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 脸的艺术:明清肖像画的社会意义

34 | 脸的艺术:明清肖像画的社会意义

00:00
23:44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艺术史》第34课。

我们今天的社会,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刷脸的时代。其实我们的祖先也很重视脸,历史上众多的肖像画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上节课,我们看到了帝王对于肖像的热衷,今天,我们来追溯下明清时代的普通人对于肖像的迷恋。

肖像画的社会史

理解明清肖像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肖像画视为一种“大众艺术”,或者叫“通俗艺术”。因为肖像画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艺术形式,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充分的理解和评判一幅肖像画的好坏。而作为精英阶层的统治者和高级文人也同样喜欢肖像,他们对于肖像画的兴趣和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在今天的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照相馆遍布大街小巷。小到一寸的身份证照片,大到一面墙的广告摄影,都需要摄影师来处理。在几百年以前,摄影师的工作是由肖像画家和肖像画馆来承担的。相当于中国明朝的朝鲜王朝时代,有一本汉语教科书叫做《朴通事谚解》,意思是一位姓朴的中国通向大家讲解中国的风土人情。里面设定的一个对话场景,就是朝鲜游客向中国人打听哪里可以找到画肖像的画家。朝鲜朋友很地道地说想画一幅“喜身”,这个词是宋元民间俗语,字面意思是“喜庆的身体”,其实是“画像”的意思。这段对话放在文稿里了,大家如果读的话可以感受一下六百年前的国语是啥味儿。

(朝:好画匠那里有,你知道么?

中:我知道一个有名的画匠,天下没双。

朝:在那里住?

中:他在枢密院角头住里。

朝:他是那里人氏?

中:是真定人。你要画甚么?

朝:要画我的喜身里。(喜神,是宋元以来的一个俗语,意思是画像)

中:他别处画了一个官人的影来,一似那活的,只少一口气。

朝:你请他这里来么来不的?

中:和我两个至好么,他家里事多,怎么来的?

朝:那般时,咱两个去来。咱商量了放下定钱。

中:他不曾开铺的。

朝:似不肯家画么?

中:也不要工钱,相识们十分央及时,没奈何画。

朝:难道不要工钱?你知道他就里么?常言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普通人请专业的肖像画家画自己的肖像,在明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有的肖像画家有固定的画铺,也有的没有实体店而自己在家里接单。想知道画店的样子,我们可以看下明代的一些表现城市风光的绘画,比如明代仇英模仿张择端而作的仿本《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画的是以苏州为模型的江南城市,在闹市区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有一间屋子里,一个男子正摆着造型在做模特,对面的画家正在为他画像。在国家博物馆所藏表现北京景象的《皇都积胜图》里,我们甚至看到,一个画铺子门口的屋檐下挂着一幅正面的男子画像,来作为画店的招牌。这个现象大概就是在明代末年出现的,一直到清代末年还是如此。清末北京一位叫做周培春的画家,画了一套《京城店铺招幌图》,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店面招幌。其中的“影像铺”,也就是肖像画店,就挂着一位顶戴花翎的满清官员的正面半身像作为招牌。



在朝鲜汉语教科书的情境对话里,形容画家本领高强,说的是“他别处画了一个官人的影来,一似那活的,只少一口气”。所谓“官人的影”可能就像“影像铺”幌子上的清朝官员像的样子。这里面反映出对于肖像画一个历史悠久的认识。它是真人的“影”子,无论再怎么真实,都是一个虚幻的影子,终究少一口气。所以我们也把画像称为“影像”。这个词如今又被更新的媒介——摄影、电影所专用了。

自古以来,画像作为人的影子,和真人有若即若离的关系。它因为真人而存在,是真人生命的延续,但是又会分享真人的生命力。北宋的时候,有一位东京汴梁的肖像画家叫朱待诏,他因为画了皇帝的画像而名声大噪,很多人都找他画像,因为他画得特别像。但是,找他画像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30岁以下的人不能画像。因为朱待诏画得太像了,恐怕画像会夺走人的灵气。一直到现在,在一些偏远的乡村,上年纪的老人还是不愿意让人画像或者拍照,因为害怕画像会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许多人一生只有一张影响,也就是遗像。

虽然在明清时代,对画像的禁忌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了,但生与死一直是画像中包含的根本问题之一。

祖先的遗容

这里我们要谈到画像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不过我们首先会碰到一个困难,这些几百年的肖像画,早就失去了当初悬挂和使用的历史语境。好在有一些早期的摄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我们先来看看两张照片。上节课我们讲了明清帝王的标准像,也就是朝服全身像,大家知道它们是在什么场合下用的吗?

