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巴比特》:一本小说揭露一百年前美国商业社会缩影与现代人性的彷徨

文学|《巴比特》:一本小说揭露一百年前美国商业社会缩影与现代人性的彷徨

00:00
32:58

一百年前美国商业社会缩影与现代人性的彷徨

更多好书精讲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1.《巴比特》的主题和影响力


辛克莱·刘易斯,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红极一时的小说家,他在1920年出版的《大街》和1922年出版的《巴比特》,都畅销全美,三四年间共卖出了超百万册。当时,另一位已经成名的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也写信给刘易斯说,他心目中最优秀的美国小说,就是刘易斯的作品。


刘易斯的小说以真实地记录当时的商业社会及其人物著称。他出身于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城市,他最熟悉、观察最深入的人物,就是中小城市的商业中产阶级。在1920年发表的代表作《大街》中,他虚构了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给它取了一个有土里土气的名字:“Gopher Prairie”,字面意思是“金花鼠平地”。而在《巴比特》里,他又虚构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中西部城市,名叫泽尼思——“Zenith”,字面上的意思是“天穹之顶”,这个名字暗示了刘易斯对美国城市的看法:人在这些由高大建筑物组成的高高的穹顶之下,成了一些自鸣得意的渺小生灵。


他给《巴比特》的主人公取名为“乔治·巴比特”,这是一个人到中年的房地产商人,“巴比特”——“Babbit”这个英文词,很像是“babble”和“habbit”,即夸夸其谈和习惯两个词语合在一起,所以,“巴比特”就暗示这是一个"巴拉巴拉夸夸其谈成了习惯"的人。


这本小说的故事性并不强,但是刘易斯对巴比特的描绘非常成功,巴比特是一个典型的商人,一个奋斗成功的美国中产,他的勤奋、富裕、安稳、体面,都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主流价值观,他和他的生意伙伴、俱乐部朋友们一样,都拜倒在商业、金钱和进步之神的面前。当年美国的读者们从巴比特和他周围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人的形象,甚至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他们要么已经成为巴比特,要么正在努力成为巴比特,去追求一种完全世俗的、与主流价值观完全一致的成功。


1930年,刘易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瑞典皇家学院认为,在美国国家实力和名望都蒸蒸日上的时代,刘易斯的《巴比特》写出了美国人真实的样子,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成就充满信心,但同时也在浮华、功利和消费主义的世界里越陷越深。刘易斯也由此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他用写实的笔法,代表一亿二千万美国人进行了一次深入骨髓的自我反省。


而刘易斯通过这部作品所揭露和批评的美国商业式的自满和空虚则是一直存在的,直到一个世纪之后的2018年,在特朗普入主白宫的时候,美国社会又兴起了一股狂妄的保守之风,有钱有势的人大肆吹嘘“美国价值”,排斥弱势民众和少数民族,歌颂商业和消费万岁。对现状感到愤怒和不满的美国人,就又开始阅读和讨论《巴比特》。


2、巴比特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巴比特生活在泽尼思城里的一个高档住宅区里。他家的东西都是完全现代化的,都是顶级配置,到处是亮闪闪的光泽。他早晨被一只国内最高档的闹钟,这只闹钟能模仿大教堂的钟声,里面有着全部现代化的机件;他的浴室里配了瓷质的卫生设备,贴着釉面砖,各种金属配件银光闪闪;他的家具几乎都是桃花心木做的,厕所几乎是纯银打造的;他的住宅里有大量的电器——电灯、吸尘器、烤面包机、电风扇,到处能看到插座。

但是,这种室内布置,其实只是当时高档社区家庭的“标配”罢了,巴比特是按照商业广告购置了这整套体现“高档人士”身份的家当。他的很多陈设都只是做做样子,比如家庭壁炉前面有一架钢琴,配一个带金黄色绸布灯罩的钢琴灯,而其实钢琴只有他女儿婷卡会弹,别人都不碰。桃花心木桌子上铺一块精致的高档桌布,放着四本杂志和三个大开本、豪华版、有英国画家插画的神话故事集,而这些书巴比特也是根本不看的。他家的壁炉很少用,各种黄铜的火炉用具都被擦得一尘不染,炉架就像商店里的陈列品,毫无生气。他家墙上挂的一些绘画作品和照片里也都是当时富人家的标配内容。


在精神生活方面,巴比特虽然习惯每天看报纸,特别要读报纸上的社论,可是他对政治和社会的各种观点都只会照搬社论,说出的观点经常自相矛盾。他在公共场合做演讲,开口说出的都是那些关于美国的敌人、美国的国家实力、美国商业万岁等等和社论同步的陈词滥调。他的社交活动看上去很丰富,比如,他是体育俱乐部的成员,每周举行俱乐部午餐会,他打高尔夫球和桥牌,还是扶轮社成员,他还被选为泽尼思扶轮社的副主席;跟他经常走动的邻居也都是一些体面的有学问的人。巴比特每天看上去又忙碌又充实,但是,他内心也有过突然的觉醒,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其实很空虚。在小说中,在一次家里举办的鸡尾酒会上,他第一次承认他被那些所谓的高档次朋友们弄得烦透了,也意识到他跟太太貌似相敬如宾,其实说什么话都是不走心的。此外,他在他的朋友保罗·里斯林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空虚,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想过到底什么是幸福,而只是一直在为维持家庭,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获得更高的个人地位无休止地奋斗。


3.巴比特为什么最终无法脱离自己已有的生活轨道?


