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捭阖沟通的关键,在于人性的弱点

【鬼谷子】捭阖沟通的关键,在于人性的弱点

00:00
07:40

我们在上一章的内容中,学习了究竟什么是有效沟通。要做到有效沟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双方要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上达成一致,其次要有进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样才能推动事情向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发展。

如果说御人之道像是一套拳法,那么沟通就是这套拳法中的基本动作。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做好每个动作,那么这套拳法才有用武之地。鬼谷子一书中,关于沟通几乎是无处不在,捭与阖就是沟通的手段。

而捭阖之道,就是通过沟通去左右对方的思想。然而这里问题又来了,一个人的思想是可以被左右的吗?我们在营销管理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销售要求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需求是可以被左右的吗?如果客户没有需求,那么需求是可以被创造的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因为它将决定你在沟通时,究竟如何去实现第一个目标,也就是要和对方达成一致。假设一个人的需求,或者他的思想完全和你要做的事情不在一个频道,那么你要如何与他达成一致?而无法一致,那么是否就意味着你的沟通将会举步维艰。

就像是很多时候,你虽然很主动的想和对方沟通,可是对方总是爱搭不理,不冷不热。就算是出于礼貌,和你说上几句话,可也是不痛不痒的应付,沟通更本无法继续。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对方对于你的目标,或者你的话题,根本没有什么兴趣。

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是好呢?客户是否真的没有什么想法?你要沟通的对象,是否完全没有可能与其达成一致呢?有的培训课程可能会讲,没有需求,就要创造需求。

比如很多年前的营销课里,很喜欢举一个例子: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和尚是光头,自然不用梳子,那么如何要把他不需要的东西卖给他呢?答案有很多,比如可以给梳子开个光,刻上经文,把它变成一种吉祥的法器,纪念品,于是梳子就有了销路。

类似的场景有很多,比如如何把一瓶矿泉水卖到十万元。如何把一张纸卖到一万元……听上去都有些匪夷所思,但是答案却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开始学习,当客户没有需求的时候,要去创造需求。

然而这样的逻辑正确吗?其实我们说,不谈前提的方法,那么就都是在术的范畴,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画虎不成反类其犬。那么真正的道是什么。鬼谷子告诉我们,术成立的前提,是“随其嗜欲”。意思是,要顺遂对方的欲望,如此他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成立。

比如前面说的,卖梳子给和尚,前提是和尚有扩大盈利的欲望。如果和尚说我一心修行,无所谓香火旺不旺,又或者说,我们寺庙的香火已经很旺了,不需要画蛇添足,那么这个案例中的假设,就不成立。

所以人的需求是无法创造出来的,而是你要去发现对方的潜在需求。而这种潜在需求,则是建立在人性之上的。人性是自私的,贪婪的,是愚钝的,还会懒惰。如果用佛学的思想去总结,就是贪嗔痴我慢疑。西方的天主教则是总结成了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这是身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

而一个人的需求,其实就是这些弱点和伦理道德博弈的最终结果。这里没有什么褒贬之分,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生活中,有的人贪名,有的人贪财,有的人思维局限性很大,你很难去和他讲道理,这就是愚钝,或者是傲慢,有的人不愿意做事情,可能仅仅是因为懒惰;有的人在某些场景中,极端固执,甚至是偏激,可能就是因为他易怒的个性。

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去用同样的方法,面对不同的人。而是要“随其嗜欲”。根据对方表现出来的欲望,再去决定用什么方式沟通。鬼谷子之所以说,你的谋略一会儿要捭,一会儿又要阖,一会儿张,一会儿驰,就是因为人心是会变化的,而变化的基础,就在于对方的人性中,哪一个弱点,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比如一个年轻人,在职场中他会更加注重一份工作机会,或者说是学习机会,他此时表现出来的弱点,就是对于工作本身带来的收入,和成长机会的需求。一个功成名就的中年人,他所贪图的,可能就会是让自己的成就,变成影响力,或者是作为既得利益者,能够长久的享受这种待遇。有时候我们还会发现,有的人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赌一口气去做一件事。这也有可能就是愚钝或者是情绪在左右他的行为。

所处的环境不同,人性中的弱点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一样。究竟什么时候用捭,什么时候用阖,没有定式。唯一不变的,就是“随其嗜欲”,顺遂他的欲望。这样才有可能在一件事上,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然而人心如此复杂,各种欲望层出不穷,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判断该用什么策略,又怎么能在沟通中,想办法达成一致呢?下一章,我们接着继续来探讨,欲望与需求的层次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福至宝来

    鬼谷子的捭阖之道就是通过沟通去左右对方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