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皇极风水3-1: 天干地支概说

09 皇极风水3-1: 天干地支概说

00:00
12:18

        第一节天干地支的基本概念

      天干地支的概念起源久远,相传出现于上古的黄帝时期,是黄帝命其臣子大挠氏观日月盈缩,查五行之机,于是始做干支,并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以记历(历法)。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按照这段记载,十天干的创立,最根本的目的是用来记录时间周期中的“日”,而天干之所以有十个,则是人类最普遍采用的进位模式——十进位制的体现,然而这样处理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月亮圆缺的周期是近似30天,30天就有三轮天干,这样一来同一个天干在一个月中就会重复出现3次,容易出现混淆,于是为了具体的区分一个月的每个具体日期,所以古人又把天干配合上地支,形成了六十甲子来记“日”,这样一个甲子60天,正好是两个月亮圆缺的周期,其中的每一天都可以具体的区分开,而不会出现重复了。

 而十二地支则最早是用来记“月”的,古人发现一年之中,月亮近似圆缺12次,所以他们又创立了十二进位制的地支体系,来记录这种月亮圆缺的周期,这就是十二地支。同时他们又仿照记日模式中天干与地支配合的原则,同样也用六十甲子来记“月”,这样五年有60个月,正好对应一个甲子。再把这种方法推广到记年、记时,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历法体系。

      由上可知,干支最早只是简单的用来记录各种自然节律的历法体系,是用来标示日月运行规律的符号,只不过由于后来易学发展的需要,它们被不断的结合各种时空、空间上的概念,才赋予了干支体系各种“神秘”的内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天干、地支的具体内容:

 

        (一)十天干

         1.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干”的基本意思就是树木的主干。其中十天干的基本意义如下: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2.天干的阴阳属性:

        阳干:甲、丙、戊、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3.天干的五行属性及时空定位:

        甲、乙东方木,时序为春

        丙、丁南方火,时序为夏

        戊、己中央土,时序为长夏

        庚、辛西方金,时序为秋

        壬、癸北方水,时序为冬

 

        (二)十二地支 

          1.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支”的意思就是树木的枝叶,十二地支的基本意义如下: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也,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2.地支的阴阳属性: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3.地支的五行属性及时空定位:

          亥、子北方水,时序为冬

         寅、卯东方木,时序为春

         巳、午南方火,时序为夏

         申、酉西方金,时序为秋

         丑、辰、未、戌四方土,时序为四季。

 

        (三)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又称为“六十花甲子”。是天干地支配合而成的概念,是古人确立的一种60进位制的符号。古人通过对自然节律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综合所有的自然节律,最终所得的最小公倍数就是60,比如说超年节律中,木星的轨道周期是12年,而土星的轨道周期是30年,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而年节律也是如此,一年12个月,一个月30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是60;同理,一天12个时辰,一个时辰30分,最小的公倍数还是60。

       基于这种认识,所以古人就认为“六十”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一个能反应各种周期特点的数字,所以他们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照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六十甲子的干支记时法,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历法系统。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说明最晚在商朝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1. 六十甲子全图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2. 六十甲子纳音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甲戌、乙亥,配山头火;

       丙子、丁丑,配涧下水; 戊寅、己卯,配城墙土; 庚辰、辛巳,配白腊金;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戊子、己丑,配霹雷火;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壬辰、癸巳,配常流水;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甲辰、乙巳,配佛灯火;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壬子、癸丑,配桑松木;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