第一张照片拍的是清末的景山寿皇殿。那时候,景山还是皇家禁地。寿皇殿是专门陈列帝后画像的纪念堂。照片里可以看到,每个皇帝都有一个专门区域,前面安放着祭祀的供桌,后面竖立着屏风,帝王像和皇后像就分别装裱在屏风的正中和侧面。

晚清的景山寿皇殿老照片

第二张照片拍摄于1913年,在一所宏伟的大殿中,幕布拉开,一幅朝鲜王朝的开创者太宗的朝服全身像显露出来,就像神龛中的圣像一样。朝鲜王朝的很多制度上都学习明王朝,因此,从这张照片可以现象一下明朝帝王像被祭祀的情况。这两张照片显示了使用帝王像的两个不同场所。皇宫中要为祭祀历代帝王设立专门的神御殿,就像景山寿皇殿那样。同时,帝王像还可以供奉在全国各地的大型皇家寺观和重要的建筑物中,就像这幅朝鲜王朝的太祖像显示的那样,既是举全国之力为帝王祈福,也是用帝王的威力来保佑一方。

1913年老照片里的朝鲜王朝太祖像

这些画像祭祀的都是死后的灵魂,画得庄重、威严,并且很真实。画像的目的是让观者感觉到画中的人并没有离去,而依然在场。画像的意义在于,人们相信,当人死了之后,灵魂的一部分就会附着在画像上,使画像获得生命。

除了上面讲到的皇室,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家庭,也会在家庭或家族中保存先祖的画像,在诞辰、忌日和重大节日时进行祭祀。这种祭祀礼仪是维系一个家族的重要方式。画像虽然是这个礼仪系统中的核心,但礼仪的实现还要包含很多东西,比如家族祠堂的建筑、祭祀的器皿、食物、装食物的容器,甚至还有音乐等等。在香烟缭绕、香味扑鼻的庄严气氛中,祖先的灵魂才能被召唤回来,接受后代的祭祀,并对后代进行庇护,画像也就获得了完整的意义。祭祀过后,画像会被小心的收藏起来,等待下一次祭祀。家族里每过世一位亲人,他的画像就会被增加到家族肖像的谱系之中。一般来说,每一位祖先都会有独立的画像,祭祀时按照顺序一幅幅悬挂起来祭祀。但到了明代后期以后,人们想出了一种新的方式,把好几代的祖先画在一幅画里。一般是男左女右,画面越往上的地位越高,形成一个形象化的“家谱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有不少这样的明清祖先像。对于欧美文化来说,尽管肖像画十分重要,但很少有中国这样的祖先像。2001年,弗利尔美术馆举行过一个大型的中国明清肖像画展,就叫做《祖先崇拜》,中国的家族社会的特点就在这些祖先像中显现出来。

今日徽州地区,家族祠堂内的祭祖仪式

明人所画的明初著名官僚和书法家沈度的画像

清代贵族的祖先像

明代的家族祖先像

如今,这种传统在中国已经基本消失,大概在家族社会的传统还比较深厚的徽州地区有时还能够看到。在留存下来的明清祖先像中,出自徽州地区的例子占据很大的部分。祖先像的一大特点,是穿戴官服。明朝的祖先像基本都是高级官僚的红袍官服、头戴乌纱帽,清朝祖先像则是顶戴花翎。女性也身穿朝廷命妇的正式服装,头戴花冠。通常情况下,这说明画像的主人确实获得过功名。因此他的后人会十分自豪的使用这位祖先的画像。但有的时候,穿官服的画像也是一种模板,并不一定是真的官员,而只是一种美好理想的寄托。

通常,画家在委托绘制这些祖先画像时,根本没有见过像主的样子。当像主已死,而平生又没有留下其他的肖像时,画家就只能按照像主后代的描述来想象。但是他会有一些工具来参考。肖像画家很多都会准备一套画像小稿,是各种不同年龄、不同面相的人,像主的后代可以对着图来指出祖先的不同特征。同时,这些小稿也可以供画家那些技艺还不十分高超的徒弟们使用。有的时候,画家还会要求对着家族中长相和去世祖先相似的人来写生,作为画像的基础。

