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70年 18

美股70年 18

00:00
10:00

美股70 1870年行情大规律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美股70年。昨天我们讲到了科技行业的伪命题,1是流动性好的时候,科技表现更好,作者说这个不成立,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关系,第二个伪命题是经济增速不好的时候,科技股表现更好。从美股复盘来看,他的结论关系似乎也不大,60年代的时候,美国经济增速下行,信息科技行业确实跑赢了大盘,但是到了70年代,经济陷入滞胀,科技行业,反过来开始走弱了,到了80年代的复苏期,美国科技行业表现其实也相当一般,依旧落后指数。A股这些年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2007年之前,是一轮强周期的末尾,经济持续上行,科技股长期跑输大盘。而在金融危机之后,科技股反而跑出了大行情,2015年之后,科技再次预冷。那么到底什么时候科技会有表现?老齐可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通常来说,科技代表的是高估值高成长策略,这个策略一定是在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上升的时候才会有效,往往是行情过半,投资者信心增加,同时通胀还不能太高,经济不能过热,还得有一个条件,就是最好有产业技术革命发生。靠金融地产拉动的经济复苏,一般都不是科技表现的机会。反过来说,在大家都相信科技能改变未来,科技股泡沫不断上升的,百倍估值都认为没啥太大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尽量减一减仓了,特别是通胀开始上升的时候,最好加点红利策略,这样能有效帮助平抑波动。



下面我们来看周期股的基本面特征,这个相对容易一些,基本就是经济强周期之下,才会去投周期股,按长期持有,会有问题,比如美国原材料类的上市公司,在1962年的时候,市值占比高达11%,到了2018年,行业市值降到了3%。而能源行业更是一波三折,1962年的时候是13%,到了1980年升到了26%,但到了2018年,降到了6%。但上市公司数量,却越来越多,1962年的时候,美股能源企业才19家,到了2018年,已经到了255家,说明集中度在走弱,所以无论是能源还是材料,都说明,长期投资周期行业。其实是很困难的。1970年到2000年,原材料龙头都是杜邦公司,2010年,杜邦排名开始下滑,2018年,已经在榜单上找不到了。但石油这边,格局到相对稳定,埃克森美孚一直都是第一,第二是雪佛龙,但第三变化就比较大了。



周期股的ROE变动,跟美国股市整体的ROE变动基本类似,但是周期变动的显然更大,美股整体在5-10%之间波动,周期基本都在5-20%之间波动,这就意味着他的弹性更大。要么涨上天,要么跌下地。



在时间上,周期也非常有规律,基本就是7-8年一波周期,70年,78年,85年,94年,2002年,2009年和2016年,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现象,就是因为库存周期基本都是3年半。所以会影响经济周期的明显变动。



行业的净利润增速,和ROE关系并不太强,相关性系数只有0.3,所以这块,还不能作为行业景气度的标志,比如78年,ROE上升,但是增速基本到顶回落。周期行业的业绩十分不稳定,所以一般用PB估值,2PB是中位数和平均数,但他也有一个明确的演变过程,在85年之前,PB的中位数在1-1.5之间,从85年之后,原材料行业的PB,显著抬高。老齐判断,可能是利率影响比较明显,利率降下来了,所以影响了整个行业估值。



能源和原材料都属于周期,所以总体结论差不多,但能源要更难一些,因为会有一个供给的因素。OPEC是可以左右原油价格的,但原材料这边,却没有这样一个供给方。所以能源行业的变动,就更加无序一些。你很难去寻找他的规律。从利润最高增速55.4%,到最低增速-34.1%,标准差极高。也就是业绩波动极大。但他们的PB均值也是2倍,一般比较疯狂的时期,会涨到3倍左右。



从长期收益来看,原材料行业年化收益是9.5%,长期跑输美股整体的10.8%,超额收益是负数,甚至在作者统计的所有行业当中垫底。能源行业稍好一些,也只是9.7%,所以还是那个结论,周期行业,只能在周期到来的时候投资,而不能长期持有,甚至在绝大多数时候,低配周期,还能取得更高的总体收益。



