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橘皮,陈皮,橘红,柑肉(橘肉),柑络(橘络),柑核(橘核),柑虫(橘虫)

青皮,橘皮,陈皮,橘红,柑肉(橘肉),柑络(橘络),柑核(橘核),柑虫(橘虫)

00:00
06:55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相信大家都听过。它们就像同胞兄弟,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有了各自的变化,但在分类上它们都是芸香科植物。属于芸香科的中药里比较出名的有:陈皮,青皮,橘红,枳壳,枳实。


“橘生淮北为枳”中“橘”指的是现在的柑橘,“枳”是指现在的酸橙(又区别于食用的橙子),它们都属于芸香科植物。按照我国的地域划分,淮河以北为北方。橘子弟弟被带到北方栽种后结出了“枳”,也就是酸橙。我们熟悉的“枳实”就是酸橙或甜橙干燥的幼果,而“枳壳”就是采摘酸橙接近成熟的果实,自中部横切开,晒干或低温干燥而成。


柑和桔,是两种不同的水果。


柑子: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果实较大,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味甜酸适度,耐储藏。 


桔子:桔,为芸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种类很多,有砂糖桔、甜桔、酸桔、宫川、新津桔、温州桔、四川桔等品种。果实较小,常为扁圆形,皮色橙红、朱红或橙黄。果皮薄而宽松,海绵层薄。味甜或酸,不耐贮藏。也有人把“桔”叫做“橘”,其实“橘”是“桔”类分支下的一个果种,橘比桔略大,皮较薄,果型相对较圆,桔显略扁。


有少数的柑胎,会在生长的过程中因自然原因掉落,也有人为操作,也许是为了节省新会柑柑树本身的养分供给,果农会适当摘取一部分幼果,保证后期养分充足、柑果果实硕大和品质佳。掉落或采摘下来的茶枝柑的柑胎,晒制而留存。苦辛,微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润肺、消积化滞、健胃止咳等功效。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等功效。其主治,常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胱腹胀痛等等。


炒青皮:与麸皮用文火炒至微带焦黄色为度,铲出筛去麸皮,晾凉。麸炒可减破气之烈性,并能和胃。


醋青皮:取青皮片100kg,用米醋15kg拌匀闷润后,微火炒至微黄色透香气时取出,摊凉,能入肝,增加疏肝破气止痛之功。


青皮炭:青皮片武火炒至焦黑色,取出。炒炭后增强消食化滞、和胃止泻之功。


酒青皮:以黄酒为辅料,法同上,可增强辛散行气之力。 


与青皮相关的方剂有:天台乌药散、葛花解酲汤等等。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釆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当下比较热门的道地广陈皮,一般源自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茶枝柑(大红柑)。


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其主治,常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等。


与陈皮相关的方剂有:五皮散(原方标为“橘皮”,或“陈橘皮”)、杏苏散(亦有记“橘皮”者)、橘皮竹茹汤(亦有记“橘皮”者)、止嗽散、仙方活命饮、平胃散、正柴胡饮、回阳救急汤、完带汤、定痫丸、保和丸、厚朴温中汤、香苏散、健脾丸、参苏饮、清气化痰丸、普济消毒饮、痛泻要方、温胆汤、葛花解酲汤、补中益气汤、蒿芩清胆汤、藿香正气散等等。


采收陈皮时,去其白内皮后的红色外皮叫橘红,去红外皮后的白色内皮叫橘白,临床上二者功效同陈皮,但前者侧重燥湿化痰,后者则长于和胃化湿。


柑肉味甘酸性凉,具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主治呕逆食少、口干舌燥、肺热咳嗽、饮酒过度等病症。


柑络指的是柑皮内层的网状筋络。性甘味苦平,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痰滞、胸胁胀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症。


柑核指的是柑子的果核或种子,性微温味苦平,理气散结,止痛。对疝气疼痛、腰痛等有良效。


为实现柑肉的无公害回收处理,除了制作成酵素之外,华南农业大学梁社坚副教授课题研究,用柑肉,养一种专门吃柑肉的虫子,这个虫子,也同样全身都是宝:“柑虫”含有大量抗菌肽、维生素、粗蛋白、脂肪、氨基酸等成分,可以作为养殖业的活体饲料,此外虫体中的高蛋白脂肪还可以制作生物柴油;“柑虫”产生的粪便,含有大量氨基酸,可以制作动物饲料或有机肥料;“柑虫”生长过程中蜕下的皮,有丰富的抗菌肽,可以成为手术线、生物果蔬保鲜剂的原材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