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坦克斩获30亿美元大单!巴陆军采购680辆VT-4,30年耕耘终结硕果

中国坦克斩获30亿美元大单!巴陆军采购680辆VT-4,30年耕耘终结硕果

00:00
10:36

日前,巴基斯坦媒体欢欣鼓舞地宣布,巴陆军在新一轮主战坦克发展规划中,再次选中了来自中国的VT-4。预计将在2020年10月公开的300辆VT-4订单基础上,追加160辆散件订单,由巴方的塔克西拉兵工厂在中方技术支持下进行组装。此外,巴方还计划以中方提供核心部件,巴方生产部分配件的方式,再装备220辆VT-4。这样算起来,巴基斯坦的VT-4坦克总数将达680辆,价值约30亿美元,如此高额的坦克订单,着实让国内舆论惊讶了一把,也冲淡了不久前美国与巴空军签署4.5亿美元F-16机队升级项目带来的忧虑。回想中国坦克工业30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与巴方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最终取得这份收获也确实不算意外。

由于在建国早期就与宿敌印度大战一场,因此巴基斯坦对于国防安全非常重视,其中坦克作为陆军的重中之重,自然更是不容忽视。巴陆军早期装备的坦克,主要是美国提供的M48系列经典装备。之后,由于与中国的关系在60年代中期升温,因此又得到了大名鼎鼎的59系列坦克支援。到80年代初期,巴陆军坦克部队已装备了近2000辆各型坦克,用以应对印度陆军的威胁。不过,随着印度在80年代开始接收苏联提供的T-72M1,并从1987年开始进一步组装生产T-72M1,巴陆军深感自身坦克性能已经落后于印度陆军(这时T-72还没有遭遇海湾战争的洗礼,威名极大),于是开始着手采购新型坦克。

由于在此之前大量装备59系列坦克(主要是69-IIAP),国际上也没有更合适的坦克供应方,因此中国坦克就成为当时巴陆军最期待的目标。在1987年末,国产80-II型坦克启程前往巴基斯坦进行初期测试,巴陆军在评估后认为整体性能并不理想,但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于是表示彻底升级后才会采购。当时我国坦克工业虽然成功达成了出口中东国家数千辆的大单,但整体技术和军贸形势仍不乐观。因此,中方对巴陆军的订单非常重视,很快拿出了换用焊接炮塔和105毫米坦克炮的改进型号,早期项目代号“风暴-1”,后期改称为85-I。不过,由于85-I发动机功率只有730马力(其实就是80-II的动力),因此设计团队再次修改方案,换装了当时刚诞生的800马力新式发动机,并换装了配套的变速箱,这就是85-Ⅱ。

花费近3年时间才完善设计的85-Ⅱ,于1990年再度前往巴基斯坦测试。巴陆军对升级后的防护表示认可,但对仅有105毫米口径的主炮,以及在测试中出现故障的动力系统表示不满。恰好当时国内以罗马尼亚提供的一辆T-72为基础,成功仿制了125毫米坦克炮,并最终配上自动装弹机和火控系统,这就形成了著名的85-ⅡAP。从1992年开始,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兵工厂在中国的技术支持下,陆续生产了300辆85-ⅡAP,进一步开启了两国在坦克领域合作的新纪元。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巴陆军已经意识到,85-ⅡAP的性能还不足以对抗东边的邻居(即使综合性能并不比T-72M1差),因此在85-ⅡAP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时候,就与中国在先进坦克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制定了更加长远的发展规划。在那个三代坦克刚刚兴起的时代,巴陆军对于中国在WZ-132项目上的经验比较重视(确实也没有其他的渠道了),因此在85-ⅡAP发展的同时,还与中国联手发展的了著名的MBT-2000“哈立德”主战坦克。作为伊斯兰民族的著名将领,哈利德·本·瓦利德这个名字的意义非同小可,也从侧面证明了巴陆军对这款坦克的重视。具体来说,巴基斯坦政府在1991年1月正式批准对MBT-2000项目提供10亿美元投资,这对于每年军费不过几十亿美元的巴基斯坦来说,绝对算得上大手笔了。

事实上,巴陆军当时的规划是,在早年对59、69-IIAP坦克的修护经验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组装85-ⅡAP提高坦克制造水平,最终达到量产MBT-2000的目标。对于经费并不宽裕的巴陆军来说,这意味着能省下大笔采购和维护、升级费用,还能装备一款性能不俗的主战坦克,为此即使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当然,巴陆军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的风险会有多么大。在85-ⅡAP项目发展过程中,中方对巴方提出的大多数问题进行了改进,效果也很不错,但唯独在动力方面的升级非常有限,这一点在MBT-2000项目中成了大问题。

