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篇白话文:
第二十一章
通过至诚之性而明了万物道理,这是天性使然;从明了万物之理达到至诚之性,这是教育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诚则能明,明则能诚(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十二章
只有达到至诚的人,才能充值认识和发挥自己至善的本性。能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本性的人,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众人的至善本性。能认识和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够了解和认识万物的本性。能够了解和认识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参与自然生长变化的过程,就可以与天、地并立为三。
第二十三章
那些尚未达到圣贤境界、稍差一等的人,可以从身边一些小的善事做起,逐步外推达到“诚”的境界。心地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日渐显著,日渐显著就会彰明光大,彰明光大就会有所行动,行动则会改变万物,万物则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这就是真诚的人参与万物化育过程。
第二十四章
掌握了至诚之道的人,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国家将要兴兴旺,必然会有吉祥的预兆;国家将要败亡,则会出现怪异反常的现象。祸福吉凶都会在蓍草和烧龟的占卜口中反映出来,会通过官员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祸福即将到来时,好的事情会预先知道,不好的事情也会预先先知道,所以说至诚之人有鬼神那样的(预见)
能力。
第二十五章
至诚者是自己成就自己,而道贝利是用来引导自己的。“诚”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所以君子认为“诚”是最宝贵的(品质)。“诚”并不是成就自己就可以了,还还要成就万物。成就自己就是“仁”,成就万物就是“智”。人性中固有的“德”,是符合内外两方面的道的、所以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第二十六章
因此,具有至诚之德的人永远不会停息,不停息就能保持长久,长久坚持就会有得到应验的表征,有应验的表征就能悠久长远,悠久长远就能积累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能高大光明。广博深厚是用来承载万物的,高大光明是用来覆盖万物的,悠久长远是用来成就万物的。广博深厚与地道相配,高大光明与天道相配,悠久成物就会永远没有穷尽。如果能做到这样,不用表现就会成名彰显,不用行动就会自然变化,不必有所作为就能成功。
天地的运行规则,用一个“诚我”字就可以概括了。天地创造万物纯一不二,天地运行的特点就是广博、深厚、它所生成的物种不可计量。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日之天,这一点光集聚多了,可以达到无边无际的地方。那日月星辰的光芝都在其中,覆盖万物。今日之地,一小撮土集聚多了,及其扩展广厚,承载华山、太岳而不感到重,控制江海的波涛使之不会外泄,万物都承载在大地之上。今日之山,拳头大的石头积累得多了,达到无边广大的时候,草木在上边生长,禽兽在其中栖息,宝藏在里边贮藏。
今日之水,一小勺水集聚得多了,可以变得浩瀚无涯,鼋鼍鲛龙鱼鳖在其中生活,财货由此而产生。《诗经》说:“只有天命,肃穆而不停息。”这大概是说天之所以成为天的道理。(《诗经》又说:)“多么伟大而显赫啊,文王的品德至诚纯一。”这大概是说文王之所以称为“文”,其至诚纯一并永不停止。
第二十七章
多么广大呀,圣人所行之道!它宽广无边充盈世界,使万物发育生长,它的崇高可以达到天穹。(圣人之道)多么丰富呀,有三百条礼的大纲,三千条礼的细目。这些都需要贤能的人才能推行。因此说不具有至高德行的人,至高的道也不能凝结成伟大的成果。
所以君子要尊崇自己心中的德行,又经过“学”和“问”的道路,使自自己的心体达到极广大而又深入事物精微之处,心智高明办事又采用中庸的方法,能通过已知而达到未知。不断增加新知又尊崇礼仪。因此,君子居上位的时候不骄傲,居下位的时候不背叛。国家有道,君子的建言可以使国家兴旺;国家无道,君子能够沉默不语以保自身。《诗经》说:“明白事理,又有足够的智慧(应付时局),足以保全身。”就是这个意思吧!
第二十八章
孔子说:“头脑愚蠢却喜欢刚愎目自用,地位卑微而又喜欢独断专行,生活在当代却又想走古人之路,这样做的人,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不是天子就不要讨论修订礼仪,不要去规定文字。假使天下间车子行驶的轨迹同样宽,书写同样的文字,行为也遵从同样的伦理规范。虽然有相应的地位(天子之位),但是德行不足(圣人之德),是不敢制礼作乐的。虽有相应的品德,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不敢制礼作乐。孔子说:“我讲说夏朝的礼乐,现在的杞国已经不能证明了;我学殷礼,宋国还有遗存;我学周礼,当今时代仍然在使用用,所以我要遵从周礼。”
第二十九章
治理天下的君王只要掌握三种重要的善道,就可以少犯错误。首先要能解决善政的依据问题,因为虽为善政但没有依据,百姓就不会相信。其次是解决行善政的君王威望不尊的问题,不然治道虽善,但没有尊严,百姓也会不服从。
所以君子治国,其善政要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在百姓中得到验证,要考证三代之王的事迹而不相违背,建立制度不能与自然相冲突,要质询鬼神而没有疑惑,百世之后出现的圣王也不会会感到困惑。质询鬼神而没有疑惑,这就是知天;百世之后的圣人也不会反对,这就是知人。所以君子的活动的可以成为天下人的必由之
路,君子的行为可以成为天下人必须遵行的法度,君子的言论可以成为天下人必须遵守的规则。距离君子虽远,百姓可以感受到他的威望;距离君子虽近,百姓也不会感到厌倦。
《诗经》说:“在那边的人不会讨厌,在这边的人不会厌烦。几子乎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工作,才能得到下人长久的赞誉。”君子没有不这样做就能早早得到声誉的。
第三十章
孔子继承并弘扬尧舜的圣迹亦,遵行效法周文王、周武王开创的礼乐制度;上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则,下顺应水土的本性。(孔子的思想)好像天地一样,没有一种事物不被其承载、被其覆盖,好像春夏秋冬四时一样交错运行,好像日月一样昼夜轮流发光。宇宙间的万物共同生长而不相互伤害,万物运行的规则并行而不相互冲突。小德像河流一样各行其道,大德则可以促进万物的共同发育。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第三十一章
天下唯有至圣之人,才具有聪明的头脑和深远的智慧,能够临民治理天下。至圣之人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温柔的心态,可以包容万物;至至圣之人具有坚毅果敢的性格,能够对复杂事物做出决断;至圣之人庄重公正,使人感到敬佩;至圣之人才思缜密,能够分辨是非优劣。
圣人的品德言行如同遍布的源泉,任何时候都可以流露出来,他们的思想就像天空那样高远,像深泉那样不会枯竭。他们出现在民众面前,民众没有不敬重的,他们说话,民众没有不相信的。他们的行为,民众没有不喜欢的。因此,他们的名声在中原各国传扬,并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的地方。凡是车船所能走的地方,人力所能达到的地方,上天所能覆盖的地方,大地所能承载的地方,太阳月亮所能照耀的地方,霜雪雨露所能降下的地方,凡有血气的活人,没有人不尊敬他们,没有人不亲近他们。因此可以说,圣人的思想品德可以与天相配。
第三十二章
唯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有能力掌握治理天下的大纲领,建立天下最根本的道德伦理,知道化育天下万物的道理。至诚的圣人难道道还需要依赖什么外在的东西吗?他有出自本心公的至诚仁德,他有深沉宽广用之不竭的智慧,他有浩大如天的的宽广胸怀。如果不能巩固自己天赋的聪明睿智智达到天德的境界,谁又能够理解这些圣人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