晚清的祖先容像脸谱

虽然大量的明清祖先画像留存至今,但我们早已经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也不知道他们的家族今天还存不存在。不过,这些看起来冷冰冰、面无表情的祖先像却是明清肖像画发展的基础。

人生的记录

人很难预测自己的生命。所以,一方面为了防止去世以后,肖像画家没有画像可以参考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生命轨迹的记录,很多人都会在一生中的许多不同节点都请人绘制肖像。很多人从年轻时起,就会不断请人描绘自己的肖像,作为特殊的纪念物。通过这些纪念物来传达特殊的情感。

1616年,明代后期最著名的肖像画家、福建人曾鲸,为25岁生辰的王时敏画了一幅坐在蒲团上、身穿道袍、手拿拂尘的肖像。这时的王时敏,还没有成长为日后赫赫有名的画家,但他出身于江南望族,此时也已经获得一个官职。在如此青春年华,为何枯坐蒲团呢?一方面,这种打扮在当时是一个时尚,年轻公子哥都喜欢穿袖子几乎拖到地上的宽大道袍,有范儿。但另一方面,这个若有所思的内省的形象,正与他成年后人生的重大变故有关。一年前,他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相继离世。六年前,他著名的祖父王锡爵辞世,七年前,他的父亲更是先一步离开人间。所以,如果说这幅画是在纪念什么,或许就是那一去不复返的美好青春。

曾鲸《王时敏二十五岁小像》天津博物馆

和很多人一样,王时敏在日后还有很多幅肖像,但似乎没有一幅能够真正折射出他的内心世界。同样是著名画家,明代的苏州人沈周以他八十岁的一幅半身肖像震撼了我们。沈周活了83岁,这幅画像显见得是他八十大寿的纪念。七十岁的时候,他也有类似的画像,但八十岁的他真正感受到了死神的脚步。和明清时代许多肖像画一样,这幅画没有落款,应是一位不知名但技艺高超的苏州职业画家。沈周微微侧面,看着远处。脸上虽然满是老年斑,但眼睛很黑,炯炯有神。尤其有特色的是嘴唇,微微抿起,似乎在念念有词。念的是什么呢?

作为像主,沈周罕见的在画上两次题诗。他先写了一首诗自嘲,大意是说,有人说这幅画不够美化,把我的眼画得太小了,脸又画得太瘦了。反正我自己感觉不出来,不知道到底像不像。不过,人的长相又算个什么东西,关键是有没有德性。苟且活了八十岁,死就在隔壁了。之后,又在旁边补了一首诗,很像佛教高僧的偈子:“似不似,真不真。纸上影,身外人。死生一梦,天地一尘。浮浮休休,吾怀自春。”他在感怀,画像再怎么真实,终究是幻影。活在现实中,和活在画纸上,有什么区别呢?人终究是天地间的一粒尘埃,做真的自己就好了。

沈周画像,无论在技巧还是思想性上,都在明清肖像画中出类拔萃。也许,身为画家的他,才愈发能体会肖像画对于人和这个世界的意义。

明代佚名《沈周像》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古代,一般要到成年之后,才能够拥有自己的肖像。而儿童大多是作为成人画像的配角才会出现,比如明清时代有一些《家庆图》,是家族群像,自然把家族的儿童也包括了进去。

但例外也是有的。我们先来说说故宫藏的一幅清代嘉庆皇帝的童年像。大概只有两三岁的皇子颙琰正在一个屋里扒着窗框向外招手,身旁可能是他的母亲,正在招呼他快走。这个虎头虎脑的俊俏儿童之所以成为画面的主角,似乎说明他很早就在皇阿玛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这幅画本来是皇宫中的一幅“贴落”。所谓“贴落”是清代创造出的词汇,意思是画有图画的墙纸。这幅贴落估计几十年间都在皇宫的墙上,皇子颙琰则逐渐成长为年轻的新一代君主。他即位之后,这幅见证了他的成长的画就成了他的御容,被从墙上取下,小心的保存起来。

《弘历妃及颙琰孩提像》北京故宫博物院

还有一幅叫《虎子图》。1732年,清代的宫廷画家冷枚去看望一位朋友,忽然在院子里看到这位朋友8岁的小儿子在举重,小小的身子竟然举起了一块120斤重的石块。震惊之余,他为这位小小大力士画了一幅肖像,因此命名为《虎子图》,意思是“虎父无犬子”。画中的儿童凝神贯气,严肃的小表情和稚气未脱混合在一起,正在把一块方形的石块举到腰间。

