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问道心得《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作者: 赵妙果 2022-11-21
主播:笑口常开好运来A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释】:和解大怨,必有余怨,如何妥善处置呢?圣人保留契约,不强行索取。有德管理契约,无德追逼契约。上天之道不分亲疏,总是帮助善良之人。
问道心得
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善,像水一样利益于万物而不争,并且从不争功显示,从不自我标榜;待人处事始终“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样的善行合于道、同于德。
二、能够善待不太喜欢的人并不代表我们虚伪,而意味着我们的内心成熟到可以容纳这些不喜欢。化解大怨要守柔弱之仁爱爱,不要轻易动杀机;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激化后才想起亡羊补牢牢。
三、放弃是另一种智慧能力,不放弃是另一种死路一条。认为自己了不起而轻视别人,是愚蠢的、失道的。事凡有果,势必有因。只有和谐的因,才会产生和谐的果果。不要以为做人柔弱会被人看不起,正因为别人没把我们放在眼里,所以才是我们生长的好契机。
四、产生争执或矛盾,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只是他的心胸比对方更广大。上善之举是积德不结怨。
五、恨一个人或恨一件事时,我们就将自己与之捆绑在一起。但仇恨并不一定能伤害到对方,却一定会伤害到自己。抱怨、计较、埋怨都是心智需要成长的表现。仇恨、怨心都是不祥之事,应以化解为上策策。
六、社会不公平,不要抱怨,我们首先就是要做好自己;自己做不好,自己就先不公平。有时热心真诚会受到伤害,但还是要热心真诚;有时正人君子会举步维艰,但还是要做正人君子。我们所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以德化怨,为他人多做好事。
七、道是浩瀚无边、无处不在、有理有据据、可行可用的,用我们的有德去叩开幸运之门吧。常怀慈让之心,能让人从恐惧忧愁、匮乏局限、躁动不安中解脱出来。
八、顺缘、逆缘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爱我们的人给了我们感动,我们爱的人让我们学会了奉献;我们不喜欢的人教会我们宽容与接纳,不喜欢我们的人促使我们自省与成长。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很近,我们所给予的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九、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靠近“永恒的道”,哪一条路比较好?殊途同归,走自己的路。好的信仰不是让我们失去自己己,读《道德经》是为了找到自己,这便是智慧与迷信之间的区别。
十、成为最好的自己,回归自己生命轨道道,资源将不断流向自己。一个人永远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东西,得到一件东西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它。一个人的财富,千万不可大于自己的功德。一旦我们拥有的财富大于自己的功德,或者反过来说,我们的功德配不上自己财富时,就会发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人生真的不必那么焦虑,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别人欠你的,上天都会通过其他途径补给你!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成为一个好人,是老天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有德之人,就事论事,事毕则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无德之人,则盯着别人的过错,揪着别人小辫子不放,小事也会闹成大事。人的心可以无限大,大到涵容天下;也可以无限小,小到容不下一粒沙子——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大了。今天,我们一起进入《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来探秘本章隐藏的三条宇宙生命规律。
规律一:德行深厚,可以调和大怨。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老子说,如果人与人之间累积了大量矛盾盾,即使能“和大怨”,但仍会留下很多埋怨和祸端,也就是“安可以为善”。为什么呢?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讲:“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应累积这么多的矛盾——一旦嫌隙生成,就算调和平复,但就像破镜重圆,中间毕竟还是多了一条裂缝。比如环境问题题,如果先污染了,再来治理,其难度之大,难以预料;而且能否恢复如初,都是未知之数。所以,留下痕迹,就不能算是是“至善”了。因此,我们平时做事就要小心谨慎,对友情、亲情、恩情都要视如珍宝、小心呵护。别等到心里有了怨怼之后,再想办法去解决。这就跟钉子钉在墙上一样,即使你拔出了钉子,但那个眼儿还在。至善是什么?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所以能够“善行无辙迹”。生活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以前关系最好的朋友,最后成了伤你最深的敌人人。为什么呢?因为大爱和大怨,是一对阴阳,互相对立,也可以互相转化。德行浅薄的人,好计较,容易走极端,开始能有多爱,后来就能有多恨,于是就从大爱走向了大怨。而德行深厚的人,凡事都不计较,不但自己不会与人积怨,而且还能帮人化解矛盾,这样的人运气自然不会差差,做什么事都更容易得到贵人相助。
规律二:就事论事,可以化解矛盾。
【原文】:“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老子说的“左契”是指签订契约后,一撕两半,左边的由债权人保留。“不责于人”就是一个人哪怕对大家、对天下都有恩德,也别觉得大家都亏欠你,还是要保持谦下。所以这句话就是指圣人即使拿着借据,是在纷争中占据主动的一方,他也始终保持谦和卑下,宽宏大度,不与人相争。为什么呢?因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彻”指周代的税法。这句话是说说,有德之人即使有理,也不会咄咄逼人人,而是以无事取天下、以无为化万民;而无德之人,则会死扣字眼、设立繁复的条款制度,严苛地对待他人,以保障自己一点亏都不吃。司契和司彻,代表了两种态度:一种是和缓宽容,另一种是苛刻残酷。这两种人生态度,哪一种容易积怨,其实一目了然。“圣人执左契”也可以引申为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生活中的很多矛盾,都是因为把事情无谓的扩大化造成的——本来只是小事,有人却借此转为人身攻击,或者牵连一大片无关人员,你搞出个朋坐族诛来,那事情能不变大吗?所以,有道之人事毕则过,不会放在心上。只有小人才会耿耿于怀,以至于心中不断把事情放大,最后怀恨在心,非要伺机报复不可……
