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是江青的老乡,在“文革”期间曾是江青和林彪两大集团的“干将”,他用自己手中的“一支笔”,以无中生有的本事,曾亲手策划和制造了多起冤假错案。贺龙、刘少奇、王光美等一大批党和军队领导人,在康生的迫害下身陷囹圄或蒙冤致死。
其中,曾担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的张邦英,早在1967年时,就因遭受康生的迫害被隔离关押,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恢复名誉,那么他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1910年5月,张邦英出生在陕西省耀县,祖上皆以种田为生。到了张邦英父亲这一代,为了能让儿子做一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不惜举全家之力将张邦英送入小学读书。后来张邦英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西安民立中学。
在他上中学期间,“五四”学生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之下,年仅16岁的张邦英成为了一名进步青年。在当地举行的“农代会”中,他作为进步青年代表,开始向广大农民阶级宣传“抗粮、抗税”思想,并积极投身于反对军阀的斗争中。
从那时起,年轻的张邦英便开始走上了一条崎岖的革命道路。1927年8月,还在上中学的张邦英正式加入共产党,在担任该校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在学生群体中宣传革命思想,他的行为感染了身边很多同学,后来他们都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张邦英以一个革命者的顽强斗争精神,多次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的秘密任务。在向渭华起义前线传递情报时,张邦英知道了大名鼎鼎的陕北革命领导人刘志丹。1928年,从陕北民立中学毕业的张邦英回到老家,他在担任高小教员期间,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
在党组织的支持下,张邦英又秘密地在当地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1930年,张邦英在组织的安排下,在国民党军队中宣传革命,并秘密建立了属于我党的组织,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开展“兵运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工作成绩。
1932年,张邦英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离开部队,开始在家乡耀县担任县委书记,他以成熟的革命思想和过人的行动力,在此期间多次领导农民运动,对该地的革命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1933年,在张邦英的努力下,杨虎城麾下的骑兵团,在团长王泰吉的率领下起义,随后建立了第一支属于耀县的革命武装力量,张邦英担任党代表。后来张邦英率领这支队伍,进入了陕甘照金革命根据地,并被正式编入红26军3团序列。
在此后的抗战中,张邦英率领这支起义部队,在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等人的领导下,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都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张邦英先后在党和军队中担任要职。
建国后张邦英先后任职于陕南军区、西北局、华北局等地,并于1950年1月,担任陕西省委副书记、政府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后来又被中央调至新疆,在他担任新疆分局第三书记时,积极带领当地农民恢复和开展农业生产,为当地的教育、文化、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实际上张邦英的人生和革命经历,如果用一句话去总结,应该是“一生屡创传奇又屡遭磨难。”在“文革”时期,被康生诬陷后命悬一线,但这些所谓的不幸和磨砺,并没有摧毁张邦英的革命信念和对党、国家的忠诚。
早在“文革”之前的1954年,张邦英就曾受到“高饶事件”牵连而被审查,在那个一眼望不到边的审查岁月中,张邦英以一个老党员的精神挺了过来。调到北京工作后,他又被康生点名批评,并在康生一手策划的“刘志丹小说”审查案件中,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从1967年开始,张邦英每天都要写检查、交代问题,而且还要面对无穷无尽的批斗,自此期间人格、心理和身体都饱受摧残。1978年,张邦英终于获得了“平反”,在恢复名誉之后复出工作,担任民政部副部长。
后来有人采访他时,谈到了那段长达11年暗无天日的岁月,张邦英对此却只是淡然一笑,似乎曾经所有的曲折和磨难,早已经风轻云淡了。2010年6月,年逾百岁的张邦英因病去世,只留下了一本类似回忆录的《片断回忆》。
致敬真革命者陕西老区老革命领导张邦英!!!
张邦英(1910.05~2010.06),男,陕西省耀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部长级待遇)。党的第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特邀代表。
只是声音好象有气无力
你现在才说,早干什么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