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兴读书札记】111《愿你慢慢长大》

【周志兴读书札记】111《愿你慢慢长大》

00:00
06:45

《愿你慢慢长大》

读书札记文字版


9月1号是学校开学的日子,每到这个日子,是孩子们紧张的时候,也是家长紧张的时候。在这个日子里,读一下这本书,谈谈孩子教育问题很是适时。其实,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教育孩子的问题。


若干年前,我读过这样一本书,《我给我孩子的10个最昂贵的礼物》,说到有这样一个故事:汤姆和他的好朋友16岁时开始出了问题:超速开车,偷商店的东西。这是那个岁数孩子典型的毛病。有一天,他们被抓到了警察局,他们的父母也被叫来了,好保释他们出去。两位父亲进来的时候,两个孩子正并排坐在一间屋子里。汤姆的父亲过去拥抱儿子,说:“我爱你。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帮助你呢?” 另一个孩子的父亲走过来,二话不说,拉起孩子就是一拳,把孩子打得飞出了椅子,摔到了屋子的中央。


三年过后,汤姆进了大学,正在创造自己的生活。他的朋友则因为试图武装抢劫而被击毙。


这是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故事。其实,全世界关于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一样的。


这本书,《愿你慢慢⻓大》,是一本多人合集。作者大都是知名度很高的人,如梁启超,大家知道,梁家的后代很多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这离不开梁启超的提调。另外胡适、曹禺、丰子恺、钱穆等大家的文章,在当代还有刘瑜、周国平、贾平凹、李银河等人的文章。当然不是说凡是名人就懂教育,而是起码证明了成功人士实际上大都是很重视子女教育的。


现在越来越有这样的趋势,学校教育与其说是考孩子,不如说是考家长。家长要为孩子挑学校,不但自己要辅导功课,要给孩子找课余培训班,忙得不亦乐乎。


前几天,我在家里和朋友们提到教育孩子的话题,我有两个体会,都是和我自己的孩子有关,今天结合这本书说一说。


一个是关于孩子上学受欺负的话题。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都是得宠的,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在学校受到别人的欺负,但是,在学校被欺负又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当然,我说的不是校园霸凌。我的小儿子上学早了一点,岁数小,在学校里就容易受欺负。妈妈很心疼,我当然也心疼,但是我有另外一个看法,我说,孩子在家里是非常受宠的,如果到了学校里和社会上也受宠,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绕自己转的,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得宠的,而学校里不可能宠每一个孩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在学校里感受到了不得宠,或者感受到了某些曲折和某些艰难,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所以,家⻓一听说孩子在学校里受了欺负,大可不必冲到学校去兴师问罪,而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孩子能够得到锻炼,有一个更多元的生长空间。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孩子的独立成长。因为疫情,在美国读书的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回到国内,也有一些留在美国继续求学。留在美国,常常是一个人生活,自己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要解决和别人交往的问题,这正是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好机会。有的家长会这样想,别的孩子有家⻓陪,他们不寂寞,他们得到很好的照顾,而我的孩子一个人在那里,我心里很不安。但是,我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正因为别的孩子都有家⻓陪护,有家长照顾,而我的孩子一个人 在美国独立生活,更能体现他的独立性,也更能锻炼他的独立性,这是件好事。不要去攀比别的家长,对于陪孩子读书,有条件陪当然是可以的,没有条件陪也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看到有利的 一面。我的小儿子2000年生的,18岁到美国上大学,疫情期间大都是他一个人在美国,自己买菜做饭或者 叫外卖,当然也是自己上课,同时他还自己完成了从波士顿大学转学到纽约大学的全部过程,期间还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了两篇文章,都是说关于中国留学生的生存状态的,也涉及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我认为很好。当然,我们如果能在他身边,我也很高兴,如果因为种种情况不能在他身边,他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我认为也非常好。这就是我对于教育孩子的两点体会。


当然,孩子不只是这些问题,还有他的学习问题,有他的全面成⻓的问题,家⻓有责任,而且是更重大的责任。


回过头来再说这本书。


我想说的是,这里说的是成功人士如何把自己的成功延续到下一代?其实,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也是成功。


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成功如何相互推进而不是相互矛盾,这是值得探讨的。


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的,家庭中又尤其重视子女,起码有一大半中国人的奋斗最终是在给儿女奋斗。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两个两难选择:许多人因为事业耗尽了自己的时间,根本无暇顾及家人,简言之,为家人奋斗,却丢掉了家人;而自己事业成功了,盼着子女继承,盼着天伦之乐,就要子女争气,按照“玉不琢不成器”的古训,就要严格要求,而严格要求的结果,又常常使子女疏远了自己。


一般来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而对于爱孩子的父母来说,越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就越会在经济上给孩子补偿,给钱,或者给昂贵的礼物,衣服、首饰、电器,高档的房子、高档的汽⻋,以为心理上会平衡一些。但是这样往往是害了孩子。中国有不少这样的教训,留下的是许多凝练的话:自古豪⻔出逆子;富不过三代,等等。究其原因,很要紧的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今天,中国处在转型期,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新的位置。很多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成功的,但是,我想在上面所说的成功的标准,即财富和职位、学识上面,再加上一个标准,就是要有一个和睦的、积极向上的家庭。其实,这并不难,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