从1992年开始,85-ⅡAP就正式下线并交付巴陆军坦克部队,而同时期MBT-2000在生产几辆样车后,发展就陷入停滞。直接原因是其搭载的1000马力发动机技术并不成熟,屡屡发生故障,并使得坦克增强防护、提高机动性方面的进展受阻。当然,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国际军火贸易市场上,大量苏制原装坦克低价抛售,也让巴陆军很是心动。最终,巴陆军虽然依据自身经验抵住了诱惑,没有采购这种表面性价比极高的坦克(当时的买家在几年后才意识到,缺乏稳定升级、维护来源使得这些坦克与一次性武器无异),但对于中国在MBT-2000项目中,迟迟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动力装置也很不满意。

此时,恰逢印度计划与俄罗斯联合发展T-90S坦克,于是巴基斯坦找到了继承苏联坦克工业精华的乌克兰,希望采购一批先进坦克与T-90S对抗。当然,我国也意识到了巴方态度的变化,于是推出了85-III型坦克与乌克兰T-80UD竞争。但薄弱的动力系统再次惹出麻烦,当85-III在1995年抵达巴基斯坦参加实地沙漠测试时,直接罢工的传动机构,使得T-80UD毫无悬念地赢下了价值6.5亿美元的320辆坦克订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是在与T-80UD接触的过程中,国内深刻认识到乌克兰1200马力的6TD-2型发动机确有过人之处,并最终嫁接于MBT-2000,从而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动力问题。

而巴基斯坦在1997年开始接收T-80UD之时,由于受到俄罗斯方面干扰(主要是印度方面的压力),以及这款坦克火力(主要是穿透力)不足等缺陷影响,重新认识到了MBT-2000项目的优势。于是在20世纪末再度重启MBT-2000的研发,并最终在2005年通过鉴定并开始交付。当然,与“枭龙”战斗机的发展历程比较相似的是,最初服役的MBT-2000只是勉强踏入了三代坦克的门槛,只有在2013年之后生产的改进型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代坦克成熟装备(这时国内全面攻克了三代坦克的技术难关)。近年来,巴陆军实际上是以约750辆MBT-2000为核心,以85-ⅡAP、69-ⅡA为辅助,组建起规模不俗的装甲部队,而当年采购的乌克兰T-80UD则由于升级有限、零备件数量不足,主要当作训练、后备使用。

对于中国坦克工业来说,MBT-2000项目的成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代表着中国制造坦克以陆战主力的地位,成为一支现代武装力量的核心。因此,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更名为VT-1的MBT-2000,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坦克的现代化出口之路,而VT-4则是这条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重要节点。在VT-4之前的VT-2、VT-3都是对旧坦克的深度改造,算不上先进,即使VT-1也由于使用乌克兰发动机而略有尴尬。不过,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现身的VT-4,则是真正的完全国产型号,其发动机更是基于自用型号演变的120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机,赋予VT-4优秀的机动性能,再也不复VT-1项目中的无奈。再加上一向作为中国坦克特色的先进火力,VT-4实际上已经跻身全球顶尖主战坦克之列。

于是,巴基斯坦陆军在2020年毫不意外地宣布采购VT-4,首批数量就高达300辆,印证了巴陆军对中国坦克性能的信赖。当然,这份价值约14.6亿美元的订单,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轰动,被认为是VT-4这款新式外贸装备,全年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标志。此外,当时就有观点认为,巴陆军采购VT-4要么数量很少,作为最精锐的尖刀部队使用,要么采购数量就会达到与VT-1接近的水平,作为真正的主力。既然首批就购买了300辆,那么后续大概率还有订单。鉴于巴陆军经费有限,这种观点一度并没有得到认可,但就近日的消息来看,巴陆军确实是走上了大规模装备VT-4的道路,其雄心令人振奋。

由于发展时间、过程与“枭龙”非常相似,因此名气稍逊的VT-1又被称为陆上版“枭龙”。如果延续这种参照,那么85-ⅡAP实际上就与巴空军装备的歼-7P战斗机相当,69-ⅡA与歼-6差不多,最新VT-4的地位自然就与刚刚出口巴基斯坦的歼-10CP相似。从这一点来说,得益于特殊的国际军贸环境,以及中国坦克工业的多年努力,双方在坦克领域的合作,其实比战斗机还要更深入。毕竟就目前来看,“枭龙”生产线虽然在巴基斯坦,但歼-10CP却不太可能授权在巴基斯坦境内组装,最多在出口规模上来之后,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修理厂。

从1965年到2022年,中巴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已经走过了57年的风雨。涉及的军事装备从范围、金额以到性能水平,都随着合作的深入以及中方技术的提高而持续拓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贸易的基础是双方都能从中获益,并且基于双方的友好互信、互相支持,而不是简单地钱、物交易。对于军事领域的合作,都要始终坚持这一合作原则,简单套用普通商品买卖的方式进行军贸合作,最终往往都不会长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思念一叶

    就像被人追着一样

  • 虾球听

    听着就像听念经一样

  • 听友419062879

    能好好说话吗?

  • 听友419062879

    语音怪怪的。

  • 开玩乐的八一三六九

    这什么鬼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