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引诱欧洲企业纷纷搬迁,我们也应该积极行动

美国引诱欧洲企业纷纷搬迁,我们也应该积极行动

00:00
02:27

引诱欧洲企业纷纷搬迁,美国这一波玩的溜啊!由于能源价格暴涨,以及天然气供应紧张,大批欧洲制造企业,正被迫将产线迁往米国。现在来看,俄乌冲突的最大受益者非米国莫属,不仅靠高价贩卖能源和农产品收割全世界,而且趁火打劫引诱欧洲企业搬迁,推进自己的再工业化。

9月初,欧盟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就决定将其位于德国的钢厂产能减半,同时扩大在米国得州工厂的产能。欧盟最大的化肥制造商已经降低了荷兰的产能,转向扩大米国得州工厂的生产。

与此同时,更多的机械、化工、甚至汽车制造商,纷纷由欧洲迁往米国。仅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考察投资,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

而米国各州为了吸引欧洲企业,纷纷拿出税收减免、能源价格折扣和免费土地等政策,来引诱欧洲制造业搬家。廉价而充足的能源供给,工业配套的基础,稳定的社会环境,的确对欧洲企业有很大吸引力。

在欧盟企业搬迁的推动下,米国蓝领工人需求大增,8月份就同比增加了6.7万个岗位。纽约时报对此,洋洋得意的评价:增加6.7万个蓝领岗位,只是美国再工业化的一个开始,因为欧盟制造企的流失,也才刚刚开始。言下之意,欧盟去工业化的速速越快,美国的再工业化就会越快。

踩着欧洲的经济废墟,构建自己的再工业繁荣,这种事情只有美丽国才能干出来。俄乌冲突以来,欧盟用悲惨而真实的结局演绎了,什么叫被别人卖了,还替别人数钱。但是被米国主导命运的欧洲,没有政治独立性的欧洲,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被美丽国收割。

在这场世纪大阴谋当中,乌克兰的泽连斯基充当马前卒,对米国的贡献功不可没,而普京大帝,则是完全被利用了。其实我们也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吸引相关产业落地,来助力我们的实体经济,来巩固全球产业链再布局中的主导地位。米国有米国的套路,我们有我们的优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