其实,养成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习惯惯,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因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每个人也都在不断的改变中。我们要允许别人犯错,更要允许别人完善自己,这看似宽容了别人,实则是放过了自己。
规律三:成为一个好人,是老天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原文】:“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里的“天道无亲”与“天地不仁”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天道是公平、没有偏私的的。而人的心里经常有一种移情作用——心情好时,觉得风含情、水含笑;心情差时,放眼望去,全是愁云惨雾……这就是将人的主观情感投射给外境,把宇宙加以人情化的结果。但老子指出了天地对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会因为你做了好事就来奖赏你;也不会因为你做了坏事,就来惩罚你。
既然天道无亲,那为什么“常与善人”呢?这并不是说有一个人格化的老天爷来赏善罚恶,而是指善人之所以能得到天地相助,看似免去了很多灾祸,这都是因为他顺应自然、遵循大道、自化自为的结果。所以,从世间法来看,好人看似总是吃亏;但如果从出世间法来看,好人早已得到了最好的报答——我们这一生能成为一个好人,这已经是天之道给我们最大的奖励了。所以,好人根本无需别人的奖励和表扬,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最好的!
所以,如果用“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境界去管理、去治国、去做事,就不会有大怨;如果用“有德司契”的境界去为人、去处事、去炼心,就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好人。对于好人来说,福虽未至,但祸已远离。
【原文】:这就是《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全文中所说的:和大怨,必有馀(yú)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qì),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腊八节 | 习俗,来自远古的一封信
“ 连载01:从习俗开始,与祖先对话
——习俗,关乎国人的信仰、生死、善恶等所有观念
【篇首语】
今天,我们要拆开一封来自几千年前的信,写信的人是:中华先祖
咱们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她的年龄有多大呢?如果从中国出现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算起,中国有41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开始算起,中国也有2241年的历史了。在这么久远的历史长河中,祖先是怎么生活的?那个年代流行什么?我们没法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但祖先给我们寄了一封信,送到了每个中国人手里——这封信的名字叫“习俗”。
所谓“习俗”就是“习惯”与“风俗”,这是从古人的三观中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和流行趋势。走进习俗,了解习俗背后的故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将在我们面前拉开序幕。因为,这封信的背后,就是中华文化的根。
【腊月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又称“腊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在我国北方,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所以到“腊八”这天,也就意味着正式拉开了中国人过年的序幕。
腊八的“腊”字,最原始的意思是年终祭祀,也表示去旧迎新。在《说文解字》里是这么解释“腊”字的:“冬至后三,腊祭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这天以后,连续三个戌日,都要作为祭祀先祖和五位家神的重要日子,这五位家神是指门神、户神、宅神、灶神和井神。在《礼典》中也记载:“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是说在岁末之际,子孙应该向祖先、家神贡上祭品,汇报一下功过成绩,也分享一下丰收喜悦;同时,祈求上苍护佑,让下一年继续平安顺利。据说,这个习俗是从距今近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开始的。那时,每逢岁末末,诸侯都要以各种猎物献祭,表达敬畏畏、祈求平安。由于“腊祭”是在农历十二月进行,所以这个月被称为“腊月”,这就是腊月的由来。
【腊八的故事】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桑大国,人民非常勤劳。但到了腊月,民间有句谚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寒冷的天气已经不适合耕作了,所以就有了“冬泳闲”之说。不过,农事上虽然“闲”了,但生活节奏倒并未放慢,因为,眼看着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就要到了,人们都满怀期盼,开始为春节忙前忙后了。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富有魅力的。为了过好年,大家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做各种准备——既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比如采买年货;也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比如祭祖拜神;当然了,还要做好关系上的准备,比如从帝侯将相到寻常百姓,都开始忙活着团拜和慰问,彼此送上祝福和礼物。总之,腊月几乎可以算是中国人最快乐、也最忙活的时间段了。
腊八的第一个传说:赤豆打鬼
腊月里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对上一年做好总结,再给下一年开个好头而来。腊八,是腊月里的第一个节日,这一天,中国无论南北,几乎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最古老的传说,相传来自上古时“赤豆打鬼”的风俗。这个鬼是什么鬼呢?要说起来,他们的来历相当不凡,用现代的语言来说,那都是标准的官二代!
