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林欣浩。今天咱们继续来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这一讲,咱们接着来说孔子。这一讲,咱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做学问的。孔子做学问有个特色,叫“述而不作”。就是孔子啊,自己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呢?他是通过讲解经典作品,来间接传达自己的思想。你看,这就像是老师的做法。大多数老师不负责写教材,他们只是去解释教材。解释的不一样,老师传达的思想就不一样。
比如,当时有一本书叫《春秋》,记录的是鲁国的历史。曾经有很多人认为啊,《春秋》这本书是孔子写的。因为《孟子》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但是冯友兰先生就考证了,不是这回事儿,孔子不是《春秋》的作者。这个结论啊,在咱们今天已经是个共识了。咱们今天的主流观点啊,认为孔子也许修订过《春秋》,但不是《春秋》的作者。
那孔子的重要性在哪呢?他虽然不是作者,但是他在讲《春秋》的时候,却有自己的发挥。比如《春秋》这本书,咱们光看文字啊,乍一看,那就是简简单单地记录历史,什么哪年发生了什么事,很简单,没有解释。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这就是一份儿“断烂朝报”,就是政府信息简报,汇总,而且汇总得很杂乱,没什么意思。但是孔子,就在这些简报之上,增加了很多解释。
比如古代有一个习俗,叫“三年之丧”,就是父母去世之后啊,子女要服丧三年,不能吃好的,穿好的,不能听音乐。也不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得另外住在简陋的草屋里。这个主张啊,在《春秋》之类的史书里啊,就是那么一个记录。就说某年某月,某人服丧了,服了多少年,就完事儿了,没解释为什么。你如果不解释为什么啊,这就只是一个事实,你没说清楚它存在得合理性,就会有人质疑。比如在《论语》里,孔子的一个弟子就跟孔子抱怨,说服丧三年实在是太长了。当然,他没好意思说,三年吃不好穿不好,太受罪。他说的是,这三年里,君子不能学习礼仪,不能演奏高雅的音乐,这文化不都荒废了吗?大自然一年一个轮回,服丧一年不也就够了么?结果孔子说了,如果你真爱你的父母,父母去世后的三年里,就算给你好吃的,好穿的,你吃的下,穿的下吗?你生活舒适,你能安心吗?结果那哥们儿说,安心。给孔子气坏了。那哥们儿走了之后,孔子还是气鼓鼓的。说这孩子,没良心!孩子出生之后,要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父母死后服丧三年,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
哎,这个啊,就是孔子对服丧三年的解释。咱们啊,可以不认同这个解释。但是重要的是,孔子是在解释,这就叫“理论”化啊。《春秋》这种书,说有人服丧几年,这只能叫阐述事实,这不是理论。孔子把这个规定背后的原因解释了,就是把规定,变成了理论,这才能叫思想家,才能叫哲学家。而且您看啊,孔子的解释其实很高明啊。很多古代人的理论,很粗暴,就说这个规矩是老天爷定的,你不遵守,老天爷弄死你!天降惩罚。这种理论,在哲学上,就没什么味道。孔子呢,不讲鬼神,讲的是人的本性。为什么遵守周王朝的这些规定呢?不是硬塞给你的,那是你发自内心的感情。摸摸自个儿的良心,你有感情,就得遵守。这个逻辑啊,听这有道理,更容易接受。于是后来整个儒家的理论体系,用的都是这个逻辑,结果就是,咱们中华文明的气质跟好多文明就不一样。你看咱们传统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感情、就是亲情,为什么有“春运”这么个东西,这个就是咱们对亲情的执着。甚至包括传统的中国人做买卖也是,看的是交情,交情不好,这买卖赚钱也未必跟你做。
这个,是孔子对《春秋》的解读。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孔子把《春秋》说的内容,都放到他那套“正名”的体系里,这就叫把《春秋》理论化。
