到我们今天谈到身体美学,牵手跟分手都是身体美学的一部分,如何懂得去牵另外一个人的手。我记得有一个画面是美丽的,在我们从小看到婚礼的场所,有时候看到比如说自己的妹妹出嫁了,然后妹妹出嫁的时候父亲其实是伤心的,因为妹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然后父亲很疼她,一直担心这个小女儿将来是不是同样这么被疼爱,一生被宠爱。


所以当她结婚的时候,是父亲牵着她的手走出礼堂的,走过一个很长很长的红地毯,最后把这个女儿交给另外一个男子,那么这里面有一个手的交换,是从父亲的手里交到另外一个男人的手上,那么这里面当然有多少的托付的意义,就是说我托付给你了,这是我最爱的生命,我现在交给你,托付给你,希望从我牵她的手以后是你牵他的手,所以我想这些是人类身体美学里的仪式,而这个仪式是非常动人的,所以因此在这些连续的牵手的形象里,我们就会知道我们要多么多么珍惜,不随便分手这件事。


因为有时候在一个现代开放的社会里,有时候年轻的朋友会跟我说,哎,我们现在分手太容易了,在网站里面认识一个朋友,过几天就分手了,那可是我还是希望大家重新去思考,分手并不只是一个名词,分手是两个手不再能够牵在一起了。所以因此在身体美学上,我特别会觉得牵手里面应该有一种眷恋,分手里面应该有一种遗憾跟无奈。


好,所以它有点像,我们常常提到中国古代,在朋友跟朋友相见的时候,是用圆形,团圆这个字来形容,可是朋友跟朋友分手的时候,是用一个有一块断掉的玉叫做珏,诀别的诀来做分手的,象征的就是它是不完整,它是断裂的。所以因此我们今天谈到牵手分手,我都希望我们在身体美学上更珍惜能够握得到的那个手,更遗憾那个没有办法握到的手,所以因此我觉得在人生上会有很多不同的反省以及思考。


我们从身体美学里谈过了重心,我们认为一个能够找到重心的身体才是一个稳定的身体,一个能够找到自己生命重心的人,他才能够扶持另外一个人。当他扶持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他就把重心发展成为牵手,他可以牵他人的手,他可以扶助他人,用牵手来扩大他生命的爱。可能大家都听过,就是20世纪初期,19世纪末期的一个法国最有名的雕刻家叫做罗丹,罗丹有一件很重要的作品,在巴黎的这个罗丹美术馆当中,你远远看过去就是两只手,两个手有一点微微靠在一起的感觉,那刚开始看的时候,远看的时候我觉得好像是一个人的两个手。


就比如说听众朋友当中一定有很多的信徒,如果你是天主教徒或者基督徒,你大概都有一个礼拜的仪式,这个礼拜的仪式可能是双手合十,合十可能是一个佛教的名称,可是基本上我们把我们的右手跟我们的左手靠近合在一起叫做合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动作所有的宗教里都有,甚至不一定是宗教,你对所有你尊敬的人,你都可以用这个动作,所以这个动作代表了人寻找他的重心,因为你两个手合在一起,他一定在你胸前最中央的位置,所以它是找到重心的端正的感觉,而同时它是你自己的手跟另外一个手的会面。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讲的牵手不一定是牵他人的手,你能够去触碰自己的手,有一种很特殊的感觉,是你感觉你的右手在触碰你的左手,你的左手在回应你的右手,所以好像变成两个个体能够懂得怎么样彼此依靠在一起。