那时,主管北方的天帝是黄帝的孙子,位列上古五帝之一的氏。颛zhuān(专)顼xū(书)治理国家很厉害,但教育孩子不太行,据说他的几个儿子死后都变成了恶鬼——老大变成了疫鬼,专门散布瘟疫;老二变成了魍wǎnɡ魉liǎnɡ,不是吓唬小孩,就是让人生痔zhì疮chuānɡ;老三是送穷鬼,进谁家的门,谁家就厄运连连,最后一穷到死。这三个儿子已经够要命了,但除此外,还有个老四叫梼tao杌wù,常年盘踞在四大凶兽榜上,搅得天上地下叫苦连天。按说四个儿子如此不成器,颛顼这个父亲应该出来管管。但据说颛顼特别护短,经常替儿子们掩盖恶行。为了不让儿子干的坏事被上天发现,颛顼派人去隔断了天地之间的通道,从此断绝了人与神的往来,让民间疾苦上告无门。这么一来,结果可想而知:不争气的儿子为祸人间,护短的亲爹只手遮天,最后必然导致人神共愤!当时,最看不惯颛顼的就是水神共工,于是双方爆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但共工打不过颛顼,他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支撑天地的巨柱——不周山。
这下可好了,“天柱折,地维绝”,共工这一撞直接把天给捅漏了,漫天洪水倾泻而下,天下百姓全都跟着遭了殃。于是,后面就有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这些都是远古的传说。但在古代,人们普遍相信鬼神,认为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疫鬼作祟,据说它们天不怕地不怕,却怕赤豆。所以,老百姓为了提防被颛顼的几个儿子祸害,每逢腊月初八这天,就以赤豆熬粥,主要是为了祛除疾病、开门迎吉,所以就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这个传说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慢慢成为了每逢腊八就熬腊八粥的风俗。其实,从去病安神的角度来说,吃赤豆确实有这些好处——这还真是科学,而不是迷信。
首先,赤豆能养心安神。赤红色入心经,适当吃赤豆有很好的滋补心经、养血安神的作用。尤其对于心烦不寐、失眠多梦的人,适当吃赤豆对提高睡眠质量有很大帮助。其次,赤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痈的yōnɡ的功效,对肿毒、溃疡有很好的疗愈效果。从这两点上看,“赤豆打鬼”这个习俗还真对应了颛顼家几个儿子为祸人间的传说。其实,每个传说背后,都有隐藏的答案。传统习俗,是祖先从远古给我们寄来的一封信,每个习俗背后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隐藏着祖先想要告诉我们的答案。我们的所有习俗都连接着中国文化的三观:生死观、善恶观和整体观。
第一,生死观。
人生,最大的事情是生死,最重的功课是活好、走好。我们做每件事、说每句话,都是在经营生命。“生”就是创造机会,会,“命”就是格局限制,正视命,才得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才能对人生有正确的认知、正确的选择、正确的践行行,让自己永远不入死地。像颛顼这种虽然贵为五方天帝,但纵子行凶、引发大战战、危害黎民,他不让别人活好,那他自己也活不好;活都活不好,自然死得也不好。相传,后来在共工与伏羲的天兵合围之下,颛顼最终被困死在不周山。他死后后,曾借山蛇的身体转世,但重生后却法力全失,他的天帝生涯最终也因多行不义而宣告结束。宇宙规律很玄妙,《道德经经》中说,有一股“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损”的平衡规律,始终在掌控着万事万物物。只有那些不自生、不为自己的人,最后才能长生。因为,他们身上没有“死地地”——所谓“死地”就是私心,私心越重,死地越多。
第二,善恶观。
《道德经》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这句话很重要——即使那个人是神神、是天帝,只要他违背了天道、丧失了人心,也必须面临天道的审判,承担作恶的结果。在正义面前,天道从不缺席。
中国文化非常积极,只敬畏天道和祖先,认为:神和人是一条线上的两个端点,人若遵循规律,亮化品质,每个人都具有神的力量。人是神的学习状态,而神则是规律的守护者。如果神不顺道而行,就像法官徇私舞弊一样,不但无法继续留在那个位置上,还将招致更严重的惩罚。其实,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三分地:您种善良,就是善田;您种恶毒,就是恶田。无论种什么,假以时日,您都会收获自己种出的果实,这一点是分毫不差的!人一定要守护好自己善良的心,因为,心能造天堂,也能造地狱。
第三,整体观。
中国人受的教育一直是“只要为了集体,甘愿牺牲个体。”这是古圣先贤在参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衡法则后,为子孙留下的告知“平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就是一种平衡运动动,永远在失衡与平衡之间来回摆动。所有的事只要一过度,就会受到自然的裁决决,就像偏心的颛顼受到了众神的讨伐,最后被推下神坛,黯然离场一样……平衡是大道的根本属性,按照道的方式去为人处世,我们才能成为生命的王者。“平衡”就是让整体和谐,让众人受益,让大家牵起手来一起向前走。这样看似自己吃亏了,实际上,天地就是因为无私,才能天长地久;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幸福常在?正是因为有私。人生,就像拉弓射箭,若瞄不准靶心,这辈子拉多少次弓都没用!中国文化能走过千万载的历史长河,至今仍然熠熠生辉,正是因为骨子里那股天人合一、整体和谐的理念所致。所以,真有智慧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始终能守住平衡。i如果不去探究传统习俗背后的故事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腊八粥而已,居然与共工撞不周山、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联系在了一起。其实,中国所有流传下来的习俗背后,都是祖先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的名字叫做“道”。
