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9月13日,52岁的鲁新林来到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报到,他也成为该校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新生。有人称赞他“活到老学到老”,也有人质疑他“浪费教育资源,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对此,鲁新林回应称,被人质疑浪费资源是一种误解,原因有二:很多大专高职院校完不成招生计划;国家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
其实,即便鲁新林报考的是热门的本科院校或者研究生,也不存在“浪费教育资源”的说法。“浪费资源说”折射出过于功利的教育观。我国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就必须摆脱功利的教育观。
接受高等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既有功利的价值,也有非功利的价值。功利的价值是指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在国际上,有高等教育回报率这一评价高等教育价值的指标。高等教育回报率是指受教育者每多接受一年高等教育,导致工资收入增加的百分比。高等教育回报率越高,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也就越高。非功利的价值,则是受教育者拓宽视野、结识朋友、完善自我、丰富生活等与找工作、涨薪等无关的价值。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的就是教育的非功利价值。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重视高等教育功利价值超过非功利价值的倾向。具体表现在,有部分学生把上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上大学后,就不再努力学习,他们看重的是被大学录取,以及大学给的一张文凭,而不是上大学后接受的教育;还有部分学生上大学后,关心的是考研或者就业,他们的大学生活显得很充实,要么认真准备考研,要么从大一起就找实习机会,可是,他们接受的大学教育,也不完整。考研的学生主要学习考研科目,而不重视其他非考研科目的学习,从大一起就“刷实习经历”的学生,并没有为自己未来长远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意教育的功利价值,就会出现实现功利目标之后,不再读书的现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欧美国家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6本,韩国约为11本,法国、日本等约为8.4本。
显然,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终身学习社会,就要在功利的教育价值之外,倡导非功利学习。一方面,我国所有适龄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不能围绕功利的升学与就业,只学对升学、就业有“直接用处”的课程,而把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程、选修课归为“无用课程”。事实上,以功利的态度去实现教育的功利价值,效果并不好,如只学考研相关科目,可能会考出不错的考研分数,可是,由于没有在本科期间接受完整的教育,培养学术研究能力与综合素质,这些学生就是考上研究生,也很难有好的学业发展与职业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在职人员以及退休人员,更要重视非功利的学习。调查显示,我国在职人员的继续学习,也有很多出于功利的提升学历、考证考级,没有这些功利的诉求,主动学习的并不多。这也是52岁的“老人”上大学被质疑浪费教育资源的原因。从功利的角度看,获得大学文凭,也派不上求职、晋升的用场,为何要上大学呢?为何不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其他有找工作、晋升等功利需求的人呢?
我国早在20年前,就取消了高考的年龄限制,这意味着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普通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过去20年来,除了有五六十岁的退休老人报名参加高考外,还有六七十岁的教授、博导再申请读博士。对于这些不带功利目的、不追求功利教育价值的求学者,一直以来都有争议,尤其是在本世纪初高等教育资源还相对比较紧张的时期。但是总体的趋势是,社会已经接受非功利的求学选择,因为这是建设终身学习社会需要的最重要的内驱力。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建设终身学习社会,都应该淡化功利教育观,包括提高高等教育的回报率,也不能只盯着功利的升学、就业,而必须同时给受教育者高质量的教育,让受教育者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过程体验。拿高职教育来说,随着适龄生源减少,未来高职招生会实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符合条件者都可以注册成为高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并被授予高职学历。这也引导受教育者关注接受的教育内容,由此做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不是什么“教育资源浪费”。(作者是知名教育学者)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极目新闻
责编 | 傅铭途 孙梓青
校对 | 谢志忠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