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斯特朗:6次访华,80岁时毛主席为她祝寿,死后入八宝山

美国记者斯特朗:6次访华,80岁时毛主席为她祝寿,死后入八宝山

00:00
18:54

说起“斯特朗”这个名字,或许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是很熟悉了。但一说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大家都知道这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其实这句话就是毛泽东当年对斯特朗说的。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美国著名的进步女记者、作家,也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她曾先后6次访问中国,出色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革,同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85年,斯特朗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富裕家庭里。她父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小时候的斯特朗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智力水平很高,阅读和书写能力非常突出,她在22岁时就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受到家庭的影响,斯特朗很早就开始投身社会运动,1918年,她担任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罢工——西雅图总罢工工会的报纸《西雅图工会纪事报》的特写编辑,写下了大量犀利的评论文章,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1921年,斯特朗以社会工作者和报纸记者的身份去了苏联。当时列宁领导下的苏联政权建设是一个“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巨大的试验”,这对斯特朗非常有吸引力,她在苏联居住了30年,还曾亲身参与到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妇女和儿童工作中。

1925年,斯特朗第一次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她先去了北京,然后又来到了国共合作的中心广州,她不仅报道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还参加过一个有2000名女工聚集的群众大会。她后来回忆这次访问时说:“我第一次感觉到中国人民所具有的接管他们国家的力量。”

1927年的春夏之交,斯特朗第二次访问了中国,但不久以后,蒋介石和汪精卫就相继背叛了革命,并大肆屠杀革命党人,这让斯特朗感到非常愤怒,她开始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和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了起来。

1937年,斯特朗第三次访问中国,当时抗战已经全面爆发,她首先来到了山西,见到了《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在和斯诺的交谈中,斯特朗深信与红军的接触会有好的结果,于是她毅然决定去陕北采访毛泽东和朱德。

1938年1月的一天,斯特朗的车来到了位于太行山中的八路军总部,还没等她下车,一个满身尘土、灰蓝色打扮、简朴得像个农民的人就来到了车下,伸出手来对她说:“欢迎你,斯特朗女士。”

翻译告诉斯特朗,这个与她打招呼的人就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她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八路军的总司令,竟然穿得这么朴素!

斯特朗在八路军的总部里住了10天,她与官兵们同吃同住,发现八路军官兵的内部关系非常好,从来没有吵架和粗暴的行为。斯特朗还得知朱德一个月的工资才6元,这只是中国其他军队指挥官兵工资的一个零头,她深深地被八路军领导人的真诚和廉洁所感动了。

斯特朗还了解到5个月来八路军从敌人手中夺回了30座县城,并恢复了地方政府,她非常感慨地说:“我们的军队在人民中间,就像鱼儿在海里一样。军队同人民紧密相连,发挥着人民战争的作用。”

此次访华结束后,斯特朗根据采访记录,写成了《人类的五分之一》一书,她不仅讴歌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人民战争,而且向全世界报告:中国抗战必胜。

1940年底,斯特朗第四次来华,她来到了重庆,并了解到此时蒋介石已经无心抗战,正动用他的精锐部队封锁共产党人,这令她非常气愤。

不久以后,斯特朗在重庆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告诉斯特朗:最近两年来,国民党军队正不断加剧同共产党军队的武装冲突。

斯特朗听到以后非常气愤,她表示要把这些资料发表出去,但周恩来却劝阻她说:“你现在不要发表这些资料,要等我捎信给你,同意你这样做时再发表,因为我们不希望过早地揭露这些冲突而加剧摩擦。”

果然不到1个月后,蒋介石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屠杀了1万名新四军官兵。当时斯特朗已经回到了美国,她深感事态的严重性,于是马上将手里的资料发表在了《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公开揭露了蒋介石围攻新四军、屠杀共产党的情况和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46年6月,斯特朗在内战全面爆发后,第五次来到了中国,她决定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向全世界解释这么几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是些什么人?是落后农村的土地改革者?是中国人民有觉悟有组织的力量,还是莫斯科的势力?