腊八的第二个传说:纪念释迦牟尼
据说,腊八这天喝腊八粥的习俗,也和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有关。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了贵族生活,出家修道。最后历经苦难,在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古印度人为了铭记佛祖成道日,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粮粥作为纪念。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这个习俗也被带到了汉地。每逢腊八,寺院里都会熬制杂粮粥,用以施舍穷人和信众。慢慢的,很多人都认为腊八粥代表着吉祥和祝福,所以不仅自己去寺院里食用,还带回来给家人一起享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地传播到了民间;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的风俗。
腊八的第三个传说:纪念岳飞
关于腊八粥的传说很多,据史料记载,这个风俗从宋代以后,越来越兴盛。这就与我们要讲的第三个关于腊八粥的故事有关了——那是源自人们对一位英雄的怀念。
传说,当年岳飞北伐抗金,带兵入朱仙镇时,正值寒冬腊月,岳家军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当地的百姓得知以后,争相把自家的五谷杂粮送来煮粥,为将士充饥。有了这份军民鱼水情的激励,岳家军随后以少胜多,大败金军,取得了南宋北伐关键性的胜利,那天刚好是腊月初八。朱仙镇之役,是岳飞北伐的最后一战。此战中,岳飞出奇谋,打得金人主力溃不成军,眼看收复首都开封指日可待。但这场辉煌的胜利,却在宋高宗十二道召回金牌之下戛jiá然而止。l接下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位伟大的英雄冤死在了风波亭中中……岳飞死时,南宋已经向金国俯首称臣、割地赔款,将淮河以北、包括岳家军收复的所有州郡全部划归。传说在岳飞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岳飞的怀念与追思,就在腊八这天,依照岳家军当时的情形,把五谷杂粮煮来吃了。慢慢的,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开始煮腊八粥。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腊八当天,帝后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赏赐腊八粥,向寺院发放米果;北京的雍和宫,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腊八仪式,由王公大臣亲自监督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一来祭祀祖先,二来全家享用,三来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节,逐渐成为了中国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以及驱邪避凶的重要节日。
“ 腊八节的意义:连根
其实,腊八节的意义和所有传统习俗的内涵一样,都反映出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连根”文化。什么是“连根”呢?生命就像一颗大树,必须深深扎根大地,才能茁壮繁茂。树的根,在有形的土中;那人的根在哪里呢?人的根,在无形的道中、在所有的关系里
中国人向来很自信,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祖先找到了生命的根,并对此深信不疑——这个根就是孕育万物的宇宙规律;这个“根”具有创造、广大、平衡的伟大力量;只要守护好这个“根”,生命就可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说:“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这句话的大意是:管理生命、立于天地,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简约守朴。只有简约守朴,才叫早日服从大道;只有顺道而行,才能积功累德;只有积功累德,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无不克,意味着力量不可估量;这份力量是立国之本、立身之本,有了这种力量,才能天长地久,这就是连根。所以,中国人是打不倒的。因为,不管面对什么困难,中国人总是有一股善良、坚韧和奋斗的精神传承在——这就是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信仰。
【如何连根】
实际上,在中国所有的习俗中,都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与大道连根的特点。连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感恩——感恩天地,感恩祖先,感恩万物生灵!
