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在苏州的生死之爱
鹧鸪天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老郑/LaoZheng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读我们的老朋友贺铸的一首词《鹧鸪天》。贺铸和苏州关系很密切,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写横塘的那首词,他也得到了一个外号叫“贺梅子”。
杨旭辉/YangXuHui
贺铸,在苏州方志里面记载,他曾经在苏州定居过比较长的时间,在横塘那边有他的别业。他经常在横塘一带看到南来北往的、迎来送往的场景。包括他自己也经常成为送别和迎接客人的一个场景中的人,所以他深有体会。另外,他在城里也有一个自己的居所。当然方志的记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在临顿路,有的说是在昇平桥。经过考证,我个人认为在昇平桥的可能性更大。
老郑/LaoZheng
昇平桥在城西面。
杨旭辉/YangXuHui
昇平桥可能苏州很多朋友未必会去关注它,干将西路上,和学士街交界处那个地方。
杨旭辉/YangXuHui
在昇平桥那个地方,他的居所叫企鸿轩。为什么叫企鸿轩?在这里是指企羡、羡慕的意思。羡慕谁呢?羡慕梁鸿和孟光。
贺铸跟妻子的生活虽然很清贫,但是他们生活的状态也是非常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可能要给大家倒一个胃口,贺铸他跟妻子的生活很风雅、举案齐眉,但是据说贺铸这个人长得奇丑无比,有一个说法称为“贺鬼头”。
老郑/LaoZheng
古代长得不好看的诗人还是有一些的,包括著名的皮日休。据说皮日休也是长得不太好看的,但禁不住人家有才华,诗美就行了。
杨旭辉/YangXuHui
贺铸跟妻子之间神仙眷侣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是是神仙眷侣的生活。妻子去世以后,他非常伤怀,写了很多纪念悼亡的诗歌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最为人传唱的就是这首《鹧鸪天》。这是他后来重来苏州、重过阊门的时候,追怀往事所写的一首作品。
老郑/LaoZheng
这首词非常感人。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他到了人生的暮年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伴侣。
杨旭辉/YangXuHui
这是词的上阙。词的上阙里面有这样两层转换。第一层转换,一上来发出一种感慨,呼天抢地的,指天、呵天、问天。我们同来苏州,但为什么我们不同时离开苏州、不能同来同往呢?当我重新回到阊门,来到苏州的时候,感慨万千,当年过去的情形历历在目。为诗词的下片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伏笔,下片和“万事非”紧紧相扣。这是一个。
接下来三四两句,作为上阙的结尾,他是用比兴的手法来写: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梧桐半死,头白鸳鸯失伴飞,鸳鸯成双成对地出现,但是鸳鸯当中,一对的爱情鸟其中一个已经去世了。后来因为这首词里面这两句比兴非常感人,在清霜洗劫过后,梧桐半死,一半死了,还活了一半,也是指妻子的去世。因为这两句非常经典,后来《鹧鸪天》这个词牌又有一个别名叫——《半死桐》。
老郑/LaoZheng
就是因为这首词来的。
杨旭辉/YangXuHui
词史上有一种很重要的一个褒奖经典佳作的一个做法。某些词人的填的词,某一首作品特别经典,就把这首词的某一个词语,或者一个语汇,作为这个词牌的别称。
我举一个例子,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这个词牌以前已经用,但后来苏东坡写作品以后,词牌又可以称为《大江东去》,又可以称为《酹江月》,就是因为东坡先生写的太好了,所以取其中两个字作为《念奴娇》的别称。
贺铸因为“梧桐半死”这个词用得特别好,受人关注,所以《鹧鸪天》又被称为《半死桐》。
老郑/LaoZheng
悼亡诗,很多时候都写得感情非常地烈。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自古以来就是名句。像贺铸的——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这样的句子,情感的爆发力、感染力,让你读了之后就不可能再忘记。
杨旭辉/YangXuHui
他都是在直抒胸臆的。
老郑/LaoZheng
