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玉凤这个名字,50岁以上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而且对她总有一种神秘感。张玉凤是毛泽东晚年的机要秘书,在他身边工作多年,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
1944年,张玉凤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普通人家,她的父亲是个小商人,家中有8个子女,张玉凤排行第四。张玉凤14岁时,因家庭困难,无法供她继续上学,她便怀着试试的想法到铁路局应聘工人,没想到幸运地被录用了,她成为了一名铁路客运乘务员。
1960年,铁道部来到张玉凤的单位选拔中央首长专列的列车员,张玉凤再次幸运地入选了,她来到了北京,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为表现好,又被调到了毛泽东所在的专列担任列车员。
1970年7月的一天,张玉凤正在列车上打扫卫生,突然列车长通知她去一趟中南海,她怀着忐忑的心情过去了。张玉凤到了中南海后,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和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亲自接待了她,并问她愿不愿意到中南海来当服务员,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从此以后,张玉凤成了毛泽东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
张玉凤刚进中南海时才26岁,经验也不足,刚工作没多久,她就闯祸了。有一次毛泽东在接见客人时,在旁边服务的张玉凤却露出了不太高兴的神情。事后毛泽东批评了张玉凤,但她仍要辩解,毛泽东一怒之下对她说:“你不高兴,就给我滚!”张玉凤二话没说,就收拾东西回了家。
张玉凤在家里呆了20多天,感到十分委屈,张耀祠让她写检查,但倔强的她没写。婆婆让张玉凤回去向毛泽东认错,她也不去。
后来张玉凤想起来自己还有件衣服在中南海,于是打电话给吴旭君,让她帮忙送一下,吴旭君说:“你在家等着吧,马上有车来接你。”就这样,张玉凤又被接回了中南海。
见到毛泽东后,倔强的张玉凤还是不肯认错,毛泽东却笑着对她说:“你这可是‘二进宫’了。”随后他给了张玉凤一句评语:“办事认真,工作尽职,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
张玉凤见毛泽东不仅没有责备自己,还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评价,她激动得一下哭了出来,从此以后,他对毛泽东照料得更加尽心尽力了。
1973年,张玉凤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此前第一个女儿出生时,因为张玉凤在中南海工作繁忙,她只能把女儿托付给婆婆照顾,对此她一直感到很愧疚。如今张玉凤不想再亏欠小女儿,她有了离开中南海、回家照顾孩子的想法。
一边是自己的骨肉至亲,一边是多年来朝夕相伴的主席,张玉凤的这个选择,做得确实非常艰难。张玉凤回家呆了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始终无法适应没有她在身边照顾的生活,于是便派人给张玉凤带话说:“你要早点回来。”
这句话让张玉凤十分感动,她又想起了自己陪伴毛泽东的那些场景,对于这位像父亲一般的老人,她其实一直都不曾放下。于是张玉凤最后下定决心,再次回到了毛泽东的身边。
张玉凤回来的那天,毛泽东非常高兴,他在饭桌上背诵了《史记·汲郑列传》的3句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几句话是送给张玉凤的。
1974年,毛泽东的秘书徐业夫病故,经中央批准,张玉凤兼任了毛泽东的机要秘书一职。
对于秘书这一职务,张玉凤深感责任重大,她生怕自己做不好,于是向毛泽东汇报说:“主席,今天收到的文件里有一份关于我的任职通知……”
张玉凤还没说完,毛泽东就打断她说:“我知道,那是我同意的。”
张玉凤连忙推辞说:“主席,我怕干不好,还是找个比我能干的人来好。”
毛泽东却说:“你怎么干不好?徐秘书生病这段时间,不是你代替的他吗?”
“是的,一年多来,我是代替徐业夫同志做了一些秘书工作。可那是代替,和担任秘书是不一样的,后者的责任就不同一般了。”
于是毛泽东说:
其实做我的秘书也难也不难。不难的是,我不需要你们这些人写东西,只需要收收发发;难的是要守纪律。你做秘书可以看中央给我的文件,而其他我不让看的,就不能给他们看。
还有,你不要以为当了我的秘书,就可以指挥一切了。过去,我身边有一个卫士,我让他给总理打个电话,他回来后,可神气了,我看了就不舒服。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自己为谁工作,代表谁办事。
还有,做秘书工作要谦虚、谨慎,要多学习,每天除了收发文件,还要多看材料,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坚持下去,就能看出问题了。
张玉凤听完就明白了,他知道这是毛泽东对自己这个新上任的秘书“约法三章”,也是对她今后工作的要求。有了这几条,她心里就有了底,工作也有了信心。
张玉凤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时,毛泽东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1971年,毛泽东患上了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昼夜咳嗽不止,晚上也不能平躺下。1972年1月,毛泽东突然休克,还好抢救及时,才很快脱离危险。毛泽东醒来以后,才知道自己刚才休克了,他却风趣地说:“我好像睡了一觉。”
后来毛泽东的两只眼睛程度又不同程度地得了老年性白内障,到1974年4月时,他几乎双目失明。医生说只有等到白内障长成熟的时候,才能动手术。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只能让张玉凤为他读文件、读书、读信、读报给他听。张玉凤还需要按照毛泽东的要求,代替他在文件上照他的意见画圈并签署意见。
1975年7月,中央终于同意由唐由之医生为毛泽东做白内障手术。7月23日这天,毛泽东难得地睡了个好觉,一共睡了6个小时,唐由之决定在这天为毛泽东进行手术。下午4点毛泽东醒来以后,张玉凤问他说:“您今天休息得怎么样?”
