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艺术在古代世界是一流的,从五千年前就成熟,直到三千年后还是未变,以它的固执和坚定为后世提供了样本。
埃及是万神的国度,它的一切造型艺术都服从于神,最好的空间和材料都要奉献给神,法老只不过是神在人间的化身。埃及绘画以壁画和莎草纸画为代表,莎草纸画是“亡灵书”,大多是为死者服务的,画里的内容是神和法老。只有在壁画里,能够看得到古代埃及的普通人,他们毫无地位,只是作为神和法老的仆从、作为壁画的背景而存在,不在主位。
埃及的工匠特别多,技艺特别精湛。他们平时是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是在作坊里工作的工匠,等到每年一次的尼罗河旱季,他们就会背上工具,到法老的麾下去劳动,这是他们自愿的奉献,而不是被迫的奴隶。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每年定期泛滥的河水给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绿洲,带来了富饶和丰收,养育了埃及人。
作为法老统治的臣民,埃及的人民会不自觉地进入他的画面。一幅墓室壁画上,神和法老高踞上端,中间就是埃及普通的人民,有夫妻俩在收割大麦、黄麻、莎草,有的在驱牛耕地,还有他们种植的各种树木和果实。神人共处于一画之中,虽然神和法老占了主体,但画着农民劳动的场面却有一大半。底比斯一座高官麦纳纳坟墓里的壁画完整地画出了他们在3400年前劳动的全过程:画面上,农民们在收获粮食,有的在弯腰收割,有的在抬筐运粮,有的在簸扬麦粒,有的在打扫晒场,有的在驾牛载物,有的在撑船运粮,一派繁忙景象。画面上还有几个土地监管者在执纸记录收成,有税务官在牵绳丈量麦子,计算产量,一切都在法老的监管下执行。
当然不仅仅是农业劳动,这些壁画中还有许多生活镜头:一对夫妻到沼泽中去,在莎草丛中划船,打猎,惊起一滩鸥鹭,水鸟乱飞。他们的孩子则在水边捕鱼、抓鹅、玩水,完全是一幅家庭悠然出游的场景,不像是出自于阴森的坟墓之中。很多壁画中还有不少田园植物、花草鸟兽、狩猎捕鱼的内容,应该算是埃及的山水、花鸟画了。
音乐歌舞的题材在埃及壁画中有不少,著名的是在底比斯一座祭司纳黑特的坟墓里,空间虽然很小,但壁画却很有名,画着墓主人生前在欢宴歌舞的场景。宾客们席地而坐,正在欣赏乐伎们的表演,当中一组三位歌女,一人弹竖琴,一人弹三弦,一人吹芦笛,动作优雅,顾盼有姿,她们有的身穿白麻布长裙,有的几乎全裸,从容优雅。旁边还有两组六人正在等待上场,有一组正在化妆。这是三千多年前的埃及《宴乐图》,她们手中的竖琴和芦笛传自希腊,后来和三弦、长笛一起远传东方,来到中国。这是非常珍贵的音乐资料。
另外一个宴乐题材壁画场面更大,坐着两排盛装的美女,正在准备上场表演。她们是来出席丧宴,埃及人视死如生,即使是办丧事也要欢乐,只有富有的人家才能办得起。埃及壁画中,杂技、摔跤、耕作、打猎、捕鱼、收割、驾船、运输、制盾、打制武器、征伐、战争、饮宴、婚嫁、进贡等生活内容都有表现。
有很多壁画是石料的浮雕,面积非常巨大。埃及人把浮雕和绘画结合起来,在石浮雕上加绘彩色,这种二维加三维的艺术更加形象,强调了“画”的效果,更加明艳。
“正面律”是埃及三千多年来一以贯之的造型手法,无论是神还是人,他们在画中的脸都是侧面的,侧面的脚,但上身和眼睛却都是正面的,画面富有装饰化、变形化和图案化,都是平涂,没有立体,没有光线明暗。埃及人在壁画上加刻象形文字,成为书画合一的艺术。
埃及的绘画有许多程式,神和法老的装束和动作都有规范,僵板生硬,普通人就没有限制,古代的画匠们把当时的生活作了生动的展现。历史已经逝去,但他们却把当时的弯镰刀、长角牛、太阳船、家具、乐器、服饰和装扮都留给了我们。
(原题为《尼罗河的儿女》 来源:美术报 作者:王川)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