这两幅儿童的肖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对于童年的理解。而可爱的童年在家族发展的大背景中又获得了特殊的意义。就像这幅《虎子图》,日后不断被人题咏,这位小小大力士被当做是家族复兴的吉祥征兆。

冷枚《虎子图》

亦中亦西,亦虚亦实

肖像画作为人生的记录,如果要更好地欣赏,常常需要去了解画像的主人翁,就像我们了解沈周和王时敏那样。但也有的时候,我们虽然压根就不认识画中的人,却由于画面冷静、客观的描绘而让我们感到了震动。所以,最后我们来讲一讲明代肖像画中的明星,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明人肖像册》。

以上为《明人肖像册》

这套作品几乎是国外重大的明代艺术展中必选的作品,一共画了12个人物的头像,其中有11人身穿红色的官袍,1人身穿儒生的服装。要问为什么这么有名,大概不用我多说,只需要看一下画面,因为语言很难形容画面给人的感受。这12个人,面貌各不相同,由于是类似身份证一样的大头像,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脸上。脸上的每一个起伏变化都清晰可见,老年斑、黑痣、长了几根寒毛的肉痣、突出嘴唇的牙齿,甚至是有眼疾而导致黯淡无光的眼球和眼白上的高光,都画得一清二楚。这件堪称是中国古代肖像画中最写实的一件作品,引发了很重要的讨论。人们想知道,这件明代后期的作品,是否受到了当时已经进入中国的西洋油画画法的影响?尽管没有确定的答案,但大多数人相信,西洋画法注重明暗、体积,强调高光的画法已经被明代后期的中国画家很好的吸收。对比沈周的肖像可以看到,尽管也很真实,但脸上的明暗起伏并不显著,比如鼻子,沈周像主要是用线条钩出鼻梁和鼻翼,而《明人肖像册》则完全是依靠对亮部和暗部的渲染。

很遗憾,我们不知道画家是谁,也不知道画的是谁。听过这件作品的朋友可能会说:不对吧,画的都是晚明有名有姓的地方官呀?那个儒生打扮的人不是明代大画家徐渭吗?虽然目前几乎所有的美术史画册都是这么写的,但其实,这只是这套册页已知的最早收藏者——民国时期一位苏州收藏家潘厚的观点。他的观点不能被当作最终的事实。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12个人是谁了,也可能不会知道画家是谁。我对这件作品曾做过研究,在我看来,这套册页中的人物并不是晚明时代真实存在的人,而是肖像画家的虚拟。比如说,11位红袍的官员,10位头戴明朝的乌纱帽,有一位却戴着宋代式样的展脚幞头。这显得有点矛盾。此外,画中有好几人的五官上都有某些缺陷。想想看,沈周像那样风神俊朗的画像都被人觉得不够美化,这几幅又会被那些官员们怎么看待呢?如果这套册页是肖像画家根据现实中人物形象的各种特征,比如不同的脸型、五官等等虚拟出来的,就可以对上面的问题做出解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画得如此得逼真——因为其实是画家的实验。或许,是为自己画画准备的参考品,也许是为弟子准备的学习范本。总之,肖像画中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还有很多。脸的艺术,可以说是充满了文化的密码!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吧,肖像的艺术将要告一段落,下节课,我们将会讲到明清时代的山水画和旅游风尚之间的关系,让我们跟随绘画来畅游明清时代的大好河山。下次再会!

补充:

最近几年以来,国内外博物馆举行的好几个反响热烈的中国艺术展,都和肖像画有关。7月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清肖像画的新展正式开展,我们上节课讲的帝王画像,就是展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更多的是官员、文人、和尚、道士、女性的面孔。在2018年,德国国家博物馆也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肖像画展览,叫做《中国的面孔》。2019年,刚刚改名为“美国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弗利尔美术馆也做了一个《紫禁城里的皇后》的肖像画展。

喜欢本课程 欢迎转发海报

和更多人一起漫步7000年中国艺术史之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Symbobo

    有配图就更好了

    旭思读书君 回复 @Symbobo: 文稿里有

  • 瑞鹤鸣轩

    宫廷画家就叫待诏,朱待诏应该另有其名吧

  • 听友97610168

    讲得很好,老师的声音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