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领悟了觉性后,其它都一文不值

龙树菩萨:领悟了觉性后,其它都一文不值

00:00
06:38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93459068

    了便是好,好便是了,了却尘缘,入于不生不灭涅槃境界,永享安乐自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觉当下 回复 @听友393459068: 分段生死中熏染习性,训练觉照,一点点拔除污染习性。

  • 得道131

    你两手空空为何心事重重。

    觉当下 回复 @得道131: 感恩您的点评,活在二元对立的头脑中,与一体心分离,才痛苦不断。 我本薄福人,须行惜福事 我本薄德人,须行积德事。 ———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再来)

  • 盛静艳

    金碗!!!

    觉当下 回复 @盛静艳: 小我通过抓、捕捉、追求,得到一个客体,主体再根据客体确认它的身份,通过“动”、“想”,来确立“主体、动、客体”的关系。这个“主体—客体”互动的关系,本身就是我们的头脑。五官捕捉的作用,好像没有停过。即使我们并不是一直在看,也不见得一直在听,但不同感官的作用,可以轮流补上其它感官的空档,也就让我们觉得个体性是连续而永久存在的一个体,不曾中断过。这些回路不只是这一生累积下来的。五官捕捉的信息只是虚的幻觉,跟梦境一样,早晚会解散。我们每一个人会来,早晚也会走,无常变幻的人间是靠不住的。

  • 百川林海

    觉悟不觉悟啥是标准

    觉当下 回复 @百川林海: 非常感谢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支持。我们被头脑禁锢在轮转里太久,出离成了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的肉体即将消逝时,只有意识还在梦里建造,醒觉过来就显得迫不及待。古代觉悟需要印证,现在能印证的再来菩萨有大陆的杨宁、台湾的杨定一等,自己也可以先以梦中梦做主作为初判。

  • 彼岸sos

    这个故事如果不用龙树菩萨就好了 比丘不可能裸体,三衣不离身。

    觉当下 回复 @彼岸sos: 感恩您起的慈悲布施之念。 龙树菩萨生于释迦牟尼佛灭度七百年后,大约公元二世纪的南印度,穷富姑且不说,觉者已证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空性境界。来时不挂一丝缀,去时皮囊皆化灰,生时自足心自乐,但能度人出轮回。看身的人起分别而已。 西藏一千年多年前的大觉者密勒日巴在山中修行。裸身吃草叶,打坐,妹妹去看他,尊者一丝不挂。 近代开悟大师拉玛那.马哈希带领众人修行,也仅用布裹臀而已。 比丘是虽是已出家男众弟子的统称,但是否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四果圣人未可知。龙树菩萨那时已超四果圣人、辟支佛地。 感谢您的收听,感谢你对身的保护。

  • 心之安悦

    太逗了感恩主播的分享!

  • 心静身闲

  • 玉泉岭0

    心里有佛,世界美好

  • 盛静艳

    买椟还珠!!!

    觉当下 回复 @盛静艳: 睡着了,很难醒来。梦中的场景,都那么逼真,不是别人叫醒,闹铃叫醒,或其它更大的噪音吵醒,我们会一直在梦里沉入下去。我们白天的清醒和夜晚的做梦,在没有觉照的情形下,都是一样的梦境,有限的五官采集了信息,头脑杂糅起来翻译分析,当做真实,一段段的影相骗了我们无数个生死相续。

  • 森林城堡自然风

    龙树好名字啊

    觉当下 回复 @森林城堡自然风: 佛菩萨出于对世间的慈悲,为了众生的利益,为了众生的快乐,尽己所能去奉献,无论所扮演的角色与职责是什么,都没有差别,每个责任都同等重要,意愿单纯是为了在服务中发挥作用,帮助更多的人从正法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