除了《春秋》,其他好多的经典,孔子都有解读。比如咱们再看啊,六经里还有一个作品,是《诗》,就是《诗经》。咱们知道,这个《诗经》是古代的诗歌集。那这《诗经》是干吗用的呢?其实啊,当时周代的贵族啊,说话穷讲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啊,有话不能直说,必须得引用一段《诗经》里的话。比如咱俩谈判,你有要求不能直说,你得引用一句诗,我听懂了,我再引用一句诗,我回复你,这咱俩才能谈话。这就有点类似于啊,咱们今天的互联网黑话。你不能说“这事儿咱怎么办啊?”你得说,“刘总,咱们这个项目怎么落地,咱们的抓手是什么?”等于说《诗经》啊,其实就相当于,是一本当年的贵族黑话手册。贵族必须学的。那这么一个东西,你说你背下来不就行了么,还有什么可以学的啊?啊不,孔子要开始解释了。孔子说了,这《诗经》,用一句话概括,叫“思无邪”。哎,有意思的是啊,这个“思无邪”这仨字儿啊,其实也是来自于《诗经》,等于孔子是在用黑话解释黑话。“刘总,咱们为什么要用互联网黑话啊?”“是为了降低我们的沟通成本,有利于同步团队进度。”哎,用黑话解释黑话。孔子啊,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当然这不重要啊,重要的是,孔子说了,《诗经》的价值在于,它里面没有邪念。因为肯定有人会问啊,为什么好好的话不说,要说《诗经》里的话啊?用咱们现代的哲学理论来说,语言会影响思想的表达,用的词不准确,表达的意思就会变化。《诗经》的语言“无邪”,那表达出来的内容都是善良的。贵族之间用这样的语言交流,这个世界不就充满了善良了吗?你看,孔子直接把《诗经》,从一本黑话集,变成了一个有道德含义的东西。
咱们还有别的例子。再比如,“六经”里有两本书特别重要。一份叫《礼》,一份叫《乐》。《礼》是“礼节”的“礼”,《礼》这本书讲的就是周代的制度,就是把这些制度简单地收集起来,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就是一张“礼单儿”。《乐》是“音乐”的“乐”,记录的是古代音乐的乐谱儿。等于说,孔子今天上课要教这两本书了,结果摆在面前的两份教材,一份是社会制度规范手册,一份是个乐谱儿。你说这两份材料怎么讲啊?哎,人家孔子怎么讲的?人家给讲出哲学来了。孔子说啊,“礼”是制度,但是这个制度啊,不是几个人硬性规定出来的。这些制度,来自于我们想做一个好人,想追求正义的冲动。哎,你是一个好人么?你想做好人啊,你自然的,就得追求儒家的“礼”。因为“礼”的本质是正义,所以外在的礼节仪式,各种规矩,那是细枝末节,不重要。这些规矩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时候可以斟酌改变。哎,你看,本来是一个社会制度手册吧,到孔子这里,改成哲学了。
同样,《乐》就是乐谱么?啊不对。孔子说了,音乐啊,也是人内心道德的表现,不善良的人,享受不了高雅的音乐。哎,直奔哲学走。
这个啊,就是孔子的风格,“述而不作”。孔子不创作经典,孔子是经典的讲解员,通过讲解经典,来展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啊,后来就成了整个儒家的风气了。比如,后来儒家中有几部经典作品,《左传》、《公羊》和《穀粱》,都是解释《春秋》这本书的。《春秋》本身,不是思想,《左传》、《公羊》和《穀粱》,它们承载着思想。再往后,历代有名的儒家学者,像朱熹啊,王阳明啊,乃至近代的康有为啊,他们阐发自己的观点,都是靠解读像《论语》这样的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属于“述而不作”。所以在过去啊,有些人会认为,中国的古代思想史是没有进步的。比如你看朱熹也讲孔子,王阳明也讲孔子,到了康有为还是讲孔子,翻来覆去都是讲一个人,中国人的思想是静止的!其实不是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人其实是“述而不作”,别看都在讲孔子,其实孔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讲。因为对经典的解释一直都在变,所以中国思想一直是在进步的。这就是“述而不作”,这是孔子读中国哲学史的一个影响。
但是,“述而不作”还只是表达思想的形式,还不是思想本身。孔子真正影响哲学史的,是他的主张。那孔子到底表达了什么主张呢?咱们下一讲接着说。
沙发,支持主播
原来是这样的孔子
黑话?
继续听下去吧
原来早些年人们对话前必须先说一句MAO语录是跟先秦古人学的……
礼
听不下去,请不要按百家讲坛那么油腻