再往后看看公用事业板块,比如做煤气电力的这些个公司,他们的比重也是长期下降的。说明增长性堪忧,他们长期的ROE水平中位数在8%,弱于美股的10%,波动性也低于整体,估值也要更低,PE平均13倍,PB平均1.3倍,90%的时间里,公用事业都比美股整体估值要更低。长期投资的话, 年化收益9.9%,超额收益也是负数。



公用事业的超额收益最明显的时候,发生在99年到2009年,这个阶段我们都不陌生,是科技板块表现最差,市场高估值泡沫明显破灭的时候。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不是公用事业有多好,而是这时候,其他的行业太差了,大家都被市场伤的很重。所以转向了低估值高股息策略,而公用事业就主要集中在这一策略里面。



作者也说,公用事业是一个明显的逆周期板块,具有防御属性。经济复苏和繁荣,他肯定跑不赢指数,但在7次衰退周期里,他有6次跑赢。所以市场越是悲观,大家也就越小心,其他的忽悠都不信了,基本就会在股息率里面抱团取暖。



下面我们再看工业板块,1983年达到市值峰值,16%2018年降到了10%。这个行业集中度也是持续发散的过程,之前一直是通用电气最牛,但现在是波音市值第一。这里也有一众明星公司,比如卡特彼勒,明尼苏达矿物公司,联合太平洋的等等。工业行业跟美股的整体ROE基本吻合,波动率和估值也基本都一至,他就是经济的大贝塔。也是在互联网泡沫之后,工业板块的超额收益明显增加。逻辑也很好理解,新兴经济破灭,传统经济回归。我们国内也是一样,当没有新技术革命的时候,大家更注重传统行业。2017年就是银行地产为主导的上涨。



最后来看医疗保健行业,这个之前我们就说了,他好像每个阶段都是前列。从行业来看,也在持续扩张,1962年,行业市值只有5%,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了14%,当下最牛的公司,包括强生,辉瑞,默克,联合健康等等。这也都是美股的常青树。比如默克公司1970年,他就36亿市值,到了2018年,已经是近2000亿市值。强生更是从32亿市值,涨到了3400多亿。50100倍。



医疗保健的ROE达到16%,大幅高于美股平均的10%,而且相关性比较低,拥有弱周期属性,市盈率平均数是21倍,市净率平均是2.1倍。90%的时间里,医疗保健的估值都要高于美股整体水平。医疗保健跟成长股周期基本一致,股市好的时候,他的估值就会越来越高,业绩越来越好。甚至兼具了高质量成长和高成长高估值,两大策略的特征。所以买医药,比买消费和科技都要靠谱。



他的业绩很有保证,基本上贡献率都是正值,而且都在10%以上,所以买医药还是很踏实的,只要不是估值太高就问题不大。历史上美股上的医药赔钱,都是因为成长泡沫发生。比如68年,70年代初期,还有2001年。当时都是因为估值太高了。所以发生了巨大的回撤。目前国内的医药,其实也是牛股集中营,过去几十年,10倍股频出,但2021年,也是因为估值炒的太高了。所以才出现了一波大幅回调,基本都是腰斩。通过美股的经验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医药在20多倍估值的时候,或者市场低点。其实可以大胆的买。而到了市场疯狂期,就要谨慎。他跟科技其实有一拼。都容易出现大崩溃。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了,作者记录了美国股市70年的历程,并且分为好几个时间段,分别讲解了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和行情特征,其实投资投的就是天时。比如60年代之前,当时个税那么重,美国其实也处于半计划经济社会,所以消费他不可能起得来,到了60年代,美国梦时期,大家才开始注重个人消费,改善生活。进入滞胀,那么就必须转向周期品的投资,都在讲悲催的70年代,但是你买对风格,依旧能获利颇丰。80年代,通胀远去利率持续下行,风险偏好逐渐提升,又是先涨消费,再涨科技。当消费和科技破灭之后,老老实实的又回到低估值高股息策略,回到周期采掘。次贷危机大崩溃之后,市场再次风格切换,先回到零售,再回到科技。如今恐怕又到了变盘窗口。未来的美股,又该如何演绎,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