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生活是解药还是毒药?|睡前聊一会儿

“+-×÷”量化生活是解药还是毒药?|睡前聊一会儿

00:00
06:29

小小一块智能手表,仿佛对我们的生活作息无所不知,抬起手腕的这一刻就能看到:我的心跳是64次/分钟,昨天一共走了8254步,睡眠时间6小时46分,中途醒来2次。此外,从考试复习、工作时间,到阅读书籍、戒糖戒烟,再到日常记账、年度花销,各种应用帮助我们统计日常点滴,生活中一切仿佛都能被量化。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量化生活。

量化生活,指的是通过研究分析数据指标,追踪记录个体行为,实现个人生活的数字化。在一家网络平台的“量化生活”小组中,有超过22000名活跃用户,分享着自己的故事。他们量化身体,监测健康状况,记录运动表现;他们量化时间,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工作效率;他们甚至量化情感,直面内心需求,摆脱亲密关系中的精神内耗。量化生活是一种自我监督与管理,也可以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窗口。在数字时代,打卡运动健身、分享飞行轨迹、记录阅读书目,让人们分享生活、表达自我,进而与趣味相投者建立联系,满足社交需求。

事实上,量化生活并非新鲜事。曾国藩在日记中,经常写下每天看书和练字的数量;本杰明·富兰克林也喜欢用图表和便条记录自己如何分配时间。但量化生活成为习惯、成为根深蒂固的思维,却得益于工业时代与科技革命的浪潮,归因于数学工具对很多领域的重塑。时至今日,随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量化生活不再需要繁琐的统计,不用求诸专业的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数据。正如歌曲《数字人生》所唱:“凭号码来认识/你的IQ/你的身家/你的体魄/你的一切!”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提升效率与竞争优势紧密相关,“参数优化”成为个体的重要追求。人们往往希望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目标导向的量化促进了资源的精细管理,有助于人们高效科学地掌控生活,通过标准坐标轴检视自我、提升自我,打造更加自律的人生。

有趣的是,当手环里的体脂数据出现波动,我们会紧张;当时间管理应用中设定的目标没达成,我们会挫败;当朋友展示的健身强度远超自己,我们会气馁。跟自己比,跟他人比,量化生活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要看到,生活本不是竞赛。每个人的天赋和处境不尽相同。过度的自我量化,就可能抹杀个体差异,夸大理想状况,制造额外焦虑,只看得见数字的加减乘除,却忽视了生活的五颜六色。

此外,尽管认识“量”是把握“质”的重要方式,但数据不是万能的。正如学术研究中,搭建不同的模型、统计不同的数据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量化生活的结果也不可尽信。比如,减肥只减摄入食品的热量,就容易忽视身体代谢速率;工作只计算加班时间多少,就可能忽视干活效率高低。更何况现实中,挑动人们脆弱神经的不少数据,来源并不可靠。有研究发现,可穿戴设备测量跑步时的卡路里燃烧值,误差可能达到40%;有的“一天三万步”,其实是“刷步神器”摇晃了一天的结果。此外还有一些热门的心理测试、情感量表,仅仅是商家制造的噱头,缺乏科学依据。

人类追求纯粹理性,但现实中的个体往往无法超越肉身,成为自己生活的无情旁观者。计算的,是睡觉心跳的频率,享受的,却是周末一觉酣眠至午;标注的,是年度阅读的书目,高兴的,却是一本闲书翻到晨曦在树;点亮的,是天南海北的城市,难忘的,却是田野上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人是具有独特体验与丰富境遇的生命。数据维度再复杂,也不意味着数据对人的反映是完整的;技术评估再全面,也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体察生活的琐细和精神的幽微。当“万物都可数据化”的声浪甚嚣尘上,也要保持一种清醒,莫让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

借力于精确计算的“科技与狠活”,马拉松名将基普乔格曾以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突破历史。这一成绩未被官方认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外界干预较多,无法完全展示个人的极限。这也启示我们:技术只是供我们行走的路,却不是我们的终点。吃饭带秤,莫忘了品味食材的滋味;跑步戴表,莫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量化不应被视为生活的解药或毒药。将数据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学会在量化生活中寻求平衡,在数字时代中趋利避害,我们才能借助技术认识自己,主宰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正是:

恋爱要算分,吃饭还带秤。

生活可量化,莫忘做平衡。

(文|孟繁哲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