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鸡

田鸡

00:00
05:51

田鸡

 

田鸡,其实就是蛙。记得小时候,住在平房胡同里时,一到周末,总有卖田鸡的小贩,走街串巷吆喝着叫卖。卖田鸡的小贩很有特点,骑一辆前面带加固的二八自行车,后面托架两边各有一个方铁筐,里面有备好的田鸡。田鸡都是收拾好的,不带皮,只有后背和腿儿,五个穿一串,一块钱一串,那时不算便宜了。由于田鸡主要是腿儿上的肉,所以,卖田鸡小贩吆喝一般都喊:“田鸡腿儿喽!”每次我听到这种吆喝声,就会拉着爸爸出去,给我买两块钱的田鸡脚儿。爸爸很会做田鸡,裹点面,用油炸一下,然后再按红烧鱼的做法一做,真挺好吃,每次都会吃很长时间,不仅把肉一点点都啃光,还要把田鸡骨头上的脆骨都吃掉,味道真是不错!但是,好景不长,上小学后,国家禁止捕杀蛙类,见到就抓,而且也广泛宣传,蛙类身体里有很多寄生虫,吃了会生怪病,难以医治。所以,在我的记忆里,从上小学直到大学毕业,我没再吃过田鸡。

 

没吃过田鸡,但见过蟾蜍,就是癞蛤蟆。上初中时,生物实验,有一课是解剖青蛙。老师先放了录相,录相里,青蛙不大,用左手的十指和中指夹住青蛙的上肢两腿,用无名指和小指夹住下肢两腿,然后用解剖针扎入延髓,青蛙瘫痪后再解剖。等我们做实验时,老师遗憾地告诉我们:“没有青蛙了,只有蟾蜍,不过没关系!就是个头大了点,后背有癞,小心不要让癞水滋进眼睛!”然后,就开始发蟾蜍。等发到我这儿,妈呀,哪儿是小青蛙呀,足有一只活鸡那么大,我和一个女生同桌,当时女生吓得直哆嗦,我只好挺身而出接过蟾蜍,说实话,我也吓得够呛!那蟾蜍虽然让我用手指夹住上下肢,但根本不像录相里的青蛙那么老实,不停地动。我手直哆嗦,勉强夹着,旁边的女生眼泪都下来了。突然,那蟾蜍,可能是被我夹得不舒服,使劲扭了一下它的大肚子,动作确实挺夸张,旁边的女生竟吓得尖叫一声。蟾蜍劲儿大,女生分贝高,我当时就惊着了,大叫一声,直接把蟾蜍扔到前面砸到黑板上,这下好了,蟾蜍口洽鲜血,不醒蛙世,我也不用扎延髓了,直接解剖了。那次丢人丢大了。

 

工作以后,我有一段时间常去黄山,黄山有一种特产叫石鸡,是生活在山石缝里的蛙,用当地的做法制作,十分好吃,而且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再回到北京时,发现满街都是牛蛙,各种做法,在簋街还很流行吃牛蛙火锅。但牛蛙要比原来的田鸡大很多,肉也粗,明显是吃激素长大的。那也没办法,听说田鸡这种中华青蛙还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只能吃牛蛙了。

 

几经实验,发现用牛蛙配传统酱爆田鸡的做法,效果还是不错的。选点爽口菜,如藕或荸荠。切成小块,先用开水焯一下。牛蛙沿骨缝切成小块,加淀粉裹一下,然后用五成热的油,中火滑一下,盛出来备用。重新起锅,放油、葱末、姜末,炒一会儿,加甜面酱、料酒,炒酱,然后,放入准备好的牛蛙、藕,大火爆炒,加糖、鸡精,千万别再放盐了。炒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牛蛙炒老了,差不多就可以出锅盛盘了。这种做法自认为还不错,反正我儿子能吃一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