这种表达可能属于悼亡诗的一种重要特点。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读者会有一种强烈的共情。前面一上来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抒情,下来进入到一种哀婉的诉说的调性,所以它上阙和下阙是有明显的不同的。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原上草,露初晞。为什么有“原上草,露初晞”?那是一个坟场,是埋葬自己妻子的地方。他过去的时候,可能是很早就去。露还没有干,他一早就去看望自己妻子的坟墓。这个坟墓已经修过坟了。古今中国人去上坟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叫修坟。扫墓扫墓,要把杂草打掉,把坟上的土给它培一培。古代是土葬,有的地方还要给坟上戴帽子。
杨旭辉/YangXuHui
用一抔土。
老郑/LaoZheng
“旧栖”,以前我们两个共同住过的地方。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两个地方我都充满了感情,我不能够离开它们,不想离开它们。
杨旭辉/YangXuHui
这是我的一种寄托,精神的眷恋之所在。无论是我们旧日的栖所,还是你现在的坟茔,我都难以割舍。
老郑/LaoZheng
最后——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杨旭辉/YangXuHui
这是极富有生活气息的一种场景。过去的时候这样的场景非常习见,但是也非常温馨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秉烛夜读,你呢是挑灯夜补衣,可是现在你已经不在了,我独卧空床,只听着外面凄风冷雨。即使我的衣服破了,还要谁为我补衣补裘呢?这是一种非常生活化,但是却是最感人至深的一种写作。
这种写法在元稹的《遣悲怀》还有《离思》这些悼亡妻子的悼亡之作里,经常用这种手法,挑灯夜补衣、倚窗沽酒,诸如此类的生活场景。
老郑/LaoZheng
最后一句“谁复挑灯夜补衣”,也有人发过评论:只想到妻子给自己补衣服,照顾自己,你怎么不想想妻子的其他的东西、好的方面。我觉得这种评论有点苛求古人。
杨旭辉/YangXuHui
中国古人对逝者伤亡的诗歌的一种写法,他可能理解有隔膜。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状态,不仅仅对自己的妻子,对自己母亲的思念,往往经常也是这种状态。以前节目我讲过,洪亮吉在母亲去世以后,他请朋友为他画了一幅画,叫《机身灯影图》。因为洪亮吉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他的母亲守寡,带着洪亮吉,把他拉扯大。每天晚上在油灯闪烁当中,洪亮吉在读书,他母亲陪着他,在织布机上织布来谋生,供儿子读书。所以他觉得,母亲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勤勤恳恳的操持家务,陪他读书。机声灯影,这是他最难以忘怀的场景,所以用最平常的、最习见的生活琐事来表现他对母亲的一种思念之情。
我觉得,如果我们今天的孩子对父母平常给你的这种关心,如果能够入心,他也就会关注到这些生活细节。但是很遗憾,现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对父母平时对他的爱,他是熟视无睹,甚至还厌倦、厌烦。我觉得夫妻之间、贫贱夫妻之间这种生活,其实就是家长里短,我觉得这是最真实的。
老郑/LaoZheng
刚才杨老师说了一个贫贱夫妻,这首词里面就提到了补衣,没有钱买新衣,这个衣服要缝缝补补地穿,说明他们是夫妻两个相互扶持着艰难度日的这种状况。贫贱夫妻,但是感情非常好。
杨旭辉/YangXuHui
今天讲家庭的这个和睦,夫妻之间的情感,有的时候不在物质上的一种追求,而是在一种情感上的、精神上的互相的搀扶和依偎。我觉得贺铸跟妻子这种状态是……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苛求说,你怎么老是想到你妻子要为你做什么事,你为妻子做什么?
老郑/LaoZheng
我们对古人也要有同情的了解。现在有现在的价值观,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不能够穿越过去几百年上千年,要求古人和现代人一样来思考问题,持相同的价值观。
杨旭辉/YangXuHui
贺铸家乡并不是苏州,他祖籍绍兴,但是他在苏州生活很长时间。因为妻子死了以后安葬在苏州,他对苏州的眷怀更多的是来自于对妻子的思念和追怀。我们讲爱一座城,因为这座城里的某一个人,我觉得也很重要。
杨旭辉/YangXuHui
我的老师严迪昌先生是上海人,但是临终之前他说,我是最后要归葬南通。因为他在南通有过很多美好的工作经历,他的受挫,他的起步都在南通,而且师母也是南通人,所以他认为南通才是真正他的归属之地。一座城,因为一个人一段的人生经历,都可以让这座城成为你的第二故乡、精神的皈依。
老郑/LaoZheng
感谢大家收听.
杨旭辉/YangXuHui
我们明天见。
老郑/LaoZheng
明天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