在书中,巴比特通过保罗家里的事变,意识到保罗是在为自己而活,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巴比特却不是这样,他规规矩矩、工作、持家,与其说是发自内心地恪守一种他高度认可的道德,不如说是为了保持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体面而尊贵的形象。他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真正需要的,是跟保罗这样的人的友谊,他还想追求一个他真正想爱的女人,不再满足于保持和妻子之间那种只是做给外人看的和睦关系。他尝试和其他女性调情,也尝试再次回到缅因州的森林里,重温和保罗的旅行,去重拾淳朴的男子汉气概,然而他都失败了,他发现美国的商业化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连男女交往和印第安土著人的荒野环境都不纯粹了。

于是他才明白,想要反叛和逃开自己已有的生活是不切实际的:泽尼思才是他的家园,他只能回归那里,只能回到他的事务所和家庭,这个号称“天穹之顶”的城市,已经将每一条街道、每一种不安和幻想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里和生命里;而正在面临中年危机的考验的他,也只能从继续追求更多的金钱、更高的社会地位之中求得安慰。


4.“巴比特”们与“美国梦”


巴比特在美国已经家喻户晓,连词典都收入了“巴比特”这个新词,作为20世纪20年代典型的中小城市美国商人的代名词,这些人的特征是夸夸其谈,自以为是,虚荣而势利,观念偏执而又眼界狭隘。我们已经看到,乔治·巴比特,是一个保守的丈夫、父亲和户主,一个抽雪茄的生意人,一个开别克车的老板,一个上流俱乐部里的成员,他被财富所包围,被更多的财富所吸引,他在一个因商业而兴旺的城市里奋斗。

在20世纪20年代初,这样一个人体现了所谓的“美国梦”的实现:巴比特享受他的成功,享受他在当地商界和政界日益增长的人气,也享受着俱乐部的豪华午餐和平庸乏味的谈话。 他一度尝试反叛,却发现每一扇逃离之门都已经关上了,商业思维渗透到了最私密的男女感情之中,也蔓延到了偏僻荒野的土著们的世界里,无奈,巴比特还是只能回归自己的城市,在那种平庸乏味的循环里努力继续上升。

《巴比特》出版已经整整一百年了,它描写的某些时代特征早已成为往事,比如,如今很少有什么成功人士,会像当年的巴比特那样把家里到处弄得亮闪闪的,也很少还有人把豪华打火机作为炫耀的资本。但是,刘易斯所揭露和批评的美国商业式的自满和空虚,却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2018年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社会又兴起了一股狂妄的保守之风,有钱有势的人大肆吹嘘“美国价值”,排斥弱势民众和少数民族,歌颂商业和消费万岁。对现状感到愤怒和不满的美国人,就又开始阅读和讨论《巴比特》。

这本书所揭示的问题也不仅存在于美国,也凸显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那就是:对商品和消费的崇拜主宰了每个现代社会,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成了通往快乐的唯一途径。人占有的物质越多,就越容易像巴比特那样,对自己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观点都坚信不疑,就越是淡忘灵魂的存在,越是远离发自真心的喜怒悲欢;然而,每个社会所固有的系统,又都敦促和迫使人们去成为巴比特式的人物:不要思考,不要做梦,踏踏实实工作,赚来钱后就去消费,去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羡慕。



书名:《巴比特》

作者:[美]辛克莱·刘易斯

撰稿人:云也退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编辑:枫窗

主播:路琨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之艺

总编辑:左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叹人生大梦一场

    巴比特的内容好熟悉。

  • 曹工_7m

    还有无数人希望成为巴比特而不得

  • 硬派老生_龙哥

    不错👍

  • 可爱周胖胖

    太难了

  • 11111111_6a

    感谢《喜马讲书》以此解读而纪念《巴比特》出版一百周年。中国的作家们还欠本国的“巴比特”们一部流芳百世的小说。

  • 白菜声声

    🌹人占有的物质越多,就越容易像巴比特那样,对自己所有的行为、所有的观点都坚信不疑,就越是淡忘灵魂的存在,越是远离发自真心的喜怒悲欢。

  • 云化逍遥

    刘易斯的小说以真实地记录当时的商业社会及其人物著称!

  • 洋肥圆二

    每个时代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只是为了获得普世意义的幸福、你得从理想回归现实

  • 丁元英论道

    看了《巴比特》之后确实了解商业的运行规律,商业之道在于如何能更好的经商和管理。

  • Joycelinianxing

    现代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巴比特,求学,考试,工作,养娃,买房,实现财务自由。没有一人说,他要先实现精神或心灵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