所以罗丹做的这两个手,我刚开始看时候以为是一个人的右手跟左手,可是我在仔细看时候发现不是,他是两个不同的人的右手,所以因此这个作品是为了要强调两个人的接触,所以我的右手跟你的右手靠在一起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个中空的一个空间。然后我看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感动,因为很明显的罗丹要告诉我们说,你的手可以跟另外一个人的手接触碰,而且掌心对掌心的时候,这里面一定有一种爱意在里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现在在年轻朋友当中,比如在学校里,有时候打篮球什么,然后一个球投进了,很开心他们会手跟手碰一下,我们叫击掌,就 give me five 啊,在西方东方都有这个动作,我发现很多年轻人喜欢用这个动作,唉,好棒啊,他们的两个手掌就啪这样打一下。这个动作其实很美,这个动作就是我的开心,我希望你感觉到,我也希望感觉到你的开心,所以好久没见的朋友在路上啊,好久没见了,啪——那个手将碰一下的时候,其实有这样的意义在里面,所以那时候我看到罗丹这个作品,我觉得非常快乐,把自己的右手跟左手合在一起其实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最开心的事,我们会鼓掌,我们的鼓掌就是我们的右手跟左手击打起来,所以手掌跟手掌的相碰都有喜悦在里面。自己的右手跟左手的鼓掌是看到了很美的事的一种鼓励。鼓掌,所以我们说给一个爱的鼓励,大家就鼓起掌来的时候,它是鼓励,可是当我们的手掌跟另外一个人手掌碰在一起的时候,它是一个喜悦的传达。


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身体美学,也都是身体动作里非常可爱的东西,所以我很希望大家能够知道,我们不一定要用我们现在讲话的语言,我觉得可以多一点身体的语言。回到家里很可能是跟你那个一天没有看到的儿子忽然说 give me five,然后你就手掌碰一下,我觉得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就是用那个手掌对手掌去传达一个讯号,它有时候比语言还要重要。


刚才讲到罗丹做这个作品,后来我看到标题,我也很意外,它的标题叫什么?叫教堂,就是我们知道教堂是一个建筑,那我想,哎,奇怪它为什么两个右手合在一起叫做教堂?它其实是一个有点像欧洲的哥特教堂,因为两个手靠在一起以后,中间有一个窄长的一个空间出现,就是手掌还没有贴在一起,只是微微在靠近,可是微微靠近的时候,它那个造型非常像,比如说巴黎的圣母院的那个哥特式拉高的那个教堂的形式。


所以我想罗丹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手可以很温暖的,把它的体温传达给另外一个手,而两个手在一个很和平的状况靠近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宗教信仰的意义在里面。他认为真正的宗教其实是一种爱,真正的宗教其实是一种靠近,真正的宗教其实是一种在两个手接触当中传达的许多体温的讯号。所以因此这件作品给我非常非常深的印象,也使我在今天谈生地美学的时候,更相信手与手可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的一个传达的过程。


我们在今天身体美学里谈了一个牵手的概念,也从我自己的记忆里寻找了各种不同的手与手的接触。那我们也特别提到,在我们很熟悉的语言当中,在闽南语里我们称最爱的、一生会依靠在一起克服生活里所有困难的那个人叫做牵手,可是我今天也希望这个牵手的意义会扩大。


我们共同要做的功课是说我们在一生当中会有多少牵过的手?父亲的手,母亲的手,妻子的手,丈夫的手,子女的手,朋友的手。平常有一个同事,可能在职场里只是同事而已,所以没有亲近到会牵手这样的状况,可是有没有发现在特殊的状况,比如这个同事可能忽然生了一个重病,然后在医院里他非常沮丧,那么正在做所有的医疗上的救助,你到医院去看他的时候很奇怪,你平常没有牵过他手,可是这个时候你会牵他的手,然后握着他的手,跟他说,你要放下心,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的。


那因此我的意思说,有些人你会一生里面好几次牵他的手,牵手变成了一个很习惯的动作,比如说跟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女、兄弟姐妹,可是有的人并没有那么亲,可是在特殊的状况,你会伸出你的援手,那这个援手其实是援助,是帮助,是支持,也是一种鼓励。刚才说这是一个功课,如果我们今天大家一起能够来寻找回忆我们一生当中握过的手,或者说你渴望握的手。