1946年8月,斯特朗第一次来到了延安。8月6日,她来到了毛泽东所居住的窑洞,对他进行采访。陪同她前来的是两位特殊的翻译,一位是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另一位是已在陕甘宁边区工作了10年的美国医生马海德。

毛泽东早已在院子里等候多时,她见到斯特朗以后,高兴地说:“欢迎斯特朗女士,我们的忠诚朋友。”

斯特朗也高兴地拥抱着毛泽东,亲吻他的脸颊,然后对他说:“毛主席好!见到你非常高兴!”

斯特朗记录下了她初次见到毛泽东的感受:

“毛泽东身材魁梧,衣服宽大,举止稳重大方,像美国中西部的农民。他的圆脸略有些平,态度平静含蓄,微笑时则顿时显出勃勃的兴致。在他满头黑发下面有着宽大的前额和一双锐利的眼睛,体现了他那灵敏的头脑和洞察力。他具有一种由深邃而灵活的理智所驾驭的自然生命力。”

谈话刚开始不久,斯特朗注意到毛泽东住的窑洞上方的草丛里有响动,她心想:如果有人要从那儿往下扔一枚炸弹,那真是太危险了!她连忙用手指着窑洞的上方问:“谁在上面?”

毛泽东抬头看了看,然后笑着说:“那是另外一家的孩子,他们对我的外国客人感到好奇。在延安,主席比不上外国人引人注目。”

聊天时,毛泽东的话妙趣横生,让斯特朗觉得非常有趣,当时朱德刚过完60岁生日,毛泽东对斯特朗开玩笑说:“蒋介石和朱德都刚过60岁生日,蒋介石的头发全白了,而朱德才只有几根白发!”

斯特朗有些不相信,她说:“可是朱德南征北战,辛苦得很,蒋介石却在南京过着舒适的生活。”

毛泽东笑着说:“我看他并不那么舒适啊!”

当聊到美国时,毛泽东说:“美国是历史上最强大的,也是历史上最脆弱的,它的摩天大夏是最高的,但是根基是最不稳固的。”

斯特朗想到这天正好是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一周年的日子,于是她问:“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呢?”

毛泽东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可怕,但经不起风吹雨淋!”这就是著名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出处。

但陆定一并不知道“纸老虎”该怎么翻译,于是只好把它翻译成“scarecrow(稻草人)”。

懂得一些英语的毛泽东听到这个词以后,打断了谈话,他问陆定一:“scarecrow是什么东西?”

陆定一告诉他是“稻草人”的意思,但毛泽东却觉得这样翻译不够准确,他说:“我不是这个意思,纸老虎不是插在一块田里的,它吓唬的是孩子而不是乌鸦。它的样子像是一只可怕的老虎,但实际上是纸糊的,一下雨,水一泡,就烂了。”

坐在一旁的马海德马上会意,他对斯特朗说:“毛主席说的是paper-tiger!”

“paper”是“纸”,“tiger”是老虎,合起来就是“纸老虎”,斯特朗这才明白,她连连点头说:“我懂啦,我懂啦,我感到你的这个比喻很新奇。”

毛泽东笑着对斯特朗说:“蒋介石也是paper-tiger!”

斯特朗马上来了兴趣,她说:“我是一名记者,我是不是可以报道毛泽东说蒋介石是一只纸老虎?”

毛泽东补充说:“你可以这么说:如果蒋介石维护人民的利益,那么他就是铁老虎;如果他背弃人民,发动反人民的战争,就像他现在做的那样,那么他就是纸老虎,就会被雨冲跑。”

不知不觉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菜很简单,只有番茄、洋葱、蚕豆和辣椒,都是山坡上的菜园里种的。毛泽东拿起筷子就大口地吃起了辣椒,他还问在一旁看呆了的斯特朗:“是不是也来一点?”