毛泽东说:“我休息得很好,睡了一大觉。”
张玉凤说:“主席,既然您休息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把那件大事办了吧!”
“什么事呀?”
“不是动白内障手术的事吗?您不是已经答应过的吗?”
毛泽东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把后一挥,然后说:“做!”
手术之前,毛泽东叫张玉凤去放《满江红》的弹词,这是一个上海的女演员演唱的,她把岳飞的《满江红》改成弹词,音乐优雅又高亢、激昂,毛泽东平时很喜欢听。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唐由之仅用了15分钟就为毛泽东完成了手术。
一个星期以后,唐由之把毛泽东眼睛上的绷带拆了,他终于重见光明,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毛泽东的视力刚恢复时,医生规定他每天只能看15分钟的书,他一开始还能做到,但很快就不乐意了,又开始夜以继日地读书、看报、批阅文件。
毛泽东看书时,总喜欢用一个放大镜看,但长时间拿着放大镜是很累人的,于是张玉凤特地为他准备了3副眼镜:一副是正常的,一副是没有左腿的眼镜,一副是没有右腿的眼镜。这是张玉凤考虑到毛泽东有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当毛泽东左躺时,就给他戴没有左腿的眼镜,右躺时就给他戴没有右腿的眼镜。
1975年10月,毛泽东的身体状况也更加不好了,他说话很困难,只能从喉咙内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字句。由于长时间在毛泽东身边,张玉凤还能听懂他说的话,每当毛泽东同其他领导谈话时,张玉凤就得在场,把毛泽东的话重复一遍。但有时她也听不出来,就只能从毛泽东的口形和表情来揣摩,获得他的点头认可。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当时中央考虑到毛泽东的病重,便没有安排他参加追悼会,但张玉凤特别希望他能去,于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您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
毛泽东听到这句话以后,吃力地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腿,然后吃力地对张玉凤说:“我也走不动了!”
1976年春节是毛泽东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这天毛泽东这里没有客人,也没有亲人,只有张玉凤、吴旭君等几个工作人员陪着他度过。当时毛泽东已经失去了自己动手吃饭的能力,吞咽也十分困难,张玉凤喂他吃了几口他最喜欢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
入夜以后,毛泽东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就用低哑的声音对张玉凤说:“放点鞭炮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于是几名工作人员在房外燃放了几挂鞭炮,毛泽东听到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1976年6月1日,毛泽东突发心肌梗塞,不省人事,经过抢救后,总算脱离了危险。毛泽东醒来以后,便要张玉凤把《枯树赋》找来给他看,这篇文章讲的是晋朝一个人,来到一棵大树下,看到这棵大树过去也有过生长繁盛的时期,而现在已经逐渐衰老了,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悲凉。
张玉凤给毛泽东读了两遍后,毛泽东对她说:“你看着这篇文章,看我能不能把它背下来。”没想到毛泽东竟然真的把全文背了下来,当他背到最后一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时,张玉凤落泪了。
7月28日,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据张玉凤回忆,地震3天以后,毛泽东接到了唐山地震震情的报告,他马上问相关领导同志:“唐山市民安顿好了没有?北京市民怎么样了?安置好了没有?”
当时毛泽东不仅病重,而且住在根本没有防震设施的房子里,但他首先想到的还是人民。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多次劝说下,毛泽东才勉强同意转移到一个有防震设施的旧房子里。
9月6日,毛泽东已进入弥留之际,但他仍关心着国际问题,当时日本在搞选举,他想知道三木在选举中的情况,于是就用手在床头木板敲了几下,并伸出三个手指头,张玉凤就马上明白毛泽东是想了解三木的情况,于是马上把相关资料找过来给他看。
毛泽东在临终前,给张玉凤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个要求:“我去世后,你每年都要到我坟上看看我。”张玉凤听后,含泪点头同意了。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守在病床前的张玉凤悲痛欲绝,她怎么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在她的心里,毛主席就应该是万寿无疆的啊!
毛泽东去世后,张玉凤离开了中南海,转业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后来又调到了铁道部,最后以处级干部的身份退休。
张玉凤的丈夫刘爱民曾在铁道部担任过处长,他们生育的两个女儿也都成长成才,大女儿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去了美国,现已博士毕业,定居美国;小女儿学医,是一位妇产科大夫。张玉凤的晚年生活十分幸福美满。
退休以后的张玉凤并没有闲着,她开始整理毛泽东的藏书,由她担任主编的24卷《毛泽东藏书》已经出版了,这套书是从毛泽东生前收藏的10万余册浩瀚藏书中精选出来的,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张玉凤曾回忆说:
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6年,发现他老人家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爱钱,他不是没钱,仅《毛选》的稿费就有百万存款,存在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里,必须有他的亲笔信,才能取到钱。他常穿的中山装的口袋里装有两件东西,一样是香烟,但总是只装半包香烟,不装整包香烟;另一样是一块手帕。他身无分文,我们在他身边工作也没什么可捞。主席不爱钱的品格,对我教育很深。在我的生活中,我也从来不为钱而活着。
而张玉凤也一直在履行着她对毛泽东的承诺,每年都会去毛泽东纪念馆瞻仰毛主席的遗容,至今仍在坚持,她确实做到了!
让我们祝张玉凤老人健康长寿吧!
合成音不好听
一共多少集?
平凡的日子,伟大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