比如说我跟很多朋友说,我好渴望握我父亲的手,因为在长期的过程里面,父亲比较严肃,那对男孩子管教也比较严,所以我有点怕父亲,因为他看到你的时候总是问功课做了没有如何,这个月考第几名?我记得我从小有一种很大的盼望是握父亲的手,可是不太敢,那么反而是父亲老了时候,因为他身体不好了,然后我要扶他,那个时候我就好幸福,我觉得我可以握着他的手,那么甚至也在他临终的床前,我很紧的握他的手,我觉得有另外一种弥补的这种感觉。


我也跟很多朋友谈过,我小时候跟父亲的手的一个很深的记忆,是父亲要求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要练书法,写毛笔字,每一天大概要写三篇的大楷,一篇的小楷。那我记得小的时候因为有一点顽皮,所以其实很难静静地坐在那边,好好地写毛笔字,所以每一次写毛笔字的时候就故意选那个最容易写的,像一、大、人、上,因为笔画很少,所以我就很快的把这字写完,我就跑去玩了。


所以父亲回来的时候,他总是很严格的拿一个红笔在圈,所以哪一笔好,哪一笔不好,最后发现说没有一笔好,就在乱写的时候他就很生气,他就说,好,我教你怎么写字。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读小学,矮小的身体坐在桌子前面,然后父亲就端了一个比较高的凳子坐在我的后面,他整个身体就把我从后面环抱住,他的右手很大,握着我很小的右手,我的右手里面握了一支毛笔,我现在记忆很深,是我小小的手是被他整个很大的手包住的,然后他就说你写字一定要横平竖直,写水平要横平,那写直的线条,竖的线条要很直。他说这就是做人的端正,就是你能够稳定的平衡,你也能够很端正,站得很稳。


所以他就在拉那个线条时候,我就感觉我那个小小的手被一个很大的手掌包在当中,然后在一个有力的手的力量当中在移动画出来的线条,这是我跟父亲的手的一个非常特殊的记忆,那我相信这个也叫做我们今天所说,身体美学里的牵手的一部分,所以牵手可能有的时候大家会把它窄化了。


那我说今天一个父亲疼爱一个女儿疼爱了很久,那最后牵着这个女儿的手走进结婚的礼堂,把这个手交给另外一个男子的时候,这是一个牵手的交换的仪式,可是不要忘记牵手的意义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关心在里面,我觉得有一种身体美学里面最亲密的,最亲近的一种亲情。


好,所以当我们今天谈牵手的时候,一直希望这个意义会扩大,能够扩大到最后,它可能是一个身体跟另外一个人在身体的接触的过程里,如何能够保有很多的记忆,因为我相信一个身体没有过被别人牵过手的记忆,没有去牵过他人手的记忆,这个身体很荒凉,荒凉的意思说这个身体没有太多爱的记忆,所以我会觉得这个身体的动作,体温的靠近本身是重要的,所以因此我也常常会鼓励很多的朋友,就说在我们这样的年龄,他们都有很多孩子,甚至有孙子了。


我常常会跟他们讲说,你用身体去握他的手,触碰他,其实比所有的教训都重要,那千万不要变成说长辈跟晚辈之间只有教训的意义,而缺乏了包容的意义。所以因此从牵手我们也会慢慢谈到,比如说下一次可能会谈拥抱,它可能是比牵手更进一步的。


身体的靠近,我们怎么去拥抱另外一个身体,用拥抱去感觉你对爱的传达,比如说拥抱的抱这个词,大家把它拆开来看,是守的包容。我们一直讲包容,可是你如果不懂得拥抱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我想那个包容还是口头上的包容,而不是一个真正身体上的包容,所以因此我想我们在一系列的身体美学里,希望能够把这样的意义呼唤起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eilin美琳

    助人,先助己

  • 小有孔嘉

    珍惜能够握得到的那手。遗憾握不到的那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