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和采访多地群众发现,部分免费的博物馆门票竟然成了“商品”。
每逢节假日,很多原本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都存在官网预约门票难,而黄牛在网上倒卖免费门票的情况。倒卖价格与博物馆的受欢迎程度相关,每张少则5元、10元,多则一两百元。
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早在2008年就有明文规定。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而这也是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后,在文化上实行惠民政策的重要体现。截至今年5月,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已达5605家,占博物馆总数的90%以上,许多博物馆的观众增量达到免费开放前的数倍。
应该说,博物馆免费开放总体上呈现出安全、有序、平稳的态势,社会反响良好。实践证明,免费开放加快了博物馆融入公众生活的步伐,调动了社会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改变了许多博物馆冷冷清清的局面,充分发挥了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职能。
然而,一些热门的博物馆却一票难求,与一票难求相对应的,却是黄牛党大行其道。
博物馆之所以会出现黄牛党,反映了供求关系中的某种供给短缺现象,即门票的有限性、稀缺性。要知道,当初博物馆收费的时候,部分博物馆也曾一票难求,免费之后,稀缺性就更加显著,导致黄牛党乘虚而入。
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并不是问题,相对于海量的参观人数,即使再怎么加大门票的供应量,也难以解决。但问题是,在预约全满的情况下,黄牛党是如何拿到票的。尤其是在实名制的前提下,这其中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内部交易链条,比如内部工作人员自己有预留,或者与关系户有预留,恐怕是需要厘清的问题。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社会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设施。如今,却有人拿着公共权益做交易、做生意,这不仅侵害了公共利益,还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博物馆和相关职能部门都不应该坐视不管。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热门博物馆不妨适当增加门票预约的透明度,实时显示票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同时改进出票系统,门票预约一旦完成,参观人的个人信息立即显示在票面上,入馆时需要人、证、票合一,方可进入;或是延长预约周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门票的供应量。
另一方面,公安部门也不妨加大网络巡查和监控力度,对于贩售门票的黄牛党,加大惩治力度。同时调查博物馆可能会出现内部交易的部门,必要时由司法部门介入。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有利于保障社会公众基本文化权益,也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过,这其中必然面临一系列必须克服的难题,如何平衡加强管理与改善服务二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博物馆决策者的智慧和魄力。
实现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博物馆工作者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创新实践,才能将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做好、实事做实。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