在中国所有重大日子里,第一件要做的事永远是连根。家族要带领子孙祭拜先祖,国家要率领民众祭奠英烈,以自己的敬畏来感恩天地万物、感恩伟大祖国、感恩社会大众、感恩父母祖先,感恩一切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也感恩磨砺我们的人!只有感恩的心,才能敲开通向天堂的大门。
中国人心中,“家”永远排在第一位。父母要给孩子留一个好样子,孩子要让父母光耀门楣,我们做什么都不是为了自己。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祖先的肉体虽已化为尘埃,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还活在后人心中,我们彼此之间的福址始终相连——他们曾做过的一切,一直在影响我们;而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也会受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家规、家风、家训、家国情怀,就把每一个人与家、与国、与天地紧紧联结了起来。这种连根的力量非常强大!没有根,人生会走偏;没有家,生命将流浪。如果您遭遇了与伴侣、朋友、伙伴关系上的不顺,或者财务、身体等方面的障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家修复与父母的关系,接受父母的祝福——生命就是关系,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基础。
既然腊月已至,不如给自己制定一个“连根”的小目标吧:
第一,每天主动拥抱一下长辈,对他们说一声:“我爱您”
第二,无论长辈为您做了什么,都对他说一声:“谢谢您”
第三,每天去挖掘一个长辈的亮点,并与他分享您的发现。这都是举手之劳,但如果您能坚持28天,生命就会出现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您愿意尝试一下吗?“连根”不仅是与某个人连在一起,更是与心中的道连根。地大道的特点是公正严明、不偏不倚。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欠人,天不欠人”——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在腊八这天,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习俗:泡腊八蒜。据说,腊八蒜的蒜的“蒜”字和计算的“算”字同音。腊月是年底,各家商号都要在腊八这天算总账,把一年的盈亏计算清楚,简称就成了“腊八算”。算完以后,债主要给欠钱的人送信,告诉他该还钱了。但毕竟快过年了,人都好面子,所以债主就用大蒜的“蒜”来回避这个算账的“算”,既表示善意提醒,也显得有理有面。所以,北京城有句谚语,叫:“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
i
过去的老北京城里,临近年关时,走街串巷买什么的都有,可就是没有卖腊八蒜的的。为什么呢?您想啊,过去货郎卖东西得吆喝,可这腊八蒜怎么吆喝呢?要是直接喊一嗓子:“腊八蒜来了!”那不就成了到街上喊着催债吗?大过年的,谁说话这么不吉利、不讨喜,生意都肯定好不了了。1所以,腊八蒜这个东西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动手泡。这也意味着,年底了,别等人家找自己算账,自己先反思总结一下:下:“我这一年有什么功过得失?有什么盈亏损益?明年我该怎么来调整?”其实实,腊八蒜的意义就在于让大家明白“因果”: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这是老祖宗睿智又朴素的告诫!
敬畏因果,也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敬”就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所以去努力追求它;“畏”则是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所以绝对不去触碰它。祖先通过习俗,所揭示的秘密就是:人一定要顺道而行,才能得道多助;一定要与大道连根,才能获得健康、自在与圆满。因为,道是总规律、总本源、总力量——道是创造、广大、平衡的大爱;也是温暖、光明、和谐的感觉。如果您关注内心,亮化品质,那就是与大道连根的开始。这个根如果连上了,您就会具有“不召而自来、不言而善应、不争而善胜”的伟大力量;您生命中的很多卡点,都会在连根的过程中被自动化解。
【腊八的祝福】
关于腊八的习俗,就先分享到这里,最后为您送上腊八节的祝福。人生中有形的腊八粥,有着特定的配方,美味可口;而人生中无形的腊八粥,则需要自己来调配。如果您能保持觉知,在心中放入敬畏、感恩、清理、立德、微笑这几味配方,那它不仅能温暖自己的心,还能温暖周围的世界
至此腊八之际,就让我们一起称一两开心小米,抓一把吉祥花生,拣几颗健康红枣枣,挑两粒幸福莲子,加半勺甜蜜清水,用精进之火,炖成一锅香甜的圆满腊八粥吧。请您尝一口,祝您一切顺利;尝两口,祝您永远安平泰!
道德经学用悟道心得
和谐身心,我的责任
和谐家庭,我的责任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
和谐社会,我的责任
欢迎新老朋友,明天继续收听和关注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