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从小就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在大家的印象和认知里,群体的能量和智慧是个体所不能比拟的。虽然单一个体极少能够支配和左右整个群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历史往往是由能撼动多数人的少数人所创造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少数人,或者是少数的领导者做到这一切呢,为什么这些人却可以如此具有说服力呢?今天,我们将开启新的一章,逐一来探讨这些有趣的群体影响现象,去告诉大家什么是群体,群体为什么会存在,等等。
首先我们先就上一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结尾。那就是态度免疫能带给我们什么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邪教组织非常善于通过洗脑的方式来壮大自身。那么要想抵制洗脑,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如果父母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成为邪教分子,可能会通过对孩子进行高强度的教化灌输来进行预防,但这并不是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们系统地进行讲解,让其真正了解邪教,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抵制那些诱人的请求。
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宗教教育者会在教堂和学校里会通过净化意识形态环境来让受众保持警惕,以此可以让人们在接触到各种观点的同时依然保持较强的辨别能力,即使是面对说服力很强的强人也可以做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改变。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个体观点遭到反驳和质疑时,反而更可能会巩固和坚定个体的立场,如果这些情况在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个体身上得到验证时便更会如此。邪教成员也经常会运用这个方法,他们会提前警告组织成员,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会攻击和谴责邪教的思想和理念,让他们随时做好反驳和应对的充分准备。
另一层意义是针对说服者提出的,应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效果不佳的说服还不如没有,那些拒绝说服的个体可以对今后更进一步的说服产生免疫力。
让我们来看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达利和库珀所做的实验,他们要求学生们写一篇支持严格限制着装的文章,不仅文章会发表出来,而且还会支付给学生报酬。即使面对这诱惑的条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断然拒绝了,因为这和学生们自己的立场相违背。
拒绝了这份差事和报酬之后,学生们对应当反对限制着装的观点更加坚定,而且更加极端。就像是对于那些曾经拒绝过戒烟劝说的人,很可能任何关于戒烟的劝说他们都不会听进去,因为他们都有了免疫力。因此说,效果不佳的劝说,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激发起说服对象的防御心理,使他们对于今后的劝说变得更加铁石心肠和不为所动。
群体的概念
我们所有人几乎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群体中。我们的社会由70多亿的个体组成,它不仅从宏观上包括了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万个地方性社区、2 000万个经济组织,以及几亿个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群体,也从微观上涵盖了约会中的恋人、一起吃饭、散步的家人、正在训练的士兵、共同上课的学生等等。
群体间的互动常常会产生强大的效果,比如贤者云集的群英可以碰发出智慧的火花,而臭味相投的失足青年在一起会增加彼此的反社会倾向。那么。群体是如何影响其内部成员的态度呢,哪些因素有利于群体做出明智的决策?
出乎大家的意料,其实个体对于群体做出正确的决策,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也许有许多听众朋友都曾看过一部影响世界的美国经典电影,那就是于1957年的《十二怒汉》。
故事搭大概情节是这样的:由12名来自各行各业、心思缜密陪审员走进陪审室来对一起谋杀案进行审理。那天天气很炎热,因此陪审员们疲惫不堪,都想早点回家,所以大家都急于裁定谋杀案中的少年弑父罪名成立。在他们十二人马上就要达成一致意见时,却有一人认为案件并不是如此,拒绝投票。
所以其他人也被迫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讨论企图说服这个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人。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陪审员们—个接一个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最终一致达成了少年无罪的共识。
到底什么是群体?答案好像很简单。但是,如果是大家对于所处的群体都不一致,那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例如,一起参加长跑运动的小伙伴们是群体吗?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算群体吗?群体是否应当是那些彼此认同、相互欣赏的一群人?群体是否应该有共同的目标并相互依赖?当个体被拉进了一个组织内,是不是就算形成了群体?什么情况下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会长期持续下去?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的定义涉及上述所有这些问题。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群体动力学家马文•肖认为所有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想称之为群体,那么成员间必定要存在互动。因此,他把群体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
另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特纳认为,群体成员会把同一群体中的人看作是“自己人”而不是“陌生人”。所以,一起长跑的同伴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群体。不同的群体有利于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如交往需要、成就需要,以及获得社会认同的需要。
如果按照肖的定义,在计算机房各自做自己事情的学生不能称作群体。虽然他们也是在一起,同处一个空间,但他们只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有着互动的群体。
但是有时候,由松散个体组成的集合与由互动个体组成的更具影响力的群体之间的区别是模糊不清的。同时,仅仅是有其他人在场有时也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就好比在一场体育比赛中,人们会把那些和自己支持同一支队伍的人看做是“我们”和“自己人”,而把那些支持其他队的人看做是“对手”。
心理学家会把互动很少的情况称之为“低限群体情境”,而在这一章我们将先去学习集体影响的三个实例: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懈怠和去个性化,这三种现象都可以在低限群体情境情况下发生。然后我们再深入探讨在互动的群体中社会影响的三个例子: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和少数派影响。
全篇总结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第一部分讲到了“态度免疫的意义”,“大水漫灌”的说教并不是让人拒绝邪教的好办法。同时,效果不好的说服会起到强烈的反作用。
第二部分我们讲了“群体的概念”,想要称之为一个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互动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们也知道了,个体对于群体的决策和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