最后上的是主食“八宝饭”,是用稻米、花生、杏仁、核桃和大枣做成的。毛泽东向斯特朗介绍说:“延安不产稻米,但我们在边区靠近黄河的地方种上了稻子,我们在山谷里找到了一块暖和的地方,那里稻子可以长得很好。”斯特朗听了以后佩服不已。

此后斯特朗一直留在了延安,直到1947年初,由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中共中央决定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斯特朗也想随部队一起行动,一方面她不愿意离开自己同情的中共;另一方面,她也想体验一下战争的滋味,为以后写报道做准备。

但当时中央的领导人考虑到斯特朗已经62岁,而且腿经常浮肿,就都劝她离开延安,陆定一对她说:“撤离的路上我们要艰苦地徒步行走,而且无法估计我们要走多远的路程。”

但倔犟的斯特朗仍然不肯接受。此后的三天,她一直跟着部队行军,她还对陆定一说:“你看,我有的是持久的精力和体力!”

为了劝斯特朗离开,周恩来邀请她到自己的窑洞里吃饭,毛泽东和朱德也来了。毛泽东对她说:“你必须离开这里,否则你会走不了。你已经得到了关于我们的全部材料,你要把它传递给全世界。等到我们胜利的时候,你可以回来!”

斯特朗问战争胜利的时间,毛泽东回答:“这大约需要两年。”

斯特朗想到就要离开她热爱的人们,她伤心地哭了,但一想到只有自己才能把共产党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全世界,她只好眼泪汪汪地同意了。

1947年2月14日,斯特朗乘飞机,离开了生活6个多月的延安,来到了上海,在上海期间,她将在延安和各解放区的见闻及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基本政策写成了一本书《中国人征服中国》。

在这本书中,斯特朗对中国人民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史进行了回顾,并着重论述了抗日战争后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和军队,同美国政府援助下的蒋介石反动集团的英勇斗争,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58年9月22日,73岁的斯特朗冲破重重阻力,第六次来到魂牵梦绕的中国。从此,她就定居北京,住在周恩来特意安排的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大院,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家和最后的归宿。

定居中国以后,斯特朗并没有闲着,她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打字机,为了搜集资料,她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采访了很多的工人、农民、战士,然后写作。她写文章也是精益求精,总是首先考虑到读者的兴趣和要求,每篇文章至少写两三遍,有时甚至七八遍,所以她的新闻报道都非常有价值和深度。

1965年11月24日,这天是斯特朗80岁的生日,她收到了两张贺卡,分别是毛泽东和周恩来送给她的,毛泽东还专门包下一辆专机,接她到上海的锦江饭店,为她举办生日宴会。

毛泽东还带着马海德出席了这次宴会,并亲切地与斯特朗聊了两个小时,这让斯特朗非常感动。

到了1970年,斯特朗的身体越来越差,她吃不下饭,严重失眠,既拒绝吃药,又拒绝住医院,到了3月,连呼吸也吃力了,不得不被送进协和医院治疗。

周恩来得知斯特朗病重后,亲自来到她的床前,轻柔地握住她那枯枝般的手,并轻声对她说“安娜,你要按照大夫们的嘱咐去做。为了我们,为了全世界,你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周恩来的话让斯特朗非常感动,她开始遵从医嘱进行治疗和进食,尽管吃一点东西需要一个多小时,但她的精神还是好了不少。

1970年3月29日,斯特朗的病情突然恶化,她突然坐了起来,然后就瘫倒在了床上,尽管医生们进行了抢救,但她还是不幸在晚上11点去世,享年85岁。

3月20日,斯特朗被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郭沫若的题字:“美国进步作家和中国人民的朋友。”

斯特朗和另外两位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在中国被并称为“三S”。1985年,邮电部发行“中国人民之友”邮票3枚,其中第二枚20分的邮票就是斯特朗。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着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44710136

    毛主席永远活在穷人的心里!

    ZBXTRBY 回复 @听友444710136: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 听友477640702

    老师,想听听赵紫阳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