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哲学系列6:什么是证伪主义?

波普尔哲学系列6:什么是证伪主义?

00:00
07:29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介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创始人:卡尔·波普尔的哲学思想。今天我们进入波普尔科学哲学里面的核心:证伪。

前面我们分享了波普尔对传统认识论归纳法、以及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证伪主义”,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分歧有三个方面:

第一,证伪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对立;

第二:试错法和归纳法的对立;

第三:理性的批判精神和教条主义的对立。

我们分别来介绍。

波普尔说,科学的本质是可证伪性,而非可证实性。可证伪性是检验“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的唯一标准。如果一个所谓的科学知识本身就无法被证伪,那么它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因为你永远无法或许新的突破。比如数学和逻辑学就不能算科学,因为它不能被证伪,你永远都无法证明1+1不等于2。但波普尔同时也指出,数学和逻辑学本身虽然不是科学,但其地位可能比科学本身更高,因为它们是给知识颁发科学执照的“权威”,即人类获得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一个命题被承认为知识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符合经验,另一个就是符合逻辑和数学的推演,所以如果数学和逻辑不是“自明”的真理,则人类知识的大厦就没有根基了。

首先,证伪主义是和证实主义争锋相对的,前面我们介绍了,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知识是经验观察、归纳总结,是一个从特殊个案都普遍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用实验和事实不断“证实”的过程,但波普尔批判了这种证实的根本错误在于,归纳法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确定性的真理,所谓的真理都是暂时性的,只是没有被新的理论证伪而已。波普尔认为,证实主义往往堕落成为教条主义者进行辩护的工具。证伪主义可以避免辩护主义、教条主义的危险。根据证伪原则的要求,人们不必害怕,更不必想方设法地消除与理论不符合的事例。相反,应当欢迎这样事例的发现。证伪原则告诉人们,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地证实,但却会随时被证伪。

其次,关于试错法和归纳法的对立,归纳法试图寻找一个确定、可靠的真理,但是基于经验的归纳,永远无法找到这个真理。如果归纳法的目的在于找到真理,那么试错法的目的就在于,排除通往真理的错误。试错法的一般步骤是,首先大胆地提出猜测和假说,然后努力寻找和这一假说不相符合的事例,并根据事例对假设进行修正,甚至是完全否定。在第一次尝试失败之后,再提出更好的假说,运用同样步骤对其进行证伪。试错法没有终点。试错法的目的不是最终找到一个不再能被证伪、不再适用于试错法的假说。归纳法的程序是:事例—假说—事例,试错法的程序便是:假说——事例——更完善的假说,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波普尔认为,理论的修改、完善或者否定是永无止境的。

最后,理性的批判精神和教条主义的对立。为什么波普尔的思想是“批判理性主义”?传统中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知识的基础是什么”上存在根本的分歧。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的基础是必然的、普遍的原则,而经验主义者则认为它是人的经验感觉。但他们两者都承认,知识起源于一个恒久不变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终点,或者确定的真理。

但波普尔即反对经验主义,也反对理性主义的基础论,波普尔提出了,知识的基础是猜想或者假设,而且知识的进化过程是通过不断提出猜想或者假设,然后不断证伪的过程发展演化的。波普尔认为,没有任何原则可以永久经受证伪的考验而成为知识的不变基础。把抽象的理性原则当作知识的基础,是比经验主义的基础论更为危险的教条主义。另外,其实波普尔也从来没有全盘否认经验主义。经验虽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不变基础,但却是检验知识的标准。一个假说在未被经验检验之前,只是一个猜想,只是由于经验事实所起的证伪作用,假说才成为科学的理论和知识。

为了和传统的理性主义相区别,波普尔将他的理性主义称作理性批判主义。也就是理性地对现有的假说、理论和知识进行批判。所谓理性的批判,首先就是证伪、试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假说与猜测。在《客观知识》这本书里面,波普尔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批判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差别。他把经验主义的基础论比作“精神水桶说”,他说,我们的精神类似于一种水桶,知觉和知识都积累在里面。获得知识的过程好像是把经验材料注入水桶之中,像榨葡萄一样从经验中吸取出知识。而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就好比是“探照灯”:人的理性就像是一盏探照灯,它以假设向导观察的类别、角度和方向,照亮未知的领域。正是假设成了我们的向导,引导我们得到新的观察结果。就像波普尔说:“真正的